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3



1.本公开涉及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及连接器组件。本技术基于2019年4月17日的日本技术的特愿2019

78759要求优先权,并引用所述日本技术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要求例如100mbps以上的高速通信。使用于这样的高速通信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在例如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专利文献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具有导体的通信电缆、和装配于通信电缆的端部的屏蔽端子(连接器模块)。上述屏蔽端子具备端子单元和将电磁波遮断的外导体(屏蔽构件)。上述端子单元具备作为端子执行功能的内导体(第一端子)和作为连接器执行功能的合成树脂制的介电体(连接器构件)。
3.在汽车等的车载部件所利用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由于振动等,连接器构件有可能从通信电缆的端部脱落。因此,优选在通信电缆的端部牢固地固定连接器构件。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利用在通信电缆的外皮(护套)装配的紧固环使通信电缆和连接器构件卡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521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126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使用于100mbps以上的通信,所述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第一端子;树脂制的连接器构件,收纳所述第一端子;以及通信电缆,具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的导体及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的绝缘层,所述连接器构件具备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从所述连接器构件的内周面突出,陷入到所述绝缘层。
6.本公开的连接器组件,具备:本公开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具备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具有多个第二端子;以及外壳体,收纳所述连接器构件和所述内壳体。
附图说明
7.图1是实施方式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的连接器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iv

iv剖视图。图5是图1的v

v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屏蔽构件的立体图。图7是从相反侧观看图6的屏蔽构件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连接器构件具备的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从相反侧观看图8的壳体的立体图。图10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连接器构件具备的盖的立体图。图11是从相反侧观看图10的盖的立体图。图12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横剖面图。图13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图14是从相反侧观看图13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图15是变形例1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16是变形例1所示的盖的立体图。图17是变形例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横剖面图。图18是变形例2所示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横剖面图。图19是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组件的概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8.[本公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连接器构件的长度容易变长。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在护套的外周装配的紧固环的一部分向环的径向外方伸出。通过该伸出的部分嵌入到形成于连接器构件的切槽,从而通信电缆和连接器构件卡合。但是,在该结构中,连接器构件的长度必须是能够将抓持护套的紧固环内包的长度,从而连接器构件的长度容易变长。
[0009]
因此,本公开以提供通信电缆和连接器构件牢固地固定、且连接器构件紧凑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作为目的之一。另外,本公开以提供具备上述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组件作为目的之一。
[0010]
[本公开的效果]在本公开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以及连接器组件中,通信电缆和连接器构件牢固地固定。另外,在本公开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以及连接器组件中,连接器构件紧凑地构成。
[0011]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2]
<1>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使用于100mbps以上的通信,所述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第一端子;树脂制的连接器构件,收纳所述第一端子;以及通信电缆,具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的导体及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的绝缘
层,所述连接器构件具备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从所述连接器构件的内周面突出,陷入到所述绝缘层。
[0013]
在上述结构中,连接器构件具备的夹持部陷入到通信电缆的绝缘层。因此,通过夹持部,连接器构件牢固地固定于通信电缆的端部。因此,即使通信电缆振动,连接器构件也不易从通信电缆的端部脱落。
[0014]
