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节锂电池独立供电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2.现有手电筒的供电方式有单锂供电和多锂供电,由于现有的手电筒采用的标准规格的18650锂电池,单个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有效,而手电筒常用于紧急情况,若不能有效照明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越来越多的手电筒采用的是多锂供电。多锂供电分为串联供电和并联供电,目前较为常用的是串联供电,其降压效率高,成本低,但对电池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并联供电在紧急情况下能单锂点亮。但无论是对串联供电还是并联供电,对电池都具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将不同类型的电池混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节锂电池独立供电的手电筒,旨在适用不同类型的锂电池混用供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三节锂电池独立供电的手电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灯头和筒身,所述灯头内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筒身内设置有向所述发光单元供电的圆柱形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绝缘外壳,其具有三个独立的容纳区,每个容纳区分别设置有锂电池;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与三所述锂电池的负极连通的负极连接片和与三所述锂电池的正极分别连通的正极连接片,所述负极连接片和三所述正极连接片的自由端自所述绝缘外壳伸出;
5.所述灯头设置有三挡拨动开关,三所述正极连接片分别与所述三挡拨动开关的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挡拨动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单元连接。
6.可选地,所述灯头内设置有电压转换板,三所述正极连接片的自由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板的三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板的三输出端与所述三挡拨动开关的三个输入端连接。
7.可选地,所述绝缘外壳包括相互卡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8.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三个第一隔板,其中一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的底部;所述负极连接片沿所述第一外壳的轴向埋设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其具有向每一第一隔板内延伸的第一支部,所述第一支部的自由端设置第一接触部;
9.所述第二外壳具有三个第二隔板,其中一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的顶部;三所述正极连接片沿所述第二外壳的轴向埋设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且每一所述正极连接片分别具有向各自对应的第二隔板内延伸的第二支部,所述第二支部的自由端设置第二接触部;
10.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卡合时,相邻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容纳区,位于容纳区内的锂电池的负极与第一隔板上的第一接触部接触电连接、正极与第二隔板上的第
二接触部接触电连接。
11.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外壳底部的第一隔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片,位于所述第二外壳顶部的第二隔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二缓冲垫片。
12.可选地,相邻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间隔设置,且该间隔区内设置有绝缘垫片。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手电筒的筒身设置圆柱形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绝缘外壳,其具有三个独立的容纳区,每个容纳区分别设置一锂电池;在绝缘外壳内设置一个与三个锂电池的负极连通的负极连接片和三个与三个锂电池的正极对应连通的正极连接片,将负极连接片和三个正极连接片的自由端自绝缘外壳伸出;在手电筒的灯头内设置三挡拨动开关,将三个正极连接片分别与三挡拨动开关的三个输入端连接,将三挡拨动开关的输出端与灯头内的发光单元连接。
14.通过采用绝缘外壳将三个锂电池相互隔离开来,再通过三挡拨动开关来实现三个锂电池的切换,使得三个锂电池能够分开独立使用,由此无需各个锂电池保持相同的类型、参数要求,使得手电筒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池混用供电。且三个锂电池能够有效手电筒的续航能力,当其中一个锂电池耗尽或损坏时,可通过三挡拨动开关快速切换正常有电的锂电池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灯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节锂电池独立供电的手电筒,该基于三节锂电池独立供电的手电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灯头200和筒身100,灯头200内设置有发光单元210、开关按键230以及三挡拨动开关240,筒身100内设置有向发光单元210供电的圆柱形电池单元300。该电池单元300包括绝缘外壳,其具有三个独立的容纳区,每个容纳区分别设置有锂电池310。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个与三锂电池310的负极连通的负极连接片321和与三个锂电池310的正极分别连通的正极连接片331。该负极连接片321的自由端321a和三个正极连接片331的自由端331a均自绝缘外壳伸出,负极连接片321的自由端321a与开关按键230的输出端连接,三个正极连接片331的自由端331a分别与三挡拨动开关240的三个输入端连接,三挡拨动开关240的输出端和开关按键230的输入端与发光单元210连接,由此形成完整的电路回路。
21.工作时,先通过三挡拨动开关240选择供电的锂电池310,而后通过开关按键230点亮发光单元210进行照明。
2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绝缘外壳将三个锂电池310相互隔离开来,再通过三挡拨动开关240来实现三个锂电池310的切换,使得三个锂电池310能够分开独立使用,由此无需各个锂电池310保持相同的类型、参数要求,使得手电筒可以采用不同的电池混用供电。且三个锂电池310能够有效手电筒的续航能力,当其中一个锂电池310耗尽或损坏时,可通过三挡拨动开关240快速切换正常有电的锂电池310进行供电。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该灯头200内设置有电压转换板220,该电压转换板220上设置有与三个锂电池310对应的升压电路,三个正极连接片331的自由端与电压转换板220上的三个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三个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三挡拨动开关240的三个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电压转换板220,以提供单个锂电池310的电压,使得各个锂电池310能够输出相同的工作电压为发光单元210供电。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绝缘外壳包括相互卡合的第一外壳320和第二外壳330。
25.第一外壳320具有三个第一隔板320a,其中一第一隔板320a位于第一外壳320的的底部。负极连接片321沿第一外壳320的轴向埋设在第一外壳320的内壁,其具有向每一第一隔板320a内延伸的第一支部,第一支部的自由端设置第一接触部321b。
26.第二外壳330具有三个第二隔板330a,其中一第二隔板330a位于第二外壳330的的顶部;三正极连接片331沿第二外壳330的轴向埋设在第二外壳330的内壁,且每一正极连接片331分别具有向各自对应的第二隔板330a内延伸的第二支部,第二支部的自由端设置第二接触部331b。
27.第一外壳320和第二外壳330卡合时,相邻的第一隔板320a和第二隔板330a形成容纳区,位于容纳区内的锂电池310的负极与第一隔板320a上的第一接触部321b接触电连接、正极与第二隔板330a上的第二接触部331b接触电连接。由此,以实现三个锂电池310的相互隔离。
28.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位于第一外壳320底部的第一隔板320a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片322,在位于第二外壳330顶部的第二隔板330a的顶面设置有第二缓冲垫片333。由此,以减少手电筒受到外部撞击时电池单元300受到的冲击力,减低第一隔板320a和第二隔板330a断裂的风险性。
29.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第一隔板320a和第二隔板330a间隔设置,且该间隔区内设置有绝缘垫片332。由此,以提高相邻锂电池310的绝缘隔离效果。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