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机,具体是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抛丸机设备,钢丸经过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料仓,然后在料仓下部设置流量阀和截止阀,或者将流量阀和截止阀合二为一,阀门下部连接纤维塑料软管,软管另外一头直接与抛丸器连接,形成丸料从料仓至抛丸器的闭合回路,对丸料进行输送。
3.但是这种阀门组合方式有以下缺陷,其中一点,因为料仓在抛丸机设备顶部,料仓至抛丸器之间用纤维塑料软管连接,纤维塑料通透性差,不能清楚看到进入抛丸器的钢丸流量大小,是否干净还有一点,如果截止阀损坏,钢丸将不能流入抛丸器,操作工不易发现抛丸器在空转,造成能源损耗,另外如果抛丸器损坏或者卡死,需要立即关闭截止阀,由于截止阀在设备顶部,操作工关闭截止阀会存在时间差,如果此时还有钢丸进入抛丸器,极有可能损坏抛丸器马达。对此,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抛丸机丸料循环系统中阀门组合应用,包括安装架和设在安装架内的抛丸器,还包括进料仓组和抛丸设备,进料仓组,置于安装架上端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7.进料仓组上设有多个仓体,各个仓体的底端均设有送料管件,送料管件,置于进料仓组下端并环绕在安装架外,送料管件与进料仓组上各个仓体连通,用于对物料进行输送;
8.抛丸设备包括设在安装架内的至少两个抛丸器,各个抛丸器分别与各个送料管件连接,抛丸器与送料管件的连接处设有过渡仓。
9.优选的,所述进料仓组包括悬梁架板,悬梁架板下端至少设两个进料仓,进料仓下端口设有管接口,管接口与送料管件连通。
10.优选的,所述进料仓为锥形料仓并通过固定板与安装架上端面固定连接,进料仓上端口口径大于进料仓下端口口径。
11.优选的,所述送料管件包括输送管,输送管顶端与管接口连通,输送管与管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截止阀,输送管一侧设有多个小料仓,多个小料仓置于各个抛丸器一侧并与输送管连通,小料仓远离抛丸器一端设有手控阀门。
12.优选的,所述过渡仓包括固定在输送管一侧的管接座,管接座上端设有主仓体,主仓体罩设在小料仓外,管接座下端开设有与主仓体连通的过料口,管接座处设有用于对管接座流量控制的第二截止阀。
13.优选的,所述抛丸器包括抛丸箱,抛丸箱输出端口面朝安装架中心处设置,抛丸箱远离安装架一侧设有抛丸仓,抛丸仓上连接有送料导管,送料导管远离抛丸仓一端与过料
口连通。
14.优选的,所述第二截止阀包括设在管接座两侧的气动推杆,气动推杆输出端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远离气动推杆一端设有衔接板件,衔接板件贴近主仓体一侧设有活动阀片,活动阀片穿过管接座一侧开设的活动槽延伸至管接座内,活动阀片与过料口相配合。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截止阀包括设在管接座两侧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端连接有推动杆,推动杆远离电动推杆一端设有衔接板件,衔接板件贴近管接座一侧设有活动阀片,活动阀片穿过管接座一侧开设的活动槽延伸至管接座内,活动阀片与过料口相配合。
16.优选的,所述手控阀门包括设在小料仓端口处的转动阀片,转动阀片与设在小料仓两侧的转动螺母固定连接,转动螺母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小料仓的两侧并与小料仓转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为钢制金属管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减少因为钢丸不能及时截止造成抛丸器更大损坏;
20.2、减少因不能观察到进入抛丸器的钢丸流量大小、钢丸是否分离干净造成抛丸器空转浪费能源或者不必要的磨损;
21.3、减少更换管路带来的丸料浪费和人工浪费。
附图说明
22.图1为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中抛丸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中过滤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中第二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一种通过阀门控制的抛丸机丸料循环装置中手控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抛丸器;11、送料导管;12、抛丸仓;2、安装架;3、进料仓组;31、进料仓;32、管接口;33、悬梁架板;4、输送管;41、小料仓;42、第一截止阀;43、手控阀门;431、转动阀片;432、转动螺母;433、固定座;5、主仓体;51、管接座;52、过料口;6、第二截止阀;61、衔接板件;62、活动阀片;63、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请参阅图1
