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岩棉板固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岩棉板板缝及四角接缝专用岩棉钉。
背景技术:
2.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在岩棉板进行组合安装时,需要通过岩棉钉进行固定。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4.一个是,现在使用的岩棉钉一般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进而导致了在更换岩棉板时岩棉钉不能进行重复使用,每次更换都需要重新购买岩棉钉,因此需要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岩棉钉,再者是,出现岩棉钉安装错误时,需要将岩棉钉重新拆卸固定,由于现在的岩棉钉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拆卸时极为不便,会浪费大量时间。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岩棉板板缝及四角接缝专用岩棉钉,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岩棉板板缝及四角接缝专用岩棉钉,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在使用的岩棉钉一般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进而导致了在更换岩棉板时岩棉钉不能进行重复使用,每次更换都需要重新购买岩棉钉,因此需要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岩棉钉,再者是,出现岩棉钉安装错误时,需要将岩棉钉重新拆卸固定,由于现在的岩棉钉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拆卸时极为不便,会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岩棉板板缝及四角接缝专用岩棉钉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岩棉板板缝及四角接缝专用岩棉钉,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采用阶梯轴状的外壳结构,且主体外壳的左右两端贯穿;拆卸轴,所述拆卸轴采用圆形管结构,且拆卸轴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槽。
9.进一步的,所述拆卸轴包括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左侧五分之二处设置有一处螺纹,该螺纹可与拆卸轴内部啮合传动,调节螺栓的左侧可活动嵌入到连接块的右侧并同时与四个滑动连接块接触;主体外壳上圆形盘的左侧设置有接触盘。
10.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盘包括有:接触盘采用环形的板状结构,且接触盘的中间位置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六处安装孔,固定块可穿过安装孔的一侧,并且固定块上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四处截面t形的贯穿槽;滑动延伸板,滑动延伸板采用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且滑动延伸板的左侧设置有固定齿,并且滑动延伸板的右侧设置有t形凸起,该t形凸起可沿接触盘的贯穿槽内部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采用截面为类十字形的块状结构,且连接块的左侧为圆台凸起,并且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的右侧贯穿,连接块上呈环形排列设
置有四处与圆形空腔连通的贯穿限位槽,该贯穿限位槽的左端内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处限位块,连接块活动嵌入在主体外壳左侧的贯穿口内侧;主体外壳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拆卸轴。
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螺纹,且主体外壳左侧设置有四处贯穿缺口,该贯穿缺口将螺纹分割为四处,主体外壳的右侧设置有圆形盘,主体外壳内部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条形凸起,主体外壳的右侧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处弧形限位槽;主体外壳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一处连接块。
13.进一步的,所述拆卸轴上延伸槽的左侧贯穿至拆卸轴的左端,并且环形槽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该限位缺口与延伸槽呈交错设置在拆卸轴的外侧,拆卸轴的右侧对称设置有两处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可沿主体外壳的弧形限位槽内侧转动,主体外壳的条形凸起可沿拆卸轴的延伸槽和弧形槽内部移动。
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外壳包括有:接触头,接触头采用类圆台形结构,且接触头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槽,并且螺纹槽与主体外壳的螺纹啮合;固定块,固定块是由圆锥形和截面为t形的圆形块组成,且固定块共设置有两处,并呈环形排列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圆形盘左侧。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包括有:滑动连接块,滑动连接块采用旋转九十度的类等腰三角形的块状结构,且滑动连接块共设置有四处,并且滑动连接块上均开设有条形孔,滑动连接块呈环形排列滑动设置在连接块上贯穿限位槽的内侧,滑动连接块的条形孔可沿连接块的限位块外侧往复移动,滑动连接块左侧相互接触。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滑动连接块和拆卸轴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岩棉钉的实用性,因调节螺栓与拆卸轴的内侧啮合传动,调节螺栓会在拆卸轴的内部向左移动,由于调节螺栓的左侧与四处滑动连接块右端同时接触,调节螺栓不断向左移动,滑动连接块会向外移动展开并与墙体接触,将主体外壳进行有效的固定,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在拆卸轴内部移动,进而控制滑动连接块在连接块内部的开合状态,相比于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方式,材料的损耗较低,以便在拆卸后进行重复使用;
