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7



1.本技术涉及高压隔离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高压隔离开关,高压隔离开关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开关电器,需与高压断路器配套使用。其主要功能是保证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起隔离电压的作用。其中,动触头和静触头是两个核心部件,动触头固定在动闸杆的自由端,静触头固定在静闸杆的自由端,动触头通过移动插入静触头内部接通导电。相关技术中,静触头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多个触指板,触指板一端自由,动触头插入时依靠触指板自身的弹性完成接触。为了保证触指板能与动触头紧密接触,一般会使触指板的内径略小于动触头的外径,这样可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内时,触指板已经发生了变形,长期使用触指板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形结果,并且,触指板的变形会大大降低触指板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磨损率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高压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配合磨损率高且静触头易发生不可逆变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装配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装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装配结构,包括静闸杆和静触头,静闸杆的自由端端面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滑槽,滑槽的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中心线位于静闸杆的径向上,静触头包括对应滑槽设置的至少三个触指板,每个触指板皆由依次布置的滑动部、配合部和导向部组成,滑动部滑动安装在滑槽内,配合部径向内表面设为与动触头外圆面适配的弧面,导向部相对配合部外扩以起导向作用,滑动部与滑槽的径向外端之间压置有导电材料制成的弹簧,滑槽的径向内端固定有限位板,静闸杆的自由端端面中部开槽且与所有滑槽相通以形成便于安装触指板的安装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时,首先会经过导向部进入静触头的内部,然后会将所有触指板均匀沿径向向外撑开,直至配合部的弧面完全贴合动触头的弧面,脱离时触指板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抵至限位板复位,整个结构保证动静触头接触时为弧面贴合,降低了磨损率,同时触指板为可滑动安装在闸杆上,动触头插入时只是发生移动不会发生变形,所以能完全避免产生不可逆的变形。
8.优选的,滑槽的径向外端面和滑动部的径向外表面皆开设有用以容置弹簧端部的凹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两端能够置于凹槽中,避免弹簧来回伸缩导致的错位甚至脱节。
10.优选的,导向部的径向内表面设为与配合部的径向内表面适配相接的弧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将动触头引导至静触头内部。
12.优选的,限位板可拆卸固定在滑槽的径向内端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触指板或弹簧时,只需将限位板拆下即可。
14.优选的,滑槽设有四个,安装槽为正方形结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能够较好保证动触头接触的稳定性,并且正方形的安装槽便于加工。
16.优选的,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倒t型或燕尾型。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t型或燕尾型属于常见的形状,加工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避免触指板从滑槽中脱离。
18.优选的,滑动部、配合部和导向部一体成型。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取现成的静触头进行安装即可,安装更加方便,并且一体结构能够更好的保证结构精度和性能。
20.优选的,配合部的宽度与对应滑槽部位的宽度适配。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部和滑动部共同与滑槽配合,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滑动精度。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的静触头结构能够保证与动触头以弧面形式接触,有效降低了磨损率,并且在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内部的过程中,触指板只是发生了径向的位移,并不会发生变形,避免产生不可逆的变形导致结构损坏;
24.2、本技术的滑槽与滑动部皆设有容置弹簧端部的凹槽,能够对弹簧进行限位,保证弹簧的运动轨迹,避免其错位甚至脱节;
25.3、本技术的限位板可拆卸固定在滑槽的端面,当需要更换触指板或弹簧时,只需将限位板拆下即可,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28.图3是本发明动静触头配合图。
29.附图标记:
30.1、静闸杆;11、滑槽;12、限位板;13、安装槽;2、静触头;21、触指板;211、滑动部;212、配合部;213、导向部;3、弹簧;4、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一种高压隔离开关静触头2装配结构,如图1

2所示,包括静闸杆1和静触头2,静触头2安装在静闸杆1的自由端,静触头2包括多个触指板21,触指板21径向可滑动安装在静闸杆1的端面,动触头4与静触头2的接触方式就是通过触指板21的径向移动让位使得动触头4进入静触头2内部,并且在弹簧3的作用下紧密接触。
33.参照图1

2,静闸杆1的自由端端面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滑槽11,其他实施例中滑槽11的数量设为三个、五个或六个等皆可,根据具体结构尺寸进行设定即可;滑槽11的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中心线位于静闸杆1的径向上,滑槽11的径向内端固定有限位板12,静闸杆1的自由端端面中部开槽且与所有滑槽11相通以形成便于安装触指板21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为正方形,其他实施例中采用圆形等亦可,安装时先将触指板21的滑动部211置于安装槽13中,然后再滑入滑槽11中即可。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2可拆卸固定在滑槽11的径向内端面,具体可拆卸手段可采用螺栓或卡扣或磁吸等皆可。本实施例中,滑槽11采用倒t型结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燕尾槽等其他形状亦可。
34.参照图1

2,静触头2包括对应滑槽11设置的至少三个触指板21,每个触指板21皆由依次布置的滑动部211、配合部212和导向部213一体成型而成,三个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焊接等方式固连亦可,滑动部211滑动安装在滑槽11内,配合部212径向内表面设为与动触头4外圆面适配的弧面,导向部213相对配合部212外扩以起导向作用,滑动部211与滑槽11的径向外端之间压置有导电材料制成的弹簧3,导电材料可选择不锈钢、铁等。本实施例中,导向部213的径向内表面设为与配合部212的径向内表面适配相接的弧面,能够更好的将动触头4引导至静触头2内,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为平面等其他结构,只要能将动触头4引导至静触头2内,起到导向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中,配合部212的宽度与对应滑槽11部位的宽度适配,更能保证结构强度和滑动精度,其他实施例中,配合部212的宽度也可小于对应滑槽11部位的宽度,因为已经有滑动部211起了导向作用。
35.其他实施例中,在滑槽11的径向外端面和滑动部211的径向外表面皆开设有用以容置弹簧3端部的凹槽,这样能够对弹簧3进行限位,保证弹簧3的运动轨迹,避免其错位甚至脱节。
36.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37.使用时,如图3所示,动触头4伸入导向部213内,接触导向部213,继续向里伸便会对所有触指板21产生径向向外的推力,使得所有触指板21沿着滑槽11径向向外运动,直至动触头4接触触指板21的配合部212,配合部212设有弧面,可与动触头4紧密贴合,如此实现静动触头4的接触;脱离时,动触头4从静触头2内缩回,静触头2的所有触指板21在弹簧3的作用下径向向内运动,直至抵接限位板12,恢复初始位置。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7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