另外,通过利用夹持部将连接器构件固定于通信电缆,从而第一端子的延伸方向上的连接器构件的长度比现有的连接器构件的长度缩短。这是因为:在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夹持部把持通信电缆中的被剥掉护套的部分。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利用紧固环把持通信电缆的护套。在该情况下,连接器构件需要达到护套中的设置有紧固环的位置。
[0015]
在具备与连接器构件一体化的夹持部的结构中,不需要紧固环。因此,构成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部件的数量及组装部件的工时减少。因此,包括成本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生产率提高。
[0016]
紧凑的连接器构件有助于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轻量化。特别是在连接器构件的外周设置屏蔽构件的情况下,屏蔽构件也紧凑化。屏蔽构件为金属制,因此当屏蔽构件变得紧凑时,则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轻量化。
[0017]
上述<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包括以下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使用于100mbps以上的通信,所述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第一端子;树脂制的连接器构件,收纳所述第一端子;以及通信电缆,具有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的导体、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的绝缘层、配置于所述绝缘层的外周的遮蔽层、以及将所述遮蔽层的外周覆盖的护套,所述连接器构件具备从该连接器构件的内周面突出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在所述通信电缆的端部的所述遮蔽层从所述护套露出的位置上,从所述遮蔽层的外周经由所述遮蔽层陷入到所述绝缘层。
[0018]
<2>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夹持部通过一对爪状构件构成,所述一对爪状构件陷入到所述通信电缆的在周向分离的位置。
[0019]
通过一对爪状构件陷入到通信电缆的在周向分离的位置,从而作用于通信电缆的绝缘层的来自夹持部的应力向绝缘层的周向分散。因此,即使通信电缆相对于连接器构件被拉伸,通信电缆也不易发生损伤。
[0020]
<3>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绝缘层具备接纳所述夹持部的缺口部。
[0021]
通过在通信电缆的绝缘层预先设置缺口部,从而作用于绝缘层的来自夹持部的应力减小。因此,在利用夹持部将通信电缆固定于连接器构件时,通信电缆的绝缘层及导体不易发生损伤。夹持部陷入到缺口部。
[0022]
<4>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端子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连接器构件的长度为20mm以下。
[0023]
通过利用夹持部将连接器构件固定于通信电缆,能够将连接器构件的长度形成为20mm以下。该数值比使用紧固环的现有结构中的连接器构件短。现有结构中的连接器构件大约为23mm程度。
[0024]
<5>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满足以太网(注册商标)规格。
[0025]
以太网(注册商标)规格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作为搭载于例如车辆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较合适。在近年的汽车中,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都有信息的通信量变得非常多的倾向。
[0026]
<6>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端子具备卡合爪,所述连接器构件具备将所述卡合爪卡止的卡合凹部。
[0027]
通过卡合爪和卡合凹部的卡合,第一端子被牢固地固定于连接器构件。另外,通过与卡合凹部相比形状复杂的卡合爪被设置于第一端子侧,从而连接器构件的结构简化。因此,连接器构件能够小型化。
[0028]
<7>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通信电缆是双绞电缆。
[0029]
双绞电缆是使用于适于数据的高速通信的差动通信的通信电缆。双绞电缆不易受到噪声影响。因此,双绞电缆作为使用于100mbps以上的高速通信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的通信电缆较合适。
[0030]
<8>作为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具备将所述连接器构件的外周覆盖的筒状的屏蔽构件,所述屏蔽构件是铸造体。
[0031]
专利文献1中的外导体(屏蔽构件)通过将第一壳和第二壳组合而构成,第一壳和第二壳通过对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得到。在由板材的冲压成形体构成的第一壳和第二壳形成有相互卡合的爪状的锁定突起和锁定孔。为了通过冲压成形形成锁定突起和锁定孔,必须冲裁板材。因此,在外导体的周面形成成为电磁波的通道的孔。相对于这样的现有的屏蔽构件,铸造体的屏蔽构件具有以下所示的优点。
[0032]
通过连接器构件将第一端子的周围覆盖的铸造体的屏蔽构件能够以在其周面不具有开口的孔的方式制造。因此,具备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电磁波的遮蔽性能优良。
[0033]
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能够容易装配于连接器构件。这是因为: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不必设为分割结构。因此,具备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生产率优良。
[0034]
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能够精度良好地装配于连接器构件。这是因为:在将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装配于连接器构件的情况下,只要仅考虑屏蔽构件的铸造时的制造公差即可。与此相对,在将两个冲压成形体组合而构成的现有的屏蔽构件装配于连接器构件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冲压成形时的构件的加工公差和将两构件组合时的组装公差双方。因此,现有的屏蔽构件难以精度良好地装配于连接器构件。
[0035]
<9>作为上述<8>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
