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采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
背景技术: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3015195u公开了一种建筑地下采光结构,涉及地下建筑采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地下采光结构,包括采光顶,采光顶的周向设置有形状为矩形的加固框,加固框上沿着加固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清理杆,清理杆的长度方向与滑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清理杆上设置有用于清理采光顶表面灰尘的清理件,清理杆上铰接设置有供人持拿的推动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清理采光顶表面的灰尘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的优点。
3.现有技术中的地下采光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透明的采光顶将外部光源导入地下建筑内,但是由于部分地下建筑距离地面较远,导致装置设计的建筑工作量较多,降低了装置的安装速率,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包括采光管、安装架和电控柜,所述采光管的顶部连通有集束管,所述集束管内通过固定环固定安装有集束镜,所述集束管位于安装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栓固定安装有集光组件,每组所述集光组件均包括基准板,每组所述基准板的顶部铰接有集光弯板,每组所述基准板的顶部铰接有两组电动推杆,每组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与相对应集光弯板朝向基准板的一面铰接,每组所述基准板的顶部均设有折光架,每组所述折光架的顶部均设有折光镜,每组所述折光镜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所述电控柜内设有控制器,每组所述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每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采光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散光管,所述散光管内设有散光镜,所述采光管上设有灯罩。
9.优选的,所述灯罩内设置有用于在黑夜或光照度不足的天气下提供光源的照明灯环。
10.优选的,所述集束管的输入端设有用于减少尘土和水进入采光管的密封透镜,所述密封透镜位于集束镜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集束管和采光管的内壁均设有用于减少光线吸收量的折光镀层,所述折光镀层的材质为不锈钢。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开设有多组涨钉孔,每组所述涨钉孔的内壁均可滑动的插接有膨胀螺栓。
13.优选的,每组所述六角螺栓和膨胀螺栓均符合机械国标,每组所述六角螺栓和膨胀螺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通过集光组件,使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带动集光弯板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上,折光镜上的光线通过集束镜传导到采光管内,采光管内的光线通过散光镜扩散后折射到灯罩上对建筑内部进行照明,减少了安装装置的建筑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安装速率。
17.2、该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通过光敏传感器,当装置在运行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带动集光弯板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上,同时集光弯板折射到折光镜上的聚集位置移动到光敏传感器上,光敏传感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关闭,提高了装置对自然光源移动的适应性,增强了装置对外部光源的收集率,从而增强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18.3、该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通过集束镜和散光镜,使折光镜折射的光线通过集束镜进行聚集,聚集后的光线通过采光管传导到散光镜上,散光镜将光线扩散后进行照明,降低了采光管的内径尺寸,减少了装置安装过程中的土建量,降低了装置的安装成本,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集光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中:1、采光管;2、安装架;3、电控柜;4、集束管;5、固定环;6、集束镜;7、集光组件;8、基准板;9、集光弯板;10、电动推杆;11、折光架;12、折光镜;13、光敏传感器;14、散光管;15、散光镜;16、灯罩;17、照明灯环;18、密封透镜;19、折光镀层;20、膨胀螺栓;21、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包括采光管1、安装架2和电控柜3,采光管1的顶部连通有集束管4,集束管4内通过固定环5固定安装有集束镜6,集束管4位于安装架2的内部,安装架2的顶部通过六角螺栓21固定安装有集光组件7,通过集光组件7,使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10带动集光弯板9旋
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9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12上,折光镜12上的光线通过集束镜6传导到采光管1内,采光管1内的光线通过散光镜15扩散后折射到灯罩16上对建筑内部进行照明,减少了安装装置的建筑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安装速率,每组集光组件7均包括基准板8,每组基准板8的顶部铰接有集光弯板9,每组基准板8的顶部铰接有两组电动推杆10,每组电动推杆10的伸缩端均与相对应集光弯板9朝向基准板8的一面铰接,每组基准板8的顶部均设有折光架11,每组折光架11的顶部均设有折光镜12,每组折光镜12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13,通过光敏传感器13,当装置在运行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10带动集光弯板9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9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12上,同时集光弯板9折射到折光镜12上的聚集位置移动到光敏传感器13上,光敏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0关闭,提高了装置对自然光源移动的适应性,增强了装置对外部光源的收集率,从而增强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电控柜3内设有控制器,每组光敏传感器13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每组电动推杆1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电连接,采光管1的输出端设置有散光管14,散光管14内设有散光镜15,通过集束镜6和散光镜15,使折光镜12折射的光线通过集束镜6进行聚集,聚集后的光线通过采光管1传导到散光镜15上,散光镜15将光线扩散后进行照明,降低了采光管1的内径尺寸,减少了装置安装过程中的土建量,降低了装置的安装成本,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采光管1上设有灯罩16。
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装置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在灯罩16内设置有用于在黑夜或光照度不足的天气下提供光源的照明灯环17,从而提高了装置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
2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降低外部尘土和水通过装置进入建筑的几率,从而在集束管4的输入端设有用于减少尘土和水进入采光管1的密封透镜18,密封透镜18位于集束镜6的顶部,从而降低了外部尘土和水通过装置进入建筑的几率。
27.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降低光源在集束管4和采光管1内的损耗,从而在集束管4和采光管1的内壁均设有用于减少光线吸收量的折光镀层19,折光镀层19的材质为不锈钢,从而降低了光源在集束管4和采光管1内的损耗。
28.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固性,从而在安装架2的底部开设有多组涨钉孔,每组涨钉孔的内壁均可滑动的插接有用于装置和安装地面连接的膨胀螺栓20,提高了装置安装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固性。
2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装置内配件的可互换性,从而将每组六角螺栓21和膨胀螺栓20均选取为符合机械国标,提高了六角螺栓21和膨胀螺栓20采购的便利性,每组六角螺栓21和膨胀螺栓20的材质均为用于降低锈蚀速度的不锈钢,从而提高了装置内配件的可互换性。
30.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1.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固定安装到而定位置,此时采光管1铺设到和建筑连通的垂直洞内,然后通过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10启动,电动推杆10带动集光弯板9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9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12上,同时集光弯板9折射到折光镜12上的聚集位置移动到光敏传感器13上时,光敏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
10关闭,折光镜12上的光线通过集束镜6传导到采光管1内,采光管1内的光线通过散光镜15扩散后折射到灯罩16上,从灯罩16发出的光线对建筑内部进行照明,当装置在运行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10启动,电动推杆10带动集光弯板9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9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12上,同时集光弯板9折射到折光镜12上的聚集位置移动到光敏传感器13上,光敏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0关闭,完成一次调整工作。
32.综上所述,该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通过集光组件7,使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10带动集光弯板9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9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12上,折光镜12上的光线通过集束镜6传导到采光管1内,采光管1内的光线通过散光镜15扩散后折射到灯罩16上对建筑内部进行照明,减少了安装装置的建筑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安装速率。
33.该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通过光敏传感器13,当装置在运行到设定时间后,控制器内的设定程序控制电动推杆10带动集光弯板9旋转,外部的自然光通过集光弯板9的聚集和折射传导到折光镜12上,同时集光弯板9折射到折光镜12上的聚集位置移动到光敏传感器13上,光敏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10关闭,提高了装置对自然光源移动的适应性,增强了装置对外部光源的收集率,从而增强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34.该建筑工程用地下采光结构,通过集束镜6和散光镜15,使折光镜12折射的光线通过集束镜6进行聚集,聚集后的光线通过采光管1传导到散光镜15上,散光镜15将光线扩散后进行照明,降低了采光管1的内径尺寸,减少了装置安装过程中的土建量,降低了装置的安装成本,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