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治疗时,需要进行神经刺激,患者在此过程中,情绪可能会异常激动,患者一般置于轮椅或者病床内进行神经刺激,由于未设有固定绑带,患者在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时,不易控制,易伤害到自身或者医护人员,不利于诊疗的正常进行;而且,由于患者检查后,有时需要将患者在轮椅和病床之间进行转移,对于无法自主移动的患者来说,转移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通过设置气垫、头部防护板以及绑带,在患者进行诊疗时,可对患者形成固定,有利于诊疗的正常进行;通过该装置的设置,该装置既可以当轮椅使用,又可通过转换,充当临时病床使用,无需对患者进行转移,方便实际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操作方法,通过该方法的设置,为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使用说明。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坐垫板以及固定安装在坐垫板下底面前后两端的支撑板,所述坐垫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背靠板和腿部支架;
6.所述坐垫板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滑板,所述定位滑板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扶支架;
7.所述手扶支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板后侧面与定位滑板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板顶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所述第一液压柱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架板;
8.所述坐垫板下底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前后两侧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所述第二液压柱的输出端与第一支架板固定连接;
9.所述支撑板前侧面左右两端均开有放置孔,所述第二液压柱位于放置孔内;
10.所述分隔板顶面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相对称设立的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左端固定安装有u型拉动板。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下底面前后两端均开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配合放置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下底面垂直安装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顶面与支撑板下底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滑板下底面前后两端均配合安装有万向轮;
12.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均开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滑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与第一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板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开有连接通槽,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柱位于连接通槽内,所述安装板后侧面固定安装有气垫。
14.进一步地,所述背靠板前后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柱,所述第三液压柱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右侧面开有承载槽。
15.进一步地,所述背靠板左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架;
16.所述推动架包括推动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推动板右侧面前后两端的第四液压柱,所述第四液压柱的输出端与背靠板固定连接;
17.所述推动板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8.进一步地,所述背靠板下端紧密放置有第一止挡板,所述第一止挡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开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坐垫板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与第二螺栓相配合的第四螺纹孔。
19.进一步地,所述背靠板右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头部防护板。
20.进一步地,所述腿部支架包括滑动连接的固定板和延伸板,所述固定板右侧面开有滑动长槽,所述延伸板滑动安装于滑动长槽内;
21.所述延伸板右侧面下端垂直安装有脚部踏板;
22.所述延伸板前后两侧面的上端均开有第五螺纹孔,所述第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固定板前后两侧面的右端均布有与第三螺栓相配合的第六螺纹孔,所述第六螺纹孔与滑动长槽相连通;
23.所述固定板顶面配合安装有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二止挡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七螺纹孔,所述第七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栓,所述坐垫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与第四螺栓相配合的第八螺纹孔;
24.所述第二止挡板顶部开有黏贴槽,所述黏贴槽底部开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九螺纹孔,所述第九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五螺栓,所述固定板顶面前后两端开有两个与第五螺栓相配合的第十螺纹孔;
25.所述黏贴槽内粘连连接有防护垫;
26.所述延伸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绑带。
27.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a:将患者置于坐垫板上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体型,调整气垫充气量,使患者置于两个气垫之间;
29.步骤b:患者头部置于头部防护板内;
30.步骤c:患者腿部使用绑带固定,可调节松紧程度;
31.步骤d:患者需要躺卧时,将第一止挡板以及第二止挡板拆除,将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拉出,背靠板紧密放置于第一滑动板上端,固定板紧密放置于第二滑动板上端;
32.步骤e:根据患者身高,调节第三螺栓与不同位置处的第六螺纹孔连接,调节延伸板在滑动长槽内的位置。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4.1、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通过设置气垫、头部防护板以及
绑带,在患者进行诊疗时,可对患者形成固定,有利于诊疗的正常进行。
35.2、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通过该装置的设置,该装置既可以当轮椅使用,又可通过转换,充当临时病床使用,无需对患者进行转移,方便实际使用。
36.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操作方法,通过该方法的设置,为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使用说明。
附图说明