具备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屏蔽构件的开口部中、与接地端子对应的位置,将所述接地端子引导到所述屏蔽构件的内部,所述接地端子是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构件所连接的电路基板上的已有的接地端子。
[0036]
在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与电路基板电连接时,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的屏蔽构件接地。在上述结构中,在屏蔽构件的开口部设置有接纳接地端子的第一导向部,因此能够将设置于电路基板的已有的接地端子原样地利用于屏蔽构件的接地。也就是说,上述结构当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具备的屏蔽构件接地时,在电路基板侧不需要特别的结构。
[0037]
上述<9>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包括以下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在上述<8>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具备形成于所述连接器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屏蔽构件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所述连接器构件与电路基板连接时,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已有的接地端子插入到所述间隙,所述屏蔽构件具备:供与所述第一端子对应的对方端子插入的开口部;和第一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缘中的与所述间隙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导向部通过所述屏蔽构件的厚度从所述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内方侧朝向所述开口部逐渐变薄而构成。
[0038]
<10>作为上述<9>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连接器构件具备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使从所述第一导向部插入到所述屏蔽构件的内部的所述接地端子向所述屏蔽构件侧弯曲。
[0039]
通过第二导向部而弯曲的接地端子被屏蔽构件强烈按压。因此,即使连接器模块振动,也容易确保屏蔽构件和接地端子的电连接。
[0040]
上述<10>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包括以下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在上述<9>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所述连接器构件具备:连接器筒部,具有供所述第一端子插入的插入孔;和第二导向部,向所述连接器筒部的外周伸出,所述第二导向部使从所述第一导向部插入到所述屏蔽构件的内部的所述接地端子向所述屏蔽构件侧弯曲。
[0041]
<11>作为上述<8>至<10>的任一项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屏蔽构件不具有在其周面开口的孔。
[0042]
没有在周面开口的孔的屏蔽构件是在周面没有电磁波的通道的屏蔽构件。因此,在周面没有孔的屏蔽构件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与在第一端子中流动的通信信号重叠。另外,在周面没有孔的屏蔽构件能够有效地抑制从第一端子辐射的电磁波给位于连接器构件的附近的其他电气设备带来影响。
[0043]
<12>作为上述<8>至<11>的任一项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屏蔽构件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25mm以上1.0mm以下。
[0044]
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的厚度与由冲压体构成的屏蔽构件相比容易变厚。这是
因为:需要考虑屏蔽构件制造时的金属熔液向模具的填充性。当屏蔽构件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25mm以上时,屏蔽构件制造时的金属熔液的填充性不易变差。当屏蔽构件的厚度的最小值为1.0mm以下时,可抑制屏蔽构件的大型化。
[0045]
<13>作为上述<8>至<12>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所述通信电缆具备遮蔽层,具备筒状的导电橡胶构件,所述导电橡胶构件配置于所述遮蔽层的外周,将所述遮蔽层和所述屏蔽构件电连接。
[0046]
上述导电橡胶构件将感应电流流动的通信电缆的遮蔽层和接地的屏蔽构件电连接。因此,通过上述导电橡胶构件,能够使在遮蔽层流动的感应电流接地而释放。
[0047]
导电橡胶构件因为具有弹性,所以容易配置于通信电缆的遮蔽层的外周。这是因为:仅仅使导电橡胶构件扩径而嵌入到通信电缆,就能够在遮蔽层的外周配置导电橡胶构件。因此,使用导电橡胶构件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生产率优良。另外,导电橡胶构件因为具有弹性,所以容易与遮蔽层的外周紧贴。因此,在使用导电橡胶构件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可靠地确保遮蔽层和屏蔽构件的电连接。
[0048]
<14>为上述<13>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屏蔽构件具备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在内部配置所述导电橡胶构件,所述导电橡胶构件以压缩的状态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内部。
[0049]
在导电橡胶构件压入到屏蔽构件的收纳部的结构中,可靠地确保屏蔽构件和导电橡胶构件的电连接。因此,通信电缆的遮蔽层可靠地接地。
[0050]
另外,压入到屏蔽构件的收纳部的导电橡胶构件抑制环境水浸入到屏蔽构件的内部。
[0051]
<15>作为上述<13>或者<14>记载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通信电缆具备将所述遮蔽层的外周覆盖的护套,所述导电橡胶构件具备达到所述护套的外周的长度。
[0052]
在防水类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在连接器构件中的通信电缆侧的端部设置有止水栓。对此,当导电橡胶构件在通信电缆的轴方向上具有达到护套的外周的长度时,能够将上述止水栓省略。这是因为:导电橡胶构件抑制环境水附着于遮蔽层。当能够将止水栓省略时,则构成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部件的数量减少,所以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的生产率提高。
