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组合门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4



1.本技术涉及门窗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组合门窗。


背景技术:

2.窗户是建筑物中起到采光、通风、装饰以及隔热等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目前窗户多采用外开式的结构,使用者推动窗户,调节窗户的角度,以达到保持通风和感受阳光的目的,发明人认为窗户部分是建筑物中防护比较弱的地方,所以窗户锁扣装置的存在具有很大的作用。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传统的窗户锁扣装置,窗扇和窗框之间的锁紧点只有一个,使得窗扇和窗框锁紧关系不稳定,窗扇无法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所以窗户锁扣装置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提高门窗锁安全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组合门窗。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组合门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安全组合门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框与窗扇平行于高度方向一侧铰接,还包括移动板和传动座,窗扇远离与窗框铰接一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滑移连接在滑槽内,所述移动板背离窗扇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锁紧柱,窗框内侧对应若干锁紧柱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锁紧座,所述锁紧座上开设有供锁紧柱插设的插槽,所述锁紧柱插接在插槽内,所述传动座固定连接在移动板朝向窗扇一侧,所述窗扇在传动座位置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窗扇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座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传动座在容纳槽中上下移动,使得移动板在滑槽中上下移动,当窗扇关闭时,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各个锁紧柱均滑入对应的锁紧座的插槽中,使得窗扇和窗框之间锁紧关系更加稳定,实现多点锁定,提高窗扇和窗框之间连接强度,从而提高门窗锁安全性能。
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板、转动杆以及连接柱,所述转动杆的轴线方向与窗扇宽度方向平行并转动连接在窗扇沿宽度方向一侧,所述转动杆一端伸入容纳槽,所述转动板沿长度方向一端与转动杆伸入容纳槽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与转动杆轴线方向平行并固定连接在转动板远离转动杆一端,所述传动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且长孔远离移动板一侧开通,所述连接柱穿设在长孔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时带动转动板转动,使得连接柱发生高度方向的位移,由于连接柱插在传动座的长孔中,连接柱在高度方向的移动会带动传动座上下移动,最终实现移动板在滑槽内的上下移动。
10.可选的,所述窗扇侧壁上对应转动杆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外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通孔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转动板时,将转动板从安装槽装入容纳槽中,再通过
安装座封堵安装槽,并给转动杆提供转动载体。
12.可选的,所述转动杆穿出安装座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转动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插接在手柄内,所述手柄背离转动杆一侧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转动块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手柄时,手柄与转动杆之间通过转动块传动,实现运动的传递,使得转动杆与手柄同向转动。
14.可选的,所述移动板背离窗扇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沿长度方向两端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窗扇上,所述移动板对应第二螺栓位置开设有长度方向与移动板长度方向平行的腰形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栓贯穿腰形孔,移动板上下移动时第二螺栓与腰形孔沿高度方向相对滑移,并限制移动板上下移动的距离,压板封闭住腰形孔,减少孔内进入异物影响移动板移动。
16.可选的,所述锁紧座两侧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上穿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螺连接在窗框上,并将耳板压紧在窗框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锁紧座与窗框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使用者更换和维修。
18.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角度的定位组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限制手柄的自由转动,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20.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和弹簧,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开设有沉槽,所述定位柱沿轴线方向滑移连接在沉槽,所述弹簧设置在沉槽槽底与定位柱之间,所述定位柱一端伸出通孔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滚珠,所述转动杆上在窗扇锁紧和打开时对应滚珠位置均开设有供滚珠嵌设的凹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手柄到窗扇锁紧和打开状态时,滚珠在弹簧的作用下抵接在凹槽中,使得手柄的无法自由转动,当加大转动手柄的力时,滚珠带动定位柱弹簧克服弹簧弹力向沉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滚珠滑出凹槽,解除滚珠对转动柱的锁定。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窗扇与窗框之间多个位置锁定,提高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固定稳定性,从而提高门窗锁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传动座的剖视图。
