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中微耕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耕机耘锄结构。
背景技术:
2.微耕机是以小型汽油机或柴油机来带动耕具旋转进行翻土等作业的机械化农用耕具,因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并能够解决大型农用机械在一些场景无法应用的问题,而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使用。微耕机主要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发动机,发动机通过变速箱传动连接下方的下箱体,下箱体内的转动输出轴的两端头分别从下箱体的两侧延伸出来,以用于连接旋转耕刀,结合行走移动,耕刀旋转可进行翻土作业。相关技术可参考cn202441827u、cn203594760u、cn211624148u等涉及的传动、箱体和输出结构。
3.下箱体两侧的旋转耕刀转动作业时,受限于中间传动部分结构的存在,会在两侧旋转耕刀之间留下一条未能被翻土作业的中间带,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如cn2935741y、cn101283641a、cn203261672u所涉及,都在耕机上连接使用了耘锄,具体是将耘锄固定连接在耕机上,下端平齐或低于旋转耕刀作业时的最低位,随耕机翻土作业时的行走移动,耘锄专门用于两侧旋转耕刀不能翻土作业到的中间带的松土。
4.传统的耘锄结构,一般都是朝下并朝向耕机前进的方向延伸,有的还带有朝前的弯钩或弧度。虽然对耘锄的功能介绍一般是松土和除草,但是,杂草的根茎嵌于泥土之中,耘锄犁过,实际很难达到除草的效果;实际作业过程中,耘锄在松土的同时,只是将所犁过路径上存在的杂草根茎强行拉断,很难达到真正想要的除草效果(实际中除草还需通过其它专门的方法实现),但目前耘锄的结构形式,因在犁过路径上会被存在的杂草根茎所阻,必须将杂草根茎强行拉断,无疑给耕机的行进带来了更多的附加阻力,增加了耗能,降低了耕机作业效率。传统的耘锄的结构形式有待改进优化,为耘锄的安装使用提供更多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耕机耘锄结构,避免随耕机行进时,耘锄受泥土中杂草根茎所阻,增耗降效的问题,达到仍能有效保证松土效果且阻力更小、降耗增效的目的,为耘锄的安装使用提供更多可行的选择。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微耕机耘锄结构,包括下箱体,下箱体内可转动穿设有输出轴,输出轴的两端头分别从下箱体的两侧面穿出以便连接耕具,下箱体的下方连接有耘锄;所述耘锄包括呈板状的锄柄,锄柄的上端与下箱体可拆卸连接,锄柄的下端同时朝向下方和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反方向延伸,锄柄的下端连接有锄板本体,锄板本体具有迎向微耕机前进方向的犁地工作面;板状的锄柄的板面呈竖向以减少犁地时的阻力,锄板本体的最下端不低于锄柄的最下端。
8.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犁地工作面同时朝向上方和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反方向延伸。
9.进一步地,锄板本体包括折弯呈夹角相连的两边板,并通过两边板相连的阳角边与锄柄的下端相固连,两边板基于锄柄呈左右对称;与所述阳角边同侧的两边板的面共同形成为所述犁地工作面。
10.进一步地,锄柄的上端具有先水平折弯后再竖向折弯的连接部,锄柄通过连接部的竖向板段可拆卸连接于下箱体的对应侧面,以使连接部以下的锄柄部分和锄板本体位于下箱体的两侧面之间。
11.进一步地,两边板的下端设有倒角以使两边板的下部朝向所述阳角边的下端逐渐收窄。
12.进一步地,两边板相连的夹角角度为90
°
~135
°
。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锄柄采用板状结构,强度可靠,刚度较管状件更好,并且采用竖向设置的形式,尽量减少犁地时的锄柄带来的阻力;锄板本体的犁地工作面迎向微耕机前进方向,为随微耕机前进时主要翻动两侧旋转耕具不能翻土作业到的中间带泥土的工作部分,保证松土效果;因锄板本体的最下端不超出锄柄的最下端,未形成钩状部,耘锄整体朝向斜下后方平滑过程,也没有朝前的弯钩或弧度,在通过耘锄松土的同时,减少了对泥土中杂草根茎的钩挂,杂草根茎沿锄柄的倾斜的下表面滑过,可降低杂草根茎对耕机行进的阻力,达到降低能耗,提升耕进效率的目的。