[0053]
<16>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具备:上述<1>至<15>的任一个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具备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具有多个第二端子,以及外壳体,收纳所述连接器构件和所述内壳体。
[0054]
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和信号电缆由外壳体一体化的连接器组件能够使连接器相对于电路基板的连接次数减少。这是因为:仅仅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与电路基板侧的连接器组件连接,就可构建信号电缆的传输路径和通信电缆的传输路径。
[0055]
<17>作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合计数为20以上200以下。
[0056]
当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合计数(极数)为20以上时,通过连接器组件的一侧连接就能够构建许多传输路径。当极数为200以下时,将连接器组件与对方侧的连接器组件连接时的连接阻力不会变得过高。
[0057]
<18>作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第二端子的间距为0.1mm以上2.0mm以下。
[0058]
当第二端子的间距是上述范围时,连接器组件容易小型化。
[0059]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具体例。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名称物。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60]
<实施方式1>《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在本例中,基于图1至图14说明汽车中的使用于有线高速通信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在此,在图1、4中,除了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之外,还图示从车载装置的电路基板(未图示)延伸的接地端子10。在图3中,后述的第一端子6的线筒62以开放状态被图示,但是实际上线筒62成为闭合状态。在图4、5中,通信电缆2的遮蔽层23没有以剖视图示出。图1至图5的上下方向与汽车中的上下未必一致。
[0061]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具备使用于100mbps以上的通信的通信电缆2和设置于通信电缆2的端部的连接器模块3。该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进一步在连接器模块3的根部具备导电橡胶构件7和止水栓30。在本例中,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以收纳于双点划线所示的外壳体90的状态使用。另外,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是在通信电缆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器模块3的猪骨(pigtale)电缆。与本例不同,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也可以是在通信电缆2的两端具备连接器模块3的跨接(jumper)电缆。
[0062]
如图1、2、4、5所示,连接器模块3具备连接器构件5和将连接器构件5的外周覆盖的筒状的屏蔽构件4。如图3所示,连接器构件5在其内部具备第一端子6。作为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及连接器模块3的特征之一,可列举连接器构件5自身具备将连接器构件5固定于通信电缆2的端部的结构。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各结构。另外,屏蔽构件4不是必须的。
[0063]
《屏蔽构件》
·
整体结构主要参照图6、图7说明屏蔽构件4。屏蔽构件4是对从第一端子6(图3)及导体20(图3)辐射的电磁波及来自屏蔽构件4的外部的电磁波进行遮蔽的构件。屏蔽构件4具有在其内部能收纳整个连接器构件5的长度。屏蔽构件4通过与图1的接地端子10接触而接地。因此,因电磁波而在屏蔽构件4产生的感应电流接地而被释放。另外,屏蔽构件4也与通信电缆2的遮蔽层23(图3)电连接(关于详情后述)。因此,在遮蔽层23产生的感应电流经由屏蔽构件4接地而被释放。
[0064]
本例的屏蔽构件4具备并列的两个筒状体4a通过连结部4b连结成一个的结构。两个筒状体4a均具有连续的周壁,不具有贯穿其内外的孔。两筒状体4a和连结部4b一体成形而构成。在图1中,在一方筒状体4a收纳有连接器构件5,但是实际上在各筒状体4a收纳各一
个连接器构件5。也就是说,本例的屏蔽构件4具有将两条通信电缆2汇聚为一条的功能、和对两条通信电缆2的端部的电磁波一并进行遮蔽的功能。与本例不同,屏蔽构件4也可以由一个筒状体4a或者三个以上筒状体4a构成。
[0065]
在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连接时,在筒状体4a的开口部40插入未图示的阳端子。因为本例中的第一端子6(图1、2)是阴端子,所以阳端子是与阴端子对应的对方端子。
[0066]
如图1所示,在连接器构件5收纳于筒状体4a的内部的状态下,在屏蔽构件4的内周面与连接器构件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间隙40h。间隙40h形成于连接器构件5的两个插入孔5h排列的方向上的连接器构件5的外侧。在连接器构件5与电路基板连接时,设置于电路基板上的已有的接地端子10插入到间隙40h。
[0067]
筒状体4a的轴方向的长度为19mm以上21mm以下程度。另一方面,筒状体4a的最大外径为6.5mm以上7mm以下程度。也就是说,筒状体4a的尺寸与电力电缆中的称为壳的屏蔽结构体相比非常小。
[0068]
图6、7的屏蔽构件4是通过将合金的金属熔液填充到模具而制造的铸造体。更具体地讲,本例的屏蔽构件4是将金属熔液压入到模具内的模铸(die

cast)件。
[0069]
屏蔽构件4的材质只要是导电率高的合金即可,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屏蔽构件4的材质是锌合金。锌合金是指构成合金的元素中、包含最多的元素是锌(zn)的合金。例如作为锌合金,除了锌之外,可列举包括选自由铝(al)、镁(mg)、铁(fe)、铅(pb)、镉(cd)以及锡(sn)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在内的合金等。在100mbps的高速通信中,锌合金的屏蔽构件4与铝合金的屏蔽构件4相比,遮蔽电磁波的遮蔽性能优良。锌合金因为导电率及强度优良,所以作为屏蔽构件4的材质合适。另外,锌合金的金属熔液因为其粘度低,所以容易遍布模具的狭窄的间隙。因此,通过使用锌合金,能够尺寸精度良好地制造小型、薄壁的屏蔽构件4。锌合金在廉价的方面也适合作为屏蔽构件4的材质。
[0070]