27.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29.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窗扇;11、窗框;12、滑槽;2、移动板;21、传动座;22、锁紧柱;23、锁紧座;24、耳板;25、第三螺栓;26、插槽;27、容纳槽;3、驱动组件;31、转动板;32、转动杆;33、连接柱;34、长孔;35、安装槽;36、安装座;37、通孔;4、转动块;41、手柄;42、第一螺栓;5、
固定板;51、第二螺栓;52、腰形孔;6、定位组件;61、定位柱;62、弹簧;63、沉槽;64、凹槽;6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安全组合门窗。如图1,安全组合门窗包括窗框11和窗扇1,窗扇1平行于高度方向一侧与窗框11通过合页铰接,窗扇1远离窗扇1与窗框11铰接一侧开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移动板2的横截面为t形。
33.如图2和图3,移动板2背离窗扇1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锁紧柱22,锁紧柱22的轴线方向与窗扇1的长度方向平行,窗框11内侧壁对应各个锁紧柱22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锁紧座23,锁紧座23平行于高度方向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耳板24,耳板24通过第三螺栓25固定在窗框11上,各个锁紧座23下端均开设有供锁紧柱22滑入的插槽26,当窗扇1关闭在窗框11内时,锁紧柱22位于各自对应的锁紧座23下方,通过移动板2的上移动带动各个锁紧柱22向上移动,使得锁紧柱22插入插槽26内,从而实现窗扇1和窗框11之间的多点锁定。
34.如图2,移动板2中间位置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下两端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51,第二螺栓51垂直贯穿移动板2并螺纹连接在窗扇1上,移动板2对应第二螺栓51位置开设有腰形孔52,且腰形孔52长度方向与滑槽12长度方向平行,第二螺栓51穿设在腰形孔52内;通过腰形孔52限制移动板2的上下移动。
35.如图4和图5,移动板2背离固定板5一侧设置有传动座21,窗扇1对应传动座21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传动座21的容纳槽27,传动座21位于移动板2中间位置并于移动板2相互垂直,传动座21一端插入并贯穿移动板2,且转动板31穿入移动板2一端焊接有支板,支板与移动板2相互平行,支板嵌设在移动板2朝向固定板5一侧,并通过螺钉连接,实现传动座21与固定板5之间的可拆卸固定,便于使用者更换和维修。
36.如图2和图5,转动板31远离移动板2一侧设置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转动板31,转动板31位于传动座21沿宽度方向一侧,转动板31朝向传动座2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位于转动板3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于转动板31垂直,传动座21对应连接柱33位置开设有长孔34,长孔34的长度方向与传动座2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长孔34远离移动板2一端开通,连接柱33插设在长孔34内;通过传动座21与连接柱33的配合将转动杆32的转动转化成传动座21的上下移动。
37.如图6和图7,转动板31背离连接柱33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2,转动杆32位于转动板31远离连接柱33一端并与连接柱33平行,转动杆32背离转动板31一侧贯穿容纳槽27侧壁并穿出窗扇1外,窗扇1对应转动杆32位置开设有用于向容纳槽27内放置转动板31的长方形安装槽35,安装槽35的长度方向与窗扇1的高度方向平行,窗扇1外壁在安装槽35位置设置有安装座36,安装座3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窗扇1上并封堵住安装槽35,安装座36上开设有通孔37,连接柱33转动连接在通孔37内,方便使用者将驱动组件3安装在窗扇1内。
38.如图7,安装座36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杆32自由转动的定位组件6,定位组件6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柱61,定位柱61位于转动杆32上方,通孔37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定位杆的沉槽63,定位柱61上端与沉槽63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62,定位柱61下端固定连接有
滚珠65,转动杆32圆周方向开设有两个供滚珠65插入的凹槽64,两个凹槽64之间的夹角呈90度,当转动杆32转动至窗扇1与窗框11之间锁紧时,滚珠65嵌入其中一个凹槽64内,当转动杆32转动至窗扇1与窗框11之间解除锁定时,滚珠65嵌入另一个凹槽64内;弹簧62对定位柱61施加的弹性推力使得滚珠65抵紧在凹槽64内,限制了手柄41的自由转动,减少手柄41在非人力作用下带动窗扇1锁紧和解锁,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39.如图2,转动杆32穿出安装座36一端固定连接有长方形转动块4,转动块4上设置有手柄41,转动块4插入手柄41朝向窗扇1一侧,手柄41背离窗扇1一侧穿设有第一螺栓42,第一螺栓42螺纹连接在转动块4上,实现手柄41与转动杆32的固定,操作者转动手柄41即可带动转动杆32同步转动,省力便捷。
40.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窗扇1的初始状态与窗框11锁紧,使用者转动手柄41带动转动杆32转动,使得滚珠65脱离凹槽64限制并带动转动板31翻转,转动板31翻转时连接柱33带动传动座21向下移动,从而控制移动板2下移并使得各个锁紧柱22均滑出对应锁紧座23的插槽26,解除对窗扇1位置的锁定,此时滚珠65滑入转动杆32的另一个凹槽64内。
41.翻转手柄41使得转动杆32反向转动,转动板31带动传动座21向上移动,控制各个锁紧柱22均滑入对应锁紧座23的插槽26内,通过窗扇1与窗框11之间的多点锁定,提高窗扇1和窗框11之间连接强度,从而提高门窗锁安全性能。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8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