15.2、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为耘锄的安装使用又提供一种可行的选择方式。
16.3、本实用新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通过锄板本体的折弯、倒角设计,可进一步减少对泥土中杂草根茎的钩挂,同时,保证松土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的主视图;
18.图2为图1的右视图;
19.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的立体图;
20.其中,下箱体1,输出轴2,耘锄3,锄柄31,连接部311,竖向板段312,锄板本体32,犁地工作面321,边板322,阳角边323,倒角324。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2.请参见图1
‑
图3,具体实施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包括下箱体1,下箱体1内可转动穿设有输出轴2,输出轴2的两端头分别从下箱体1的两侧面穿出以便连接耕具,下箱体1的下方连接有耘锄3;所述耘锄3包括呈条形板状的锄柄31,锄柄31的上端与下箱体1可拆卸连接,锄柄31的下端同时朝向下方和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反方向(即向朝后的斜下方)延伸,锄柄31的下端连接有锄板本体32,锄板本体32具有迎向微耕机前进方向的犁地工作面321;板状的锄柄31的板面呈竖向以减少犁地时的阻力,锄板本体32的最下端不低于锄柄31的最下端,即锄板本体32的最下端不超出锄柄31的最下端,优选板本体的最下端与锄柄31的最下端平齐。实施时,锄柄31的最下端还应平齐或低于耕具旋转作业时的最低位。
23.实施例的微耕机耘锄结构,锄柄31采用板状结构,强度可靠,刚度较管状件更好,并且采用竖向设置的形式,尽量减少犁地时的锄柄31带来的阻力;锄板本体32的犁地工作面321迎向微耕机前进方向,为随微耕机前进时主要翻动两侧旋转耕具不能翻土作业到的中间带泥土的工作部分,保证松土效果;因锄板本体32的最下端不超出锄柄31的最下端,未形成钩状部,耘锄3整体朝向斜下后方平滑过程,也没有朝前的弯钩或弧度,在通过耘锄3松土的同时,减少了对泥土中杂草根茎的钩挂,杂草根茎沿锄柄31的倾斜的下表面滑过,可降低杂草根茎对耕机行进的阻力,达到降低能耗,提升耕进效率的目的。为耘锄3的安装使用又提供一种可行的选择方式。
24.其中,犁地工作面321同时朝向上方和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反方向(即向朝后的斜上方)延伸。
25.实施时,犁地工作面321可以是竖向,本实施例采用朝向斜上后方倾斜延伸的方式,犁地效果更好,犁地时的反作用力可以保障锄板本体32不上抬,始终保证、保持足够的松土深度。
26.其中,锄板本体32包括折弯呈夹角相连的两边板322,并通过两边板322相连的阳角边323与锄柄31的下端相固连,两边板322基于锄柄31呈左右对称;与所述阳角边323同侧的两边板322的面共同形成为所述犁地工作面321。
27.这样,两边板322基于锄柄31呈左右对称,反作用力更均衡,保证微耕机前进的平稳性,两边板322呈夹角相连,并倾斜向后方,进一步减少对泥土中杂草根茎的钩挂。
28.对应的,因两边板322基于锄柄31呈左右对称,锄柄31也应更接近于耕机的中部,所以,锄柄31的上端具有先水平折弯后再竖向折弯的连接部311,锄柄31通过连接部311的竖向板段312可拆卸连接于下箱体1的对应侧面,以使连接部311以下的锄柄部分和锄板本体32位于下箱体1的两侧面之间。
29.实施时,下箱体1通常由箱壳和箱盖组成,并通过栓接的方式连接箱壳和箱盖,可以在竖向板段312上开设连接用的孔,可以是通孔或内螺纹孔,可以借助箱壳和箱盖的栓接,同时连接竖向板段312,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螺栓穿过竖向板段312并螺纹连接到下箱体1的对应侧面上,对应的,下箱体1的对应侧面上加工有内螺纹孔。
30.其中,两边板322的下端设有倒角324以使两边板322的下部朝向所述阳角边323的下端逐渐收窄。
31.这样,减少迎向杂草根茎的尖角,可进一步减少对泥土中杂草根茎的钩挂。
32.作为优选,两边板322相连的夹角角度可选择90
°
~135
°
,可以减少对泥土中杂草根茎的钩挂,同时,保证松土效果。
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