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岩棉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6



1.本实用新型属于岩棉托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改进型岩棉托架。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外墙保温系统火灾事故频发,外墙保温材料燃烧安全性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由于岩棉板自重比以前国内项目常用的聚苯板保温系统更大,且有部分岩棉保温系统的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脱落砸伤人的事故,所以,为了安全性而言,对岩棉板外墙保温系统的锚固提了一些要求,比如设置托架。
3.基于上述,现有的岩棉托架还存在以下缺陷:
4.一个是,现有的岩棉托架整体是呈l形的板状结构,将岩棉板放置在托架上时,由于缺少对岩棉板的固定装置,岩棉板在施工时会发生位移,使得岩棉板脱落;再者是,现有的托架主体的底部无法达到整体延展的效果,进而不能够匹配不同长度的保温岩棉板。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改进型岩棉托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型岩棉托架,以解决现有现有的岩棉托架整体是呈l形的板状结构,将岩棉板放置在托架上时,由于缺少对岩棉板的固定装置,岩棉板在施工时会发生位移,使得岩棉板脱落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岩棉托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改进型岩棉托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整体呈l形板状结构,托架主体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三处螺栓孔,且托架主体的前端处开设有贯穿式的矩形孔;托架主体还包括有:延伸板,延伸板呈矩形板状结构,延伸板滑动连接在托架主体内,且延伸板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连接孔,并且延伸板通过调节顶丝进行固定;螺栓孔连接有固定管套;托架主体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托架主体的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a。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还包括有:滑动板,滑动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滑动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板呈横向交错对称滑动连接在两块连接板a上,并且两个滑动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两块滑动板的尾端处均呈对称状连接有两个调节螺丝;夹块,夹块呈矩形块状结构,夹块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夹块均通过调节螺丝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板的尾端处。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套整体呈柱形管状结构,固定管套的头端设置为螺纹状,且固定管套的头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并且固定管套的尾端处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六个固定插孔;固定管套还包括有:旋钮,旋钮呈圆形块状结构,旋钮转动连接在固定管套的头端;连接杆,连接杆呈柱形杆状结构,连接杆的头端与旋钮的底部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a呈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a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a呈对称固定设置在托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板a包括有:支撑板b,支撑板b呈矩形板状结构,支撑
板b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b内部均呈凹形状,并且两个支撑板b的头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a的尾端转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套还包括有:连接块,连接块呈圆形板状结构,连接块转动连接在固定管套的尾端处,且连接块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底部相连接,并且连接块的另一端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六根连接轴;转动块,转动块呈矩形块状结构,转动块共设有六块,且六块转动块的头端分别与六根连接轴相连接;卡板,卡板呈四分之一环形板状结构,卡板共设有六个,且六个卡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杆,并且六个插杆分别插入到六个固定插孔内;六个卡板尾端处分别与六个转动块的尾端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a还包括有:连接板b,连接板b呈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板b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板b的头端与尾端呈倾斜状分别与支撑板a和支撑板b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板b、支撑板a和支撑板b共同组成了三角状支撑结构;连接件,连接件呈柱形杆状结构,连接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板b相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整体呈矩形板状结构,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包括有:连接板a,连接板a呈l形板状结构,连接板a共设有两块,且两块连接板a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并且两块连接板a上均开设有滑动凹槽。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通过延伸板的设置,延伸板滑动连接在托架主体内,从而能够使得托架主体的底部达到整体延展的效果,进而能够匹配不同长度的保温岩棉板;
17.通过夹板的设置,两个滑动板呈横向交错对称滑动连接在两块连接板a上,可分别调节两个滑动板的长度与岩棉板相匹配,两个夹块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板的尾端处,使两个夹块对岩棉板的左右两端夹紧,从而可以避免岩棉板施工时发生滑移,也可以保证整个墙面上岩棉板底端平齐;
18.通过支撑板a的设置,由于连接板b、支撑板a和支撑板b共同组成了三角状支撑结构,从而可增强托架主体支撑强度,且当在拆卸而下时,可转动支撑板b,使支撑板b和支撑板a进行折叠。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管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板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a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5.1、托架主体;101、螺栓孔;102、延伸板;103、调节顶丝;2、固定管套;201、固定插孔;202、旋钮;203、连接杆;204、连接块;205、转动块;206、卡板;3、固定板;301、连接板a;302、滑动板;303、调节螺丝;304、夹块;4、支撑板a;401、支撑板b;402、连接板b;40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