18.另一方面,因主体外壳内的条形凸起处于拆卸轴的弧形槽内侧,且拆卸轴转动连接在主体外壳的内部,拆卸轴右侧的弧形凸起可在主体外壳右侧的弧形限位槽内部旋转,旋转拆卸轴,将拆卸轴从主体外壳的内部抽出,调节螺栓与滑动连接块脱离,滑动连接块处于活动状态,此时可将主体外壳整体抽出,相比于靠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方式,可在安装错误时进行快速拆卸,避免影响施工的速度。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块和拆卸轴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4.1、主体外壳;101、接触头;102、固定块;2、连接块;201、滑动连接块;3、拆卸轴;
301、调节螺栓;4、接触盘;401、滑动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
29.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30.本实用新型提供岩棉板板缝及四角接缝专用岩棉钉,参照图1,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采用阶梯轴状的外壳结构,且主体外壳1的左右两端贯穿;拆卸轴3,拆卸轴3采用圆形管结构,且拆卸轴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两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槽。
31.参照图1和参照图2,主体外壳1包括有:主体外壳1的左侧设置有螺纹,且主体外壳1左侧设置有四处贯穿缺口,该贯穿缺口将螺纹分割为四处,主体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圆形盘,主体外壳1内部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条形凸起,主体外壳1的右侧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处弧形限位槽;主体外壳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一处连接块2;主体外壳1包括有:接触头101,接触头101采用类圆台形结构,且接触头101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槽,并且螺纹槽与主体外壳1的螺纹啮合;固定块102,固定块102是由圆锥形和截面为t形的圆形块组成,且固定块102共设置有两处,并呈环形排列设置在主体外壳1的圆形盘左侧;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固定块102是由圆锥体组成,便于对岩棉板进行固定,防止松动。
33.参照图1和参照图2,连接块2采用截面为类十字形的块状结构,且连接块2的左侧为圆台凸起,并且连接块2的内部设置有圆形空腔,该圆形空腔的右侧贯穿,连接块2上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四处与圆形空腔连通的贯穿限位槽,该贯穿限位槽的左端内侧中间位置均设置有一处限位块,连接块2活动嵌入在主体外壳1左侧的贯穿口内侧;主体外壳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拆卸轴3;连接块2包括有:滑动连接块201,滑动连接块201采用旋转九十度的类等腰三角形的块状结构,且滑动连接块201共设置有四处,并且滑动连接块201上均开设有条形孔,滑动连接块201呈环形排列滑动设置在连接块2上贯穿限位槽的内侧,滑动连接块201的条形孔可沿连接块2的限位块外侧往复移动,滑动连接块201左侧相互接触;拆卸轴3上延伸槽的左侧贯穿至拆卸轴3的左端,并且环形槽的另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该限位缺口与延伸槽呈交错设置在拆卸轴3的外侧,拆卸轴3的右侧对称设置有两处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可
沿主体外壳1的弧形限位槽内侧转动,主体外壳1的条形凸起可沿拆卸轴3的延伸槽和弧形槽内部移动;拆卸轴3包括有:调节螺栓301,调节螺栓301左侧五分之二处设置有一处螺纹,该螺纹可与拆卸轴3内部啮合传动,调节螺栓301的左侧可活动嵌入到连接块2的右侧并同时与四个滑动连接块201接触;主体外壳1上圆形盘的左侧设置有接触盘4;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调节螺栓301在拆卸轴3内部移动,进而控制滑动连接块201在连接块2内部的开合状态,相比于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方式,材料的损耗较低。
35.参照图1和参照图2,接触盘4包括有:接触盘4采用环形的板状结构,且接触盘4的中间位置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六处安装孔,固定块102可穿过安装孔的一侧,并且固定块102上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四处截面t形的贯穿槽;滑动延伸板401,滑动延伸板401采用截面为l形的板状结构,且滑动延伸板40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齿,并且滑动延伸板401的右侧设置有t形凸起,该t形凸起可沿接触盘4的贯穿槽内部移动;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延伸板401上的固定能有效嵌入到岩棉板的内部,防止岩棉板移位,同时在旋转前可将滑动延伸板401在接触盘4上滑动展开,能有效的增加与岩棉板的支撑面积。
3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8.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岩棉钉从岩棉板的间隙或四角接缝处插入,然后使主体外壳1的接触头101贯穿墙体内侧,然后通过外部驱动设备带动调节螺栓301进行旋转,因调节螺栓301与拆卸轴3的内侧啮合传动,调节螺栓301会在拆卸轴3的内部向左移动,由于调节螺栓301的左侧与四处滑动连接块201右端同时接触,且滑动连接块201为倾倒的等腰三角形块,随着调节螺栓301不断向左移动,因滑动连接块201滑动设置在连接块2的内部,滑动连接块201会向外移动展开并与墙体接触,将主体外壳1进行有效的固定,因滑动连接块201向外的一侧为倾斜面,滑动连接块201会带动岩棉钉整体向左移动,进而将岩棉板压紧,通过旋转调节螺栓301在拆卸轴3内部移动,进而控制滑动连接块201在连接块2内部的开合状态,相比于通过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方式,材料的损耗较低,以便在拆卸后进行重复使用,同时滑动延伸板401上的固定能有效嵌入到岩棉板的内部,防止岩棉板移位,同时在旋转前可将滑动延伸板401在接触盘4上滑动展开,能有效的增加与岩棉板的支撑面积,时固定后的岩棉板更加牢固,防止脱落,需要进行拆卸时,因主体外壳1内的条形凸起处于拆卸轴3的弧形槽内侧,且拆卸轴3转动连接在主体外壳1的内部,拆卸轴3右侧的弧形凸起可在主体外壳1右侧的弧形限位槽内部旋转,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由于调节螺栓301时顺时针旋转状态,此时的调节螺栓301由于弧形限位槽以及拆卸轴3上的弧形槽限制,不能进行顺时针旋转,需要进行快速拆卸时,反向旋转拆卸轴3,直至拆卸轴3无法旋转,将拆卸轴3从主体外壳1的内部抽出,在抽出的过程中,主体外壳1的条形凸起在拆卸轴3的延长槽内部移动直至脱离,此时由于调节螺栓301和拆卸轴3被抽出,调节螺栓301与滑动连接块201脱离,滑动连接块201处于活动状态,此时可将主体外壳1整体抽出,相比于靠材料形变进行固定的方式,可在安装错误时进行快速拆卸,避免影响施工的速度。
3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