3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40.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42.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43.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44.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左视图;
45.图8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46.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9.实施例1
50.如图1所示的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坐垫板1以及固定安装在坐垫板1下底面前后两端的支撑板2,坐垫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背靠板3和腿部支架4。
51.如图2所示,支撑板2下底面前后两端均开有放置槽21,放置槽21内配合放置有第一滑板22,第一滑板22下底面垂直安装有第二滑板23,第二滑板23顶面与支撑板2下底面紧密接触,第二滑板23下底面前后两端均配合安装有万向轮24;
52.支撑板2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均开有第一螺纹孔25,第一螺纹孔2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6,第一滑板22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与第一螺栓26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221。
53.如图3至图5所示,坐垫板1前后两侧面均开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滑板12,定位滑板12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扶支架13;
54.手扶支架1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架板131和第二支架板132,第二支架
板132后侧面与定位滑板12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架板132顶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柱133,第一液压柱13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架板134;
55.第二支架板132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5,安装板135顶面开有连接通槽1351,两个第一液压柱133位于连接通槽1351内,安装板135后侧面固定安装有气垫1352;
56.坐垫板1下底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分隔板14,分隔板14前后两侧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柱141,第二液压柱141的输出端与第一支架板131固定连接;
57.支撑板2前侧面左右两端均开有放置孔27,第二液压柱141位于放置孔27内;
58.分隔板14顶面开有安装槽142,安装槽142内滑动安装有相对称设立的第一滑动板143和第二滑动板144,第一滑动板143左端固定安装有u型拉动板145。
59.如图6至图7所示,背靠板3前后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液压柱31,第三液压柱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32,承载板32右侧面开有承载槽33;
60.背靠板3左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架34;
61.推动架34包括推动板341以及固定安装在推动板341右侧面前后两端的第四液压柱342,第四液压柱342的输出端与背靠板3固定连接;
62.推动板341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343;
63.背靠板3下端紧密放置有第一止挡板35,第一止挡板35右侧面前后两端开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三螺纹孔351,第三螺纹孔351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352,坐垫板1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与第二螺栓352相配合的第四螺纹孔15;
64.背靠板3右侧面上端固定安装有头部防护板36。
65.如图8至图9所示,腿部支架4包括滑动连接的固定板41和延伸板42,固定板41右侧面开有滑动长槽411,延伸板42滑动安装于滑动长槽411内;
66.延伸板42右侧面下端垂直安装有脚部踏板421;
67.延伸板42前后两侧面的上端均开有第五螺纹孔422,第五螺纹孔422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423,固定板41前后两侧面的右端均布有与第三螺栓423相配合的第六螺纹孔412,第六螺纹孔412与滑动长槽411相连通;
68.固定板41顶面配合安装有第二止挡板43,第二止挡板43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第七螺纹孔431,第七螺纹孔431内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栓432,坐垫板1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有与第四螺栓432相配合的第八螺纹孔16;
69.第二止挡板43顶部开有黏贴槽433,黏贴槽433底部开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第九螺纹孔434,第九螺纹孔434内螺纹连接有第五螺栓435,固定板41顶面前后两端开有两个与第五螺栓435相配合的第十螺纹孔413;
70.黏贴槽433内粘连连接有防护垫436;
71.延伸板42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绑带424,绑带424用于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
72.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柱133、第二液压柱141、第三液压柱31、第四液压柱342均为已知的常规型电动液压推杆。
7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通过设置气垫1352、头部防护板36以及绑带424,在患者进行诊疗时,可对患者形成固定,有利于诊疗的正常进行;通过该装置的设置,该装置既可以当轮椅使用,又可通过转换,充当临时病床使用,无需对患者进行
转移,方便实际使用。
74.实施例2
75.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6.步骤a:将患者置于坐垫板1上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体型,调整气垫1352充气量,使患者置于两个气垫1352之间;
77.步骤b:患者头部置于头部防护板36内;
78.步骤c:患者腿部使用绑带424固定,可调节松紧程度;
79.步骤d:患者需要躺卧时,将第一止挡板35以及第二止挡板43拆除,将第一滑动板143和第二滑动板144拉出,背靠板3紧密放置于第一滑动板143上端,固定板41紧密放置于第二滑动板144上端;
80.步骤e:根据患者身高,调节第三螺栓423与不同位置处的第六螺纹孔412连接,调节延伸板42在滑动长槽411内的位置。
8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操作方法,通过该方法的设置,为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使用说明。
82.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通过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设置,可有效对进行神经刺激的患者进行固定与防护,而且,该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可进行拆装转换,方便实际使用;通过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操作方法的设置,为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实际使用提供了操作方法,而且,方便神经内科患者辅助治疗装置的拆装转换。
8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5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