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2



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


背景技术:

2.印染生产厂家为了检测生产的染料是否符合标准,网印机是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市场上的网印机分为刮刀式和磁棒式两种,其主要区别是刮刀式适合印制轻薄织物精细花型,其刮印效果清晰准确;而磁棒式适合对厚重织物压力均匀,吃浆量大,渗透性强,效果好。
3.目前现有的一种电动式平面网印机包括机柜,机柜的上方设有印刷平台,机柜的后端设有立柱,立柱上活动设有横向设置的横臂,且横臂上设有升降机构,利用升降机构使得横臂在立柱,横臂上活动设有印刷头,且印刷头传动连接横臂上的链条,且链条传动连接电机,电机带动链条转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其存在以下缺陷:印刷的上料过程仍需人工操作,并且人工上料难免会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印刷的上料过程仍需人工操作,并且人工上料难免会存在误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
6.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包括机柜和设置在机柜顶端的印刷平台,印刷平台的上方设有印刷组件,机柜的一端设有立柱,印刷组件滑动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机柜远离立柱的一端设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的一侧设有取料机构,所述上料板与印刷平台之间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印刷物送至印刷平台上,所述机柜上设有用于将印刷物移至印刷位置的限位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料机构和送料机构相互配合,从而将印刷物移至印刷平台上,并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将印刷物移动至指定位置,从而实现自动上料并且使得印刷更加精确。
9.优选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吸风机,所述上料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吸风机设于支撑架的顶端,所述支撑架远离机柜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吸风机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穿过限位块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风机将印刷物吸起,从而避免在取料时印刷物产生褶皱,第一气缸将吸起的印刷物推至印刷平台,从而实现自动上料。
11.优选的,所述吸风管位于限位块底端的一端设有吸盘。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的设置使得吸风管在吸附印刷物时更加牢固,避免印刷物在移动过程中从吸风管上脱落造成上料失败。
13.优选的,所述上料板的底端设有升降台,所述上料板的周边均固定设有挡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台带动上料板上下移动,印刷物逐渐减少,升降台带动上料板朝上移动,从而确保吸风管每次都能吸到印刷物,并将印刷物送至印刷平台上。
15.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印刷平台的一端设有滑板,所述滑板朝向印刷平台倾斜设置且延伸至印刷平台上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能够将吸风管吸起的印刷物传送至印刷平台上,避免印刷物直接从空中掉落从而无法确定印刷物落点的情况发生。
17.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四块推板和四个第二气缸,每个所述推板均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四个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于印刷平台顶部的四个侧边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块推板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相互配合,从而将印刷平台上的印刷物推至精确的印刷位置。
19.优选的,所述推板底部的宽度沿竖直方向向下逐渐缩小。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的底面积较小,可以减少推板与印刷平台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推板更容易在印刷平台上滑动,从而便于推动印刷物移动。
21.优选的,所述印刷平台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有刻度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印刷物的印刷位置,从而检测推板的推动是否准确。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取料机构和送料机构相互配合,从而将印刷物移至印刷平台上,并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将印刷物移动至指定位置,从而实现自动上料并且使得印刷更加精确;
25.2.四块推板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相互配合,从而将印刷平台上的印刷物推至精确的印刷位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28.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机柜;2、印刷平台;3、印刷组件;4、立柱;5、上料板;6、取料机构;61、吸风机;62、支撑架;63、第一气缸;64、限位块;65、吸风管;66、吸盘;67、升降台;68、挡板;7、送料机构;71、传送带;72、滑板;8、限位机构;81、推板;82、第二气缸;9、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
32.参照图1和图2,一种数控电动式平面网印机包括机柜1和设置在机柜1顶端的印刷平台2,印刷平台2的上方设有印刷组件3,机柜1的一端设有立柱4,印刷组件3滑动设置在立柱4上。机柜1远离立柱4的一端设有升降台67,升降台67的顶端固定设有一块上料板5,印刷物放置在上料板5上等待上料。上料板5的一侧设有取料机构6,取料机构6包括吸风机61和设置在上料板5一侧的支撑架62。吸风机6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62的顶端,支撑架62远离机柜1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第一气缸63,且第一气缸63朝向机柜1设置。第一气缸63的活塞杆上
固定设有一块限位块64,吸风机61上连接有吸风管65,吸风管65自上而下穿过限位块64设置,且吸风管65位于限位块64底端的一端设有吸盘66。吸风机61启动通过吸盘66将上料板5上的印刷物吸起,第一气缸63启动推动印刷物朝向印刷平台2移动。吸盘66的设置可以使得吸附印刷物更加牢固,避免印刷物从吸风管65上脱落造成上料失败。上料板5的周边均设固定设有挡板68,挡板68可以避免印刷物从上料板5处滑落。挡板68的高度低于限位块64的高度,从而避免挡板68与限位块64产生干涉。
33.在实施中,升降台67带动上料板5上下移动,印刷物逐渐减少,升降台67带动上料板5朝上移动,从而确保吸风管65每次都能吸到印刷物,并将印刷物送至印刷平台2上。
34.参照图1和图2,送料机构7包括传送带71,传送带71的一端设于上料板5处,传送带71的另一端设于印刷平台2处。传送带71靠近印刷平台2的一端设有滑板72,滑板72朝向印刷平台2倾斜设置,且滑板72的一端延伸至印刷平台2的上方。
35.在实施中,限位块64被第一气缸63推至传送带71上方,吸风机61停止工作,使得印刷物落在传送带71上。当印刷物被传送至滑板72处时,印刷物在滑板72上滑动直至滑动到印刷平台2上,从而完成上料。
36.参照图1和图3,限位机构8包括四块推板81和四个第二气缸82,四块推板81与四个气缸一一对应,每个推板81固定设置在对应第二气缸82的活塞杆上。四个第二气缸82分别水平固定在印刷平台2顶部的四条侧边上,四个第二气缸82均固定在对应侧边的中点处,且四个第二气缸82均朝向印刷平台2的中心点设置。四块推板81在第二气缸82的作用下相互配合,从而将印刷平台2上的印刷物推至精确的印刷位置,提高印刷的精确性。由于印刷物的厚度较薄,推板81的底部与印刷平台2的顶部相贴合。推板81底部的宽度沿竖直方向向下逐渐缩小,推板81的底面积较小,从而减少了推板81与印刷平台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推板81更容易在印刷平台2上滑动。
37.参照图1和图3,印刷平台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有刻度线9。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刻度线9,判断推板81对印刷物的限位是否准确,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印刷问题,也便于对推板81进行调整。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实施原理为:吸风机61启动将上料板5上的印刷物吸起,第一气缸63启动从而将印刷物推至传送带71处。印刷物移动至传送带71上方后吸风机61停止工作,使得印刷物落在传送带71上。传送带71将印刷物送至印刷平台2上,第二气缸82通过推板81将印刷物推至印刷位置,确保对印刷物进行准确印刷,从而实现自动上料并且使得印刷更加精确。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4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