主要效果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能够以不具有在其周面开口的孔的方式制造。因为屏蔽构件4的周面的孔成为电磁波的通道,所以该孔使屏蔽构件4的遮蔽性能降低。本例的屏蔽构件4在其周面不具有成为电磁波的通道的孔。因此,具备本例的屏蔽构件4的本例的连接器模块3的电磁波的遮蔽性能优良。遮蔽性能优良的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适于100mbps以上的高速通信。
[0071]
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能容易组装于连接器构件5。这是因为: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不必设为分割结构。因此,具备本例的屏蔽构件4的连接器模块3及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生产率优良。
[0072]
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能精度良好地装配于连接器构件5。这是因为:在将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装配于连接器构件5的情况下,仅考虑屏蔽构件4铸造时的制造公差即可。与本例不同,例如日本特开2018

152174号公报等记载的现有的屏蔽构件难以精度良好地装配于连接器构件。现有的屏蔽构件通过将两个冲压成形体组合而构成。因此,在将现有的屏蔽构件装配于连接器构件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冲压成形时的构件的加工公差、和将两构件组合时的组装公差双方。由于这两个公差,现有的屏蔽构件难以精度良好地装配于连接器构件。
[0073]

其他结构在筒状的屏蔽构件4的内部(筒状体4a的内部)具备与连接器构件5的外周卡合的屏蔽侧卡合部42(参照图4、5)。本例的屏蔽侧卡合部42是从屏蔽构件4的内周面突出的卡合凸部。该屏蔽侧卡合部42与在连接器构件5的外周形成的连接器侧卡合部52卡合。与本例不同,屏蔽侧卡合部42也可以是卡合凹部。
[0074]
屏蔽构件4具备第一导向部41,第一导向部41设置于开口部40的内周缘中的与间隙40h对应的位置。第一导向部41通过屏蔽构件4的厚度从筒状体4a的轴方向的内方侧朝向开口部40逐渐变薄而构成。该第一导向部41设置于开口部40中的与接地端子10(图1)对应的位置,接地端子10容易插入到筒状体4a的内部。通过在开口部40具有第一导向部41,能够将设置于车载装置的电路基板上的已有的接地端子10原样地利用于屏蔽构件4的接地。因此,当连接器模块3具备的屏蔽构件4接地时,在电路基板侧不要求特别的设计变更。
[0075]
在开口部40中的第一导向部41的附近设置有伸出部44。伸出部44通过屏蔽构件4的筒状体4a的内周面突出而构成。如图4所示,伸出部44设置于筒状体4a的内周面中、与后述的连接器构件5的第二导向部55对置的面。伸出部44与通过第二导向部55而弯曲的接地端子10的外周面接触。也就是说,伸出部44成为屏蔽构件4和接地端子10的电触点。
[0076]
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的厚度与由冲压体构成的屏蔽构件相比容易变厚。这是因为:需要考虑屏蔽构件4制造时的金属熔液向模具的填充性。当屏蔽构件4较厚时,有可能屏蔽构件4的尺寸和质量变大。鉴于这些方面,优选屏蔽构件4的厚度的最小值(第一导向部41的倾斜面的位置除外)为0.25mm以上1.0mm以下。第一导向部41的倾斜面和屏蔽构件4的外周面的最小距离能够小于0.25mm。当屏蔽构件4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25mm以上时,制造屏蔽构件4时的金属熔液的填充性不易变差。而且,可充分确保屏蔽构件4的强度。另一方面,当屏蔽构件4的厚度的最小值为1.0mm以下时,可抑制屏蔽构件4的大型化、重量化。更优选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3mm以上0.9mm以下。
[0077]
优选屏蔽构件4具备局部变厚的厚壁部43。在本例中,在图6所示的屏蔽构件4的一面侧及图7所示的屏蔽构件4的另一面侧形成有厚壁部43。通过在屏蔽构件4设置厚壁部43,从而制造屏蔽构件4时的金属熔液的填充性提高。另外,通过厚壁部43可提高屏蔽构件4的强度。
[0078]
《通信电缆》图1至图5所示的通信电缆2只要能确保100mbps以上的通信速度即可,不作特别限定。优选通信电缆2的通信速度为1gbps以上。本例的通信电缆2是满足以太网(注册商标)规格的双绞电缆。双绞电缆适于不易受到噪声影响的差动通信。
[0079]
如图3所示,通信电缆2(双绞电缆)具备绞合的两条电线2a、2b。电线2a、2b具备导体20和将其外周覆盖的导体绝缘层21。绞合的两条电线2a、2b通过中介绝缘层22集成为一个。导体绝缘层21和中介绝缘层22作为确保导体20的绝缘的绝缘层执行功能。通信电缆2还具备设置于中介绝缘层22的外周的遮蔽层23和将遮蔽层23的外周覆盖的护套24。遮蔽层23是用于遮蔽电磁波的结构,通过例如铝合金等的编织线构成。另一方面,护套24通过聚氯乙烯或者聚乙烯等绝缘性树脂构成。
[0080]
通信电缆2的端部被层剥离。在通信电缆2的最顶端侧,电线2a、2b从中介绝缘层22露出,在该电线2a、2b的顶端,导体20从导体绝缘层21露出。另外,在通信电缆2的端部,遮蔽
层23从护套24露出。如图4、5的剖视图所示,从护套24露出的遮蔽层23的一部分从屏蔽构件4的后端部(通信电缆2侧的端部)露出。遮蔽层23中、配置于屏蔽构件4的内部的部分通过后述的导电橡胶构件7与屏蔽构件4的内周面电连接。
[0081]
《连接器构件》如图2、3所示,构成连接器模块3的本例的连接器构件5具备壳体50和盖51。壳体50和盖51均通过聚乙烯等绝缘性树脂构成。
[0082]

壳体图8、9所示的壳体50具备图3所示的第一端子6的顶端插入的连接器筒部50a、和从下方支承第一端子6和导体20的连接部位的基座部50b。基座部50b的纸面上方侧开口。
[0083]
连接器筒部50a具备第一端子6(图3)插入的一对插入孔5h。在连接器筒部50a设置有从其外周面与插入孔5h连通的卡合凹部56(卡合孔)。卡合凹部56也可以是在插入孔5h的内周面形成的凹陷部。在该卡合凹部56卡合后述的第一端子6的卡合爪63(图13)。
[0084]
在基座部50b设置有壳体侧卡合部50e和贯穿孔57。壳体侧卡合部50e使用于壳体50和盖51的连结。本例的壳体侧卡合部50e通过贯穿基座部50b的卡合孔构成。另一方面,贯穿孔57设置于与图3所示的第一端子6和导体20的连接部位对应的位置。贯穿孔57为了使连接第一端子6和导体20的作业容易而设置。也就是说,针对收纳于壳体50的第一端子6能够后加通信电缆2。如果能够以收纳于壳体50的方式处理第一端子6,则能够在不损伤第一端子6的情况下进行第一端子6的搬运、通信电缆2向第一端子6的连接。该贯穿孔57兼备壳体侧卡合部50e。与本例不同,壳体侧卡合部50e也可以是卡合爪。
[0085]

盖图10、11所示的盖51是将图8所示的壳体50中的基座部50b的开口部覆盖的构件。在盖51设置有多个盖侧卡合部51e。本例的盖侧卡合部51e是嵌入到由卡合孔构成的壳体侧卡合部50e的卡合爪。通过卡合爪和卡合孔的卡合,盖51牢固地固定于壳体50。在此,在壳体侧卡合部50e由卡合爪构成的情况下,盖侧卡合部51e最好设为卡合孔。
[0086]
如图11所示,盖51具备从其内周面突出的分隔部58。该分隔部58介于图3所示的并列的一对连接部位(导体20和线筒62的连接部位)之间。通过分隔部58,可确保并列的连接部位之间的绝缘。
