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道养护用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航运的发展,船舶在航道上航行的数量越来越多,当航道的淤泥过多时,会影响船舶的安全运行,此时,就需要对航道定期进行养护,对航道中的淤泥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航道清淤时,是通过导泥筒将淤泥导入淤泥收集箱中进行的。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不易于对淤泥中的水分进行排出,这样在淤泥收集箱对淤泥进行收集时,会降低淤泥箱存储空间,从而影响该淤泥清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道养护用淤泥清理装置,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使收集箱内部腾出多余的空间,从而使收集箱内部存储更多淤泥。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道养护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收集箱内部的顶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外壁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底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前侧的中间位置和后侧的中间位置均安装有滑块,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滤板,所述基体顶部靠近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基体顶部靠近收集箱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所述第一支撑柱与调节柱的顶部设置有导泥筒,所述导泥筒一端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导泥筒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导泥筒的内部设置有导料叶,所述基体顶部靠近第二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泥泵,所述泥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泥泵的一端设置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一端的前侧和一端的后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基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与之间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滤板的横截面面积与收集箱内部的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滤板的外壁与收集箱的内壁贴合。
6.优选的,所述压板顶部与丝杆的外侧之间通过活动套传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的底部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前侧和后侧与收集箱的内壁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贴合。
8.优选的,所述调节槽的数量设置为十个,十个所述调节槽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柱的垂直中心线两侧,所述调节槽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
9.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关于调节柱的垂直中心
线对称分布,所述调节块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收集箱内部存储一定量的淤泥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同时带动活动套向前运行,再通过滑块和滑槽配合,带动压板向前运行,这样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使收集箱内部腾出多余的空间,从而使收集箱内部存储更多淤泥,且单次除淤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剖面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剖视立体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16.图中:1、基体;2、收集箱;3、第一电机;4、丝杆;5、活动套;6、压板;7、滑块;8、滤板;9、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调节槽;12、调节柱;13、弹簧;14、调节块;15、导泥筒;16、第二电机;17、导料叶;18、泥泵;19、吸泥管;20、限位块;2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
4所示的一种航道养护用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基体1,所述基体1的顶部设置有收集箱2,所述收集箱2外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收集箱2内部的顶部设置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外壁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套5,活动套5内表面与丝杆4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活动套5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前侧的中间位置和后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滑块7,所述收集箱2内腔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滤板8,所述基体1顶部靠近收集箱2的一侧(基体1的尾部)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9,所述基体1顶部靠近收集箱2的另一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0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柱10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11,调节槽11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小半圆的圆弧形,所述第二支撑柱1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柱12,所述调节柱12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块14,所述第一支撑柱9与调节柱12的顶部设置有导泥筒15,所述导泥筒15一端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柱9的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导泥筒1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6,所述导泥筒15的内部设置有导料叶17,导料叶17为扇形的螺旋状结构,其相邻螺旋状叶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0cm
‑
30cm,避免泥料堆积或者无法带动淤泥移动。所述基体1顶部靠近第二支撑柱10的一侧设置有泥泵18,所述泥泵18的一端设置有吸泥管19,所述吸泥管19一端的前侧和一端的后侧均设置有限位块20,所
述基体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21与限位块20之间滑动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滤板8的横截面面积与收集箱2内部的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滤板8的外壁与收集箱2的内壁贴合,通过滤板8对污泥进行阻拦,滤板8的外壁与收集箱2的内壁贴合可以进一步加强污泥中水分的分离。收集箱2为侧面可开启的箱体,其底部设计有将水排出基体1的管道。
20.进一步的,所述压板6顶部与丝杆4的外侧之间通过活动套5传动连接,所述活动套5的底部与压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6的前侧和后侧与收集箱2的内壁之间通过滑块7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贴合,当收集箱2内部淤泥存储到一定量时,启动第一电机3,带动丝杆4转动,同时带动活动套5向前运行,再通过滑块7和滑槽配合,带动压板6向前运行,这样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使收集箱2内部腾出多余的空间。
2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11的数量设置为十个,十个所述调节槽11对称分布在第二支撑柱10的垂直中心线两侧,所述调节槽11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调节块1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块14关于调节柱12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调节块14的纵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调节块14的部分圆弧面卡在调节槽11内,且调节块14弧面形状与调节槽11相适应;同时,调节柱12与第二支撑柱10之间应具有一定间隙,使得方便调节块14从调节槽11中移出或卡入。更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柱10中空的内部形状为从上到下开口稍微缩小的圆台状,使得调节柱12下降到合适的高度。
22.进一步的,泥泵18上方管道与导泥筒15下端开口连接的管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喷砂橡胶管,收集箱2上方管道与导泥筒15下端开口连接的管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喷砂橡胶管,其具有一定的弯曲半径。即方便拆卸清理导泥筒内的拥堵,也使得导泥筒15可以适当的倾斜一定角度,避免泥砂吸入量大时仅在搅拌轴附近形成搅拌回流,外围因密度问题无法移动,使得泥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增加搅拌及移动效果。
23.此外,调节柱12的顶端与导泥筒15下部活动连接,使得调节柱12即在工作过程中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还起到在更换喷砂橡胶管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24.更进一步的,基体1的靠近吸泥管19的一侧设置有高压水枪,将高压水枪喷射出的水柱冲起的细砂被吸泥管19吸起。可替代的,基体1的靠近吸泥管19的一侧设置有铰刀头并通过电机控制,此时为铰刀式吸泥船。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吸泥管19,穿过限位板21,在限位块20的作用下继续向下推动吸泥管19,使吸泥管19插入淤泥内部,启动泥泵18,淤泥从吸泥管19吸入,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6,通过锥齿轮带动导料叶17转动,将污泥导入收集箱2内部,在收集箱2内部存储一定量的淤泥时,启动第一电机3,带动丝杆4转动,同时带动活动套5向前运行,再通过滑块7和滑槽配合,带动压板6向前运行,这样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使收集箱2内部腾出多余的空间,从而使收集箱2内部存储更多淤泥。
2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