30.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31.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型岩棉托架,包括:托架主体1;托架主体1整体呈l形板状结构,托架主体1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三处螺栓孔101,且托架主体1的前端处开设有贯穿式的矩形孔;托架主体1还包括有:延伸板102,延伸板102呈矩形板状结构,延伸板102滑动连接在托架主体1内,且延伸板102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连接孔,并且延伸板102通过调节顶丝103进行固定;螺栓孔101连接有固定管套2;托架主体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3;托架主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a4。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延伸板102滑动连接在托架主体1内,且延伸板102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连接孔,并且延伸板102通过调节顶丝103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得托架主体1的底部达到整体延展的效果,进而能够匹配不同长度的保温岩棉板。
33.其中,固定管套2整体呈柱形管状结构,固定管套2的头端设置为螺纹状,且固定管套2的头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并且固定管套2的尾端处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六个固定插孔201;固定管套2还包括有:旋钮202,旋钮202呈圆形块状结构,旋钮202转动连接在固定管套2的头端;连接杆203,连接杆203呈柱形杆状结构,连接杆203的头端与旋钮202的底部相连接。
34.其中,固定管套2还包括有:连接块204,连接块204呈圆形板状结构,连接块204转动连接在固定管套2的尾端处,且连接块204的一端与连接杆203的底部相连接,并且连接块204的另一端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六根连接轴;转动块205,转动块205呈矩形块状结构,转动块205共设有六块,且六块转动块205的头端分别与六根连接轴相连接;卡板206,卡板206呈四分之一环形板状结构,卡板206共设有六个,且六个卡板206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杆,并且六个插杆分别插入到六个固定插孔201内;六个卡板206尾端处分别与六个转动块205的尾端转动连接。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连接块204的另一端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六根连接轴,且六根连接轴分别与六块转动块205的头端相连接;六个卡板206的内侧均设置有插杆,且六个插杆分别插入到六个固定插孔201内,并且六个卡板206尾端处分别与六个转动块205
的尾端转动连接;又因连接块204通过连接杆203与旋钮202相连接,当固定管套2放入在墙壁上孔内时,通过转动旋钮202使六个卡板206撑开,从而可以使卡板206卡在孔洞内壁上,进而能够有效的固定住托架主体1。
36.其中,固定板3整体呈矩形板状结构,固定板3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板3包括有:连接板a301,连接板a301呈l形板状结构,连接板a301共设有两块,且两块连接板a301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的左右两端,并且两块连接板a301上均开设有滑动凹槽。
37.其中,固定板3还包括有:滑动板302,滑动板302呈矩形板状结构,滑动板302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板302呈横向交错对称滑动连接在两块连接板a301上,并且两个滑动板302上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两块滑动板302的尾端处均呈对称状连接有两个调节螺丝303;夹块304,夹块304呈矩形块状结构,夹块30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夹块304均通过调节螺丝30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板302的尾端处。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岩棉板放入到托架主体1上时,因两个滑动板302呈横向交错对称滑动连接在两块连接板a301上,可分别调节两个滑动板302的长度与岩棉板相匹配,然后通过螺丝对两个滑动板302进行固定,又因两个夹块304均通过调节螺丝30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板302的尾端处,使两个夹块304对岩棉板的左右两端夹紧,从而可以避免岩棉板施工时发生滑移,也可以保证整个墙面上岩棉板底端平齐。
39.其中,支撑板a4呈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a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a4呈对称固定设置在托架主体1的底部;支撑板a4包括有:支撑板b401,支撑板b401呈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b4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b401内部均呈凹形状,并且两个支撑板b401的头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板a4的尾端转动连接。
40.其中,支撑板a4还包括有:连接板b402,连接板b402呈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板b402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板b402的头端与尾端呈倾斜状分别与支撑板a4和支撑板b401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板b402、支撑板a4和支撑板b401共同组成了三角状支撑结构;连接件403,连接件403呈柱形杆状结构,连接件40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板b402相连接。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两个支撑板a4呈对称固定设置在托架主体1的底部,连接板b402、支撑板a4和支撑板b401共同组成了三角状支撑结构,从而可增强托架主体1支撑强度,且当在拆卸而下时,可转动支撑板b401,使支撑板b401和支撑板a4进行折叠。
4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3.使用时,第一,由于延伸板102滑动连接在托架主体1内,且延伸板102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连接孔,并且延伸板102通过调节顶丝103进行固定,从而能够使得托架主体1的底部达到整体延展的效果,进而能够匹配不同长度的保温岩棉板;
44.第二,当岩棉板放入到托架主体1上时,因两个滑动板302呈横向交错对称滑动连接在两块连接板a301上,可分别调节两个滑动板302的长度与岩棉板相匹配,然后通过螺丝对两个滑动板302进行固定,又因两个夹块304均通过调节螺丝30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板302的尾端处,使两个夹块304对岩棉板的左右两端夹紧,从而可以避免岩棉板施工时发生滑移,也可以保证整个墙面上岩棉板底端平齐;
45.第三,因两个支撑板a4呈对称固定设置在托架主体1的底部,连接板b402、支撑板a4和支撑板b401共同组成了三角状支撑结构,从而可增强托架主体1支撑强度,且当在拆卸而下时,可转动支撑板b401,使支撑板b401和支撑板a4进行折叠。
4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7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