[0087]

将通信电缆固定于连接器构件的结构如图4、5所示,本例的连接器构件5在其内部具备夹持部53、54。夹持部53、54在沿通信电缆2的周向分离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如图8所示,夹持部53设置于壳体50的基座部50b的内周面。更具体地讲,夹持部53设置于基座部50b的底部中的与遮蔽层23(图4、5)对应的位置。本例的夹持部53是在壳体50的宽度方向较长的大宽度的爪状构件。夹持部53的突出量随着朝向连接器筒部50a侧而变大。因此,夹持部53从侧方观看的形状成为大致直角三角形。
[0088]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夹持部54设置于盖51的内周面。更具体地讲,夹持部54位于盖51的主体部(盖侧卡合部51e除外的部分)中的与夹持部53(图8)对置的位置。本例的夹持部54是与夹持部53大致相同宽度的爪状构件。夹持部54在突出量随着朝向分隔部58侧而变大后,突出量变小。夹持部54中的分隔部58侧的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其相反侧的面(通信电缆2侧的面)的倾斜角度。因此,夹持部54从侧方观看的形状成为大致不等边三角形。
[0089]
如图12所示,夹持部53、54从通信电缆2的遮蔽层23的外周经由遮蔽层23陷入到中介绝缘层22。在本例中,在中介绝缘层22预先设置有与夹持部53、54对应的缺口部25。夹持部53、54陷入到缺口部25,缺口部25被扩张。与本例不同,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壳体50和盖51卡合时,夹持部53、54按压中介绝缘层22的外周而陷入到中介绝缘层22。总之,通过夹持部53、54,在通信电缆2的端部可牢固地固定连接器构件5。通过夹持部53、54,即使遮蔽层23变形,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遮蔽性能也不下降。这是因为:在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中,由遮蔽性能极其优良的屏蔽构件4覆盖连接器构件5的外周。
[0090]
在此,在现有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中,利用金属制的紧固环使通信电缆和连接器构件卡合(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7

126408号公报等)。更具体地讲,在通信电缆的护套的外周装配有紧固环。紧固环的一部分向环的径向外方伸出。通过该伸出的部分嵌入到形成于连接器构件的切槽,从而通信电缆和连接器构件卡合。但是,在使用紧固环的结构中,连接器构件的长度容易变长。这是因为,连接器构件的长度必须是能够将抓持护套的紧固环内包的长度。例如在针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构件5设置紧固环的情况下,连接器构件5的长度成为23mm程度。
[0091]
与现有的使用紧固环的连接器构件比较,本例的连接器构件5短。这是因为:在本例的连接器构件5中,夹持部53、54把持通信电缆2中的护套24被剥离的部分。在利用夹持部53、54把持通信电缆2的结构中,能够将连接器构件5的长度设为22mm以下。因为当连接器构件5变短时,将连接器构件5覆盖的屏蔽构件4也能够缩短,所以连接器模块3轻量化程度相当大。更优选的连接器构件5的长度为20mm以下。连接器构件5的长度的下限值为10mm程度。
[0092]

辅助接地端子和屏蔽构件的接触的结构如图8所示,连接器构件5在插入孔5h的侧方具备第二导向部55。第二导向部55在从开口部40侧正视图2的屏蔽构件4时,设置于沿着接地端子10的延伸方向的位置。该第二导向部55具备随着朝向连接器构件5的顶端侧(纸面左侧)而向纸面下侧倾斜的倾斜面。因此,如图4所示,插入到屏蔽构件4的内部的接地端子10沿着第二导向部55的斜面向屏蔽构件4侧(纸面上侧)弯曲。弯曲的接地端子10中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与设置于屏蔽构件4的开口部40侧的伸出部44接触。因为弯曲的接地端子10想要恢复笔直,所以接地端子10的中间部被伸出部44强烈按压。因此,即使连接器模块3伴随汽车的振动而振动,也容易确保屏蔽构件4和接地端子10的电连接。
[0093]

将连接器构件固定于屏蔽构件如图5所示,连接器构件5固定于屏蔽构件4的内部。在该固定中使用连接器侧卡合部52。连接器侧卡合部52通过与屏蔽构件4的屏蔽侧卡合部42卡合,从而连接器构件5牢固地固定于屏蔽构件4的内部。
[0094]
如图9所示,本例的连接器侧卡合部52设置于壳体50的外周面。更具体地讲,连接器侧卡合部52由设置于连接器筒部50a的弹性突起520和设置于基座部50b的台阶部521构成。弹性突起520以悬臂状支承于在连接器筒部50a的外周面设置的拱形部59的后端部(基座部50b侧的端部)。弹性突起520中的连接器构件5的顶端侧(纸面左侧)的面成为倾斜面。另外,弹性突起520中的连接器构件5的根部侧(纸面右侧)的面成为垂直面。另一方面,台阶部521通过基座部50b局部变厚而形成。台阶部521中的连接器构件5的顶端侧的面成为垂直面。
[0095]
连接器构件5从屏蔽构件4中的根部侧(收纳部47侧)插入(参照图5)。当连接器构件5向屏蔽构件4插入时,弹性突起520与屏蔽侧卡合部42接触,向纸面上侧变形。当连接器构件5进一步向屏蔽构件4插入时,连接器构件5的台阶部521被屏蔽侧卡合部42挡住,连接器构件5相对于屏蔽构件4的插入完成。此时,弹性突起520跨过屏蔽侧卡合部42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其结果是,屏蔽侧卡合部42变为由弹性突起520和台阶部521夹着的状态(图5所示的状态)。因为弹性突起520和台阶部521变为阻挡件,所以连接器构件5不易从屏蔽构件4脱落。
[0096]
《第一端子》收纳于连接器构件5的第一端子6无论是阴端子还是阳端子都可以。本例的第一端子6是阴端子。当说明第一端子6时,主要参照图13、14。
[0097]
第一端子6通过对一片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制造。冲压前的板材具备左右对称形状。第一端子6具备筒状部6a和连接部6b。筒状部6a具备未图示的阳端子插入的端子孔6h。通过第一端子(阴端子)6和阳端子的机械地接触,第一端子6和阳端子电连接。
[0098]
筒状部6a具备板簧部60,板簧部60对插入到端子孔6h的阳端子的外周面进行按压。该板簧部60的外部在筒状部6a的外周露出。如图14所示,板簧部60通过筒状部6a的一部分构成。具体地讲,方筒状的筒状部6a的下表面(在图14中朝向纸面外侧的面)的一部分构成板簧部60。板簧部60中的端子孔6h侧的端部和板簧部60中的连接部6b侧的端部与筒状部6a相连。另一方面,筒状部6a的隔着板簧部60的两个角部被冲裁。筒状部6a的轴方向(阳端子插拔的方向)上的板簧部60的中央向筒状部6a的内方弯曲。这样的板簧部60通过冲压成形可容易制造。例如,仅仅对成为第一端子6的原料的板材中、成为筒状部6a的角部的部分的一部分进行冲裁,并通过冲压成形制造筒状部6a,就可形成板簧部60。
[0099]
当对左右对称形状的一片板材进行冲压成形时,在筒状部6a中的板簧部60的相反侧的面的中央配置板材的缘部彼此对接的接缝69。接缝69沿着端子孔6h的轴方向延伸。第一端子6隔着接缝69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在本例的第一端子6不存在板材重叠的部分。在左右对称形状的第一端子6中,导电性不易产生不均,所以传输信号的损失减少。因此,具备该第一端子6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传输特性提高。
