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用户舒适性的一体化智能锁。
背景技术:
2.目前,家庭、办公场所及其他公共场所大多采用普通钥匙锁、识别卡式锁以及指纹锁等作为安全出入门禁,其存在如下缺点:普通钥匙锁的防盗性能比较差;锁一旦安装形成,安全性能也固定形成,其软硬件便不能轻易更改,不可升级,直到老旧、损害更替,适应性,可调整性太差;必须用钥匙对机械锁进行解锁一旦发生遗失或遗忘钥匙的情况将使得机械锁不能打开,尤其是对时效要求很高的物流业,因为安全智能锁机械锁故障或遗失钥匙导致无法卸货,将造成时间上的严重浪费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3.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传统锁具已开始向云端管理及控制的方向发展,但传统的智能锁不能有效准确记录当下开锁人信息、开锁历史信息,同时,还存在开、关锁步骤繁杂,更换密码麻烦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一体化平台的安全智能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0918554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锁体,所述锁体的前表面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面部识别器,所述锁体的前表面靠近面部识别器的下端位置设置有数字密码器,所述锁体的前表面靠近数字密码器的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把手基座,所述把手基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锁体的前表面靠近旋转把手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讯模块、单片机以及锁具控制模块,简化了开锁、关锁步骤,同时,使得智能锁的密码更换更为便捷,提高了智能锁的实用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部识别器,可以对开锁人外貌信息、开锁时间等进行收集,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
5.现有装置随着使用,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
6.第一,在智能锁中,操作面板大多暴露于外部,这就使得现有装置均通过增加护盖对其进行防护,但是在操作面板时时还需对护盖进行开启,操作不便。
7.第二,在半自动智能锁中,均设有握把,由于握把与锁体之间垂直设置,增加了空间的占用面积,并且经常出现由于误碰,导致撞断握把的现象发生。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用户舒适性的一体化智能锁,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当使用面板时还需对护盖进行开启,操作不便;以及由于握把与锁体之间垂直设置,增加了空间的占用面积,并且经常出现由于误碰,导致撞断握把的现象发生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提高用户舒适性的一体化智能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固接有连接锁芯的驱动轴,所述锁体的正面上还摆动安装有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的握把,所述握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所述握把常态下与所述锁体并列设置,并遮挡所述锁体的正面,所述锁体的正面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握把上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固接有限位环,所述驱动轴上同轴固接有柱体,所述柱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环,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内,并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环的内壁上均布开设有卡槽,所述柱体处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周壁上还围设若干个卡条,所述握把向外侧滑动式,所述卡条卡入至所述卡槽内。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柱体上还套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以及所述限位环相抵。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锁体正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握把的背面相匹配的定位槽。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握把靠近其摆动端的正面上设有指纹识别组件。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握把靠近其中间位置的正面上设有ic卡读取组件。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握把靠近其铰接端的正面上设有摄像识别组件。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锁体处于所述操作面板下方的正面上还设有钥匙孔。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操作面板以及所述钥匙孔均位于所述定位槽所在的区域内。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握把的相对侧壁上还设有波浪形手握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当使用面板时还需对护盖进行开启,操作不便;以及由于握把与锁体之间垂直设置,增加了空间的占用面积,并且经常出现由于误碰,导致撞断握把的现象发生的问题。
21.其中通过握把可以调节其摆动角度,实现了常态下其与锁体并列设置,降低了空间占用面积,并且通过握把可以实现对锁体上的操作面板进行防护遮挡,防止因撞击而损坏操作面板;
22.并且将指纹识别组件、ic卡读取组件以及摄像识别组件设置于握把上,可以实现缩小锁体的制作体积,降低锁体的空间占用体积;
23.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握把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
‑
锁体;2
‑
握把;3
‑
驱动轴;4
‑
摄像识别组件;5
‑
ic卡读取组件;6
‑
指纹识别组件;7
‑
钥匙孔;8
‑
波浪形手握槽;9
‑
操作面板;10
‑
定位槽;11
‑
柱体;12
‑
限位环;13
‑
卡槽;14
‑
安装孔;15
‑
限位板;16
‑
压缩弹簧;17
‑
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如图1至图4所示,提高用户舒适性的一体化智能锁,包括锁体1,锁体1上固接有连接锁芯的驱动轴3,锁体1的正面上还摆动安装有与驱动轴3相连接的握把2,握把2通过连接件与驱动轴3相连接,握把2常态下与锁体1并列设置,并遮挡锁体1的正面,锁体1的正面上设有操作面板9;连接件包括开设于握把2上安装孔14,安装孔14的开口处固接有限位环12,驱动轴3上同轴固接有柱体11,柱体11的另一端穿过限位环12,延伸至安装孔14内,并固接有限位板15,限位环12的内壁上均布开设有卡槽13,柱体11处于安装孔14内的周壁上还围设若干个卡条17,握把2向外侧滑动式,卡条17卡入至卡槽13内。
32.使用时,通过将握把2外拉,利用卡条17与卡槽13相卡装,实现摆动握把2时带动驱动轴3转动,进行开锁。
33.柱体11上还套装有压缩弹簧16,压缩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5以及限位环12相抵。
34.锁体1正面上还开设有与握把2的背面相匹配的定位槽10,实现了常态下,握把2卡于定位槽10内,实现对握把2的位置进行限位。
35.握把2靠近其摆动端的正面上设有指纹识别组件6。
36.握把2靠近其中间位置的正面上设有ic卡读取组件5。
37.握把2靠近其铰接端的正面上设有摄像识别组件4。
38.锁体1处于操作面板9下方的正面上还设有钥匙孔7。
39.将钥匙孔7与操作面板9设置于锁体1上是为了,这两功能使用次数低,而将经常使用的指纹识别组件6、ic卡读取组件5以及摄像识别组件4
40.操作面板9以及钥匙孔7均位于定位槽10所在的区域内。
41.握把2的相对侧壁上还设有波浪形手握槽8。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