‑
5,本发明实施例1中,抛丸机丸料循环系统中阀门组合应用,包括安装架2和设在安装架2内的抛丸器1,还包括进料仓组3和抛丸设备,进料仓组3,置于安装架2上端并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进料仓组3上设有多个仓体,各个仓体的底端均设有送料管件,送料管件,置于进料仓组3下端并环绕在安装架2外,送料管件与进料仓组3上各个仓体连通,用于对物料进行输送;
30.抛丸设备包括设在安装架2内的至少两个抛丸器1,各个抛丸器1分别与各个送料管件连接,抛丸器1与送料管件的连接处设有过渡仓。丸料投入进料仓组3上的仓体内,然后再落入送料管件中,送料管件将物料输送到过渡仓中,过渡仓对各个抛丸器1进行供料。
31.进料仓组3包括悬梁架板33,悬梁架板33下端至少设两个进料仓31,进料仓31下端口设有管接口32,管接口32与送料管件连通。进料仓31为锥形料仓并通过固定板与安装架2上端面固定连接,进料仓31上端口口径大于进料仓31下端口口径。
32.送料管件包括输送管4,输送管4顶端与管接口32连通,输送管4与管接口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截止阀42,输送管4一侧设有多个小料仓41,多个小料仓41置于各个抛丸器1一侧并与输送管4连通,小料仓41远离抛丸器1一端设有手控阀门43。
33.过渡仓包括固定在输送管4一侧的管接座51,管接座51上端设有主仓体5,主仓体5罩设在小料仓41外,管接座51下端开设有与主仓体5连通的过料口52,管接座51处设有用于对管接座51流量控制的第二截止阀6。在进料仓31底部管接口32处设置第一截止阀42,第一截止阀42为总阀门,第一截止阀42和输送管4连接,再根据抛丸器的位置,变换输送管4角度,输送管4的底部出口和侧面出口设有小料仓41,小料仓41上设置手控阀门43,在抛丸器侧面设置过渡仓,这个过渡仓每个抛丸器1都设置一个,过渡仓和抛丸器1之间设置有第二截止阀6,钢丸经过输送管4出口先流入小料仓41,流入小料仓41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流入过渡仓钢丸流量大小,钢丸是否被分离干净,也可以通过过渡仓的钢丸情况清楚的看到抛丸器1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抛丸器1卡死或者停止工作,可以马上关闭第二截止阀6,也可以关闭手控阀门43。
34.抛丸器1包括抛丸箱,抛丸箱输出端口面朝安装架2中心处设置,抛丸箱远离安装架2一侧设有抛丸仓12,抛丸仓12上连接有送料导管11,送料导管11远离抛丸仓12一端与过料口52连通。丸料通过送料导管11从主仓体5输送到抛丸器1上的抛丸仓12中,抛丸仓12一侧的抛丸马达启动,将丸料从抛丸箱输出端口抛洒到放置在安装架2中心处的工件上;
35.第二截止阀6包括设在管接座51两侧的气动推杆,气动推杆输出端连接有推动杆63,推动杆63远离气动推杆一端设有衔接板件61,衔接板件61贴近主仓体5一侧设有活动阀片62,活动阀片62穿过管接座51一侧开设的活动槽延伸至管接座51内,活动阀片62与过料口52相配合。气动推杆连接有注气管道,注气管道远离气动推杆一端连接有气泵,第二截止阀6截止时,气动推杆启动,通过推动杆63拉动活动阀片62穿入管接座51上的活动槽中,活动阀片62在活动槽内活动,对过料口52进行封堵。
36.手控阀门43包括设在小料仓41端口处的转动阀片431,转动阀片431与设在小料仓41两侧的转动螺母432固定连接,转动螺母432通过固定座433安装在小料仓41的两侧并与小料仓41转动连接;转动转动螺母432,带动转动阀片431转动,转动阀片431转动至小料仓41的端口处进行封堵;输送管4为钢制金属管件。钢制管路的耐磨性要远远由于纤维塑料管,使用时间更长。
37.本发明实施例2中,与实施1有所区别的是,第二截止阀6包括设在管接座51两侧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端连接有推动杆63,推动杆63远离电动推杆一端设有衔接板件61,衔接板件61贴近管接座51一侧设有活动阀片62,活动阀片62穿过管接座51一侧开设的活动槽延伸至管接座51内,活动阀片62与过料口52相配合。电动推杆主体上安装有独立电源,第二截止阀6截止时,电动推杆启动,通过推动杆63拉动活动阀片62穿入管接座51上的活动槽中,活动阀片62在活动槽内活动,对过料口52进行封堵,通过调整活动阀片62与过料口52之间的封闭区域对主仓体5内丸料流量进行控制。相较于气动推杆,电动推杆的稳定性更强,能精确调整活动阀片62与过料口52之间封闭区域的面积,对主仓体5内丸料流速准确控制。
38.发明的工作原理:丸料投入进料仓组3的进料仓31中,然后通过管接口32和第一截止阀42进入输送管4中,然后通过输送管4出口先流入小料仓41中,然后通过小料仓41进入主仓体5中,经过第二截止阀6和送料导管11进入抛丸器1中,对工件进行加工,流入小料仓41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流入过渡仓钢丸流量大小,钢丸是否被分离干净,也可以通过过渡仓的钢丸情况清楚的看到抛丸器1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抛丸器1卡死或者停止工作,可以马上关闭第二截止阀6,也可以关闭手控阀门43,安全性强。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