[0100]
在如通信电缆用途的小型的第一端子6中,通常不会在阳端子插入的筒状部6a的面上配置接缝69。这是因为:在筒状部6a的面上配置接缝69等于使成为第一端子6的原料的板材的端面彼此对接,由于冲压的板材的回弹,接缝69有可能打开。另一方面,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在连接器构件5的插入孔5h中几乎没有间隙地插入第一端子6,第一端子6的外周被连接器构件5包围,因此第一端子6的接缝69不可能打开。因此,在本例中,以提高第一端子6的传输特性为优先,所以就在筒状部6a的面上设定有接缝69。
[0101]
筒状部6a中的与板簧部60相反的一侧的面具备朝向筒状部6a的内部凹陷的按压部61。按压部61将收纳于筒状部6a的阳端子向板簧部60侧按压。其结果是,可靠地确保阳端子和板簧部60的接触。本例的按压部61也在筒状部6a的外周露出。因为没有将按压部61的外部覆盖的物体,所以在对筒状部6a进行冲压成形时,能同时形成按压部61。
[0102]
连接部6b是与导体20(图3)电连接的部位。在该连接部6b设置有线筒62。线筒62是把持导体20的构件。构成线筒62的左右的羽状部62a、62b为对称形状。在此,本例的第一端子6中,作为把持通信电缆2的外周的筒,仅具备线筒62。现有的端子具备把持通信电缆2的
护套24的绝缘筒,但是本例的第一端子6不具备绝缘筒。
[0103]
第一端子6具备与连接器构件5(图8)的卡合凹部56卡合的卡合爪63。卡合爪63通过在构成第一端子6的板材的一部分设置切口,并使设置有切口的部分折弯而构成。因此,卡合爪63变为如板簧那样。卡合爪63的顶端朝向线筒62侧。第一端子6从图8的基座部50b侧向连接器构件5的插入孔5h插入。在第一端子6向插入孔5h插入时,卡合爪63朝向筒状部6a的内部侧变形。卡合爪63在与卡合凹部56(图8)对应的位置上由于自身的弹性而恢复原形。卡合爪63钩挂于卡合凹部56,第一端子6牢固地固定于连接器构件5。
[0104]
使用于通信电缆2的第一端子6非常小型。例如,第一端子6的轴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15mm以下程度。另外,第一端子6的端子孔6h的长边为0.9mm以上1.1mm以下程度,短边的长度为0.4mm以上0.6mm以下程度。
[0105]
优选第一端子6的各部的厚度为0.15mm以下。如上所述,由铸造体构成的屏蔽构件4的各部的厚度与由冲压体构成的屏蔽构件相比容易变厚。为了避免屏蔽构件4的大型化,优选使在屏蔽构件4的内部配置的连接器构件5及第一端子6小型化。当第一端子6的各部的厚度为0.15mm以下时,容易使第一端子6小型化。
[0106]
优选第一端子6的各部的厚度为0.05mm以上。当该厚度为0.05mm以上时,可确保第一端子6的强度。更优选的第一端子6的各部的厚度为0.075mm以上0.13mm以下。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端子6的各部的厚度为0.080mm以上0.10mm以下。在此所说的厚度不包括构成第一端子6的板材折弯而构成的边缘的厚度。
[0107]
第一端子6由导电性优良的材料构成。在此,第一端子6不具备如现有的阴端子那样将板簧部60的外周覆盖的保护部。因此,优选本例的第一端子6由强度优良的材料构成。作为导电性优良、且强度优良的材料,可列举不锈钢。作为适于本例的第一端子6的不锈钢,例如可列举欧州规格为1.4372、1.4373、1.4310、1.4318、1.4305、1.4307、1.4306、1.4311、1.4303、1.4401、1.4436、1.4404、1.4432、1.4435、1.4406、1.4429、1.4571、1.4438、1.4434、1.4439、1.4539、1.4541、1.4550、1.4587、1.4381、1.4462、1.4507、1.4002等。在这些当中,从导电性、强度的观点出发,例如优选1.4310、1.4318。优选第一端子6的表面被电镀导电性优良的材质。例如,作为电镀的材质,可列举锡(sn)或者银(ag)等。
[0108]
具备上述结构的第一端子6具备非常简单的结构。特别是,因为第一端子6不具备将板簧部60及按压部61的外部覆盖的结构,所以在筒状部6a冲压成形时,能够同时制造板簧部60及按压部61。因此,本例的第一端子6能够比现有的阴端子容易制造。
[0109]
优选第一端子6以收纳于连接器构件5的壳体50的状态处理。在该情况下,第一端子6由壳体50保护。因此,即使第一端子6非常小型且为薄壁,第一端子6也不易损伤。
[0110]
《导电橡胶构件》如图4、5所示,本例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具备筒状的导电橡胶构件7,导电橡胶构件7配置于在通信电缆2的端部从护套24露出的遮蔽层23的外周。导电橡胶构件7通过在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等各种橡胶原料中混合导电性炭黑或者金属粉末而构成。该导电橡胶构件7与屏蔽构件4中的收纳部47的内周面接触。也就是说,通过导电橡胶构件7,感应电流流动的遮蔽层23和接地的屏蔽构件4电连接。因此,通过导电橡胶构件7,能够将在遮蔽层23流动的感应电流接地而释放。
[0111]
导电橡胶构件7具有弹性,因此容易配置于遮蔽层23的外周。这是因为:仅仅使导
电橡胶构件7扩径而嵌入到通信电缆2,就能在遮蔽层23的外周配置导电橡胶构件7。因此,使用导电橡胶构件7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生产率优良。另外,导电橡胶构件7具有弹性,因此容易与遮蔽层23的外周紧贴。因此,在使用导电橡胶构件7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中,可靠地确保遮蔽层23和屏蔽构件4的电连接。
[0112]
导电橡胶构件7压入到在屏蔽构件4的后端部(通信电缆2侧的端部)设置的收纳部47。导电橡胶构件7对收纳部47从内部进行按压,与收纳部47紧贴。因此,遮蔽层23可靠地接地。另外,压入到收纳部47的导电橡胶构件7作为抑制环境水浸入到屏蔽构件4的内部的止水栓执行功能。
[0113]
本例的导电橡胶构件7并非将遮蔽层23的全部覆盖。遮蔽层23中、不被导电橡胶构件7覆盖的部分配置于止水栓30的内部。与本例不同,该导电橡胶构件7也可以具有在通信电缆2的轴方向上达到护套24的外周的长度。例如,可列举导电橡胶构件7和后述的止水栓30一体化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因为构成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部件的数量减少,所以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生产率提高。
[0114]
《止水栓》图4、5所示的止水栓30是抑制遮蔽层23置于环境水(包括空气中的水分)的筒状构件。本例的止水栓30使外壳体90中的连接器模块3插入的插入孔的内周面与通信电缆2的护套24的间隙止水。也就是说,止水栓30抑制如下:来自比止水栓30靠通信电缆2侧的环境水通过止水栓30的内周面和护套24的外周面的间隙到达遮蔽层23。另外,止水栓30抑制如下:上述环境水通过止水栓30的外周面与外壳体90的插入孔的内周面的间隙到达屏蔽构件4。该止水栓30的轴方向的长度为8mm以上10mm以下程度。
[0115]
止水栓30设置于导电橡胶构件7的附近、更具体为与导电橡胶构件7的后端部(通信电缆2侧的端部)接触的位置。该止水栓30具备通信电缆2插通的电缆孔30h。电缆孔30h具备细径部h1和直径比细径部h1的直径大的粗径部h2。也就是说,在止水栓30的电缆孔30h,在向通信电缆2装配前的时间点、也就是扩径前的时间点形成有台阶。细径部h1配置于连接器构件5侧,粗径部h2配置于通信电缆2侧。细径部h1的内周面与遮蔽层23紧贴,粗径部h2的内周面与护套24紧贴。因此,在通信电缆2中的护套24被层剥离的部位,止水栓30的电缆孔30h和通信电缆2的外周面没有间隙地紧贴。护套24的端面钩挂于细径部h1和粗径部h2的台阶。也就是说,本例的止水栓30成为直接组装于通信电缆2的结构。当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止水栓30时,不需要另外将止水栓30固定于期望位置的保持件。因此,包括成本及组装效率在内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生产率提高。
[0116]
在止水栓30的外周面设置有向止水栓30的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环形突起30p。多个环形突起30p在止水栓30的轴方向排列。环形突起30p在止水栓30向外壳体90的插入孔压入时变形,使止水栓30的压入容易。另外,在止水栓30压入到插入孔后,环形突起30p想要向径向外方扩大而与插入孔的内周面紧贴,所以插入孔的内周面和止水栓30的外周面的间隙牢固地被止水。
[0117]
止水栓30中的连接器构件5侧的顶端按压导电橡胶构件7。止水栓30的顶端面与导电橡胶构件7的后端面紧贴。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环境水从止水栓30和导电橡胶构件7的边界向遮蔽层23浸入。
[0118]
在电缆孔30h具有台阶的止水栓30中,不必使止水栓30整体扩径到与通信电缆2的
台阶形状中的外径大的部分一致的大小。因此,即使是针对细径的通信电缆2将非常小的止水栓30嵌入的情况,也不必将止水栓30扩径到需要量以上。因此,止水栓30容易嵌入到通信电缆2的外周。
[0119]
而且,通过在止水栓30的电缆孔30h具有台阶,从而在止水栓30向通信电缆2嵌入时,止水栓30的台阶被通信电缆2的护套24的端面阻挡。因此,可在通信电缆2中的期望位置适当配置止水栓30。因为止水栓30的台阶钩挂于护套24的端面,所以通信电缆2中的止水栓30的位置不易由于外力等而偏离。
[0120]
<变形例1>基于图15至图17说明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具备夹持部53、54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连接器构件5。图15是从内周侧观看的连接器构件5的壳体50的立体图,图16是从内周侧观看盖51的立体图。
[0121]
如图15所示,本例的壳体50在其基座部50b的内周面不具备夹持部。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本例的盖51在其内周面具备一对夹持部53、54。夹持部53、54设置于在盖51的宽度方向分离的位置。更具体地讲,在位于盖51的后端侧的一对盖侧卡合部51e中、一方盖侧卡合部51e的内周面设置有夹持部53,在另一方盖侧卡合部51e的内周面设置有夹持部54。夹持部53、54是向分隔部58的相反侧变凸的弯曲板状的构件。因此,夹持部53、54的顶端配置于比夹持部53、54的根部靠分隔部58侧(图3的第一端子6侧)。另外,随着从夹持部53、54的根部朝向顶端,夹持部53、54的厚度变薄。夹持部53、54均与盖51中的主体部也连成一体。因此,夹持部53、54也作为盖侧卡合部51e的加强构件执行功能。
[0122]
如图17所示,在使用本例的连接器构件5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中,设置于盖51的夹持部53、54从外周夹持通信电缆2。此时,夹持部53、54陷入到设置于中介绝缘层22的缺口部25。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在通信电缆2的端部将连接器构件5牢固地固定。
[0123]
<变形例2>基于图18说明通信电缆2的结构与变形例1不同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如图18的横剖面图所示,本例的通信电缆2的两条电线2a、2b通过中介绝缘层22而一体化,不具备遮蔽层23。也就是说,本例的通信电缆2是非屏蔽双绞电缆。在本例的结构中,夹持部53、54陷入到中介绝缘层22的缺口部25。缺口部25不是必须的。
[0124]
<实施方式2>基于图19说明具备实施方式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连接器组件9。
[0125]
图19是从端子6、80露出侧观看连接器组件9的概要主视图。本例的连接器组件9具备实施方式1的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信号电缆8以及外壳体90。
[0126]
信号电缆8是传输电信号的电缆,在其端部具备内壳体81。内壳体81具备多个第二端子80。因为第一端子6是阴端子,所以本例的第二端子80是阴端子。若第一端子6是阳端子,则第二端子80也是阳端子。另一方面,外壳体90是将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连接器模块3和信号电缆8的内壳体81一并收纳的构件。
[0127]
具备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1的连接器组件9使汽车中的通信环境的构建容易。当将该连接器组件9与设置于车载装置的电路基板上的阳型的连接器组件(未图示)连接时,可同时构建信号电缆的传输路径和通信电缆的传输路径
[0128]
优选第一端子6和第二端子80的合计数(极数)为20以上200以下。当极数为20以上
时,通过连接器组件9的一次连接,能够构建许多传输路径。当极数为200以下时,只不过将本例的阴型的连接器组件9与阳型的连接器组件连接时的连接阻力变高。
[0129]
优选第二端子80的间距为0.1mm以上2.0mm以下。当第二端子80的间距为上述范围时,连接器组件9容易小型化。如果能够使连接器组件9小型化,则容易制造与设置于电路基板上的阳型的连接器组件对应的大小的连接器组件9。附图标记说明
[0130]
1 带连接器的通信电缆2 通信电缆2a、2b 电线20 导体、21 导体绝缘层、22 中介绝缘层23 遮蔽层、24 护套、25 缺口部3 连接器模块30 止水栓、30h 电缆孔、h1 细径部、h2 粗径部、30p 环形突起4 屏蔽构件4a 筒状体、4b 连结部40 开口部、41 第一导向部、42 屏蔽侧卡合部、43 厚壁部44 伸出部、47 收纳部40h 间隙5 连接器构件5h 插入孔50 壳体50a 连接器筒部、50b 基座部、50e 壳体侧卡合部51 盖、51e 盖侧卡合部52 连接器侧卡合部、520 弹性突起、521 台阶部53、54 夹持部、55 第二导向部56 卡合凹部、57 贯穿孔、58 分隔部、59 拱形部6 第一端子6a 筒状部、6b 连接部、6h 端子孔60 板簧部、61 按压部、62 线筒、63 卡合爪、69 接缝62a、62b 羽状部7 导电橡胶构件8 信号电缆80 第二端子、81 内壳体9 连接器组件90 外壳体10 接地端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8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