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直梁锁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o型直梁锁。
背景技术:
2.目前,一些双开门的玻璃门或铁门中,一般都会在两扇门上均固定一个向外凸起且带有锁孔的锁定部;此类双开门在锁定时,一般都会采用挂锁,将挂锁上u型锁梁穿过两个锁定部上的锁孔再与所以锁合,即可完成锁定。但此类挂锁在锁止状态时,u型锁梁凸出在方形锁体外,摆动方形锁体后容易找到易于切割u型锁梁的位置,导致u型锁梁容易被切割损坏,防盗性较差。因此,现有的挂锁存在着防盗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直梁锁。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性较好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o型直梁锁,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四周呈封闭状设置在锁体内;锁体上设有水平穿过通孔的锁梁孔,锁梁孔内滑动设置有锁梁,锁梁的一端凸出设置在锁体外,锁梁上设有锁止口的另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锁体内;所述锁体上对应锁梁锁止口的位置处设有锁舌机构,锁舌机构上配合设置有锁芯机构。
5.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通孔为o型。
6.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体内设有垂直锁梁孔设置的弹簧,弹簧和锁梁孔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弹簧上的止脱销。
7.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舌机构为多颗紧贴设置的钢球。
8.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芯机构为为叶片锁锁芯,叶片锁锁芯上对应锁舌机构的位置处设有让位槽;叶片锁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让位槽对准锁舌机构,叶片锁锁芯处于上锁状态时,让位槽相对锁舌机构错位。
9.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体上对应锁芯机构的一端固定有闷盖,闷盖将用于安装锁芯机构的开口封死。
10.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体内对应闷盖的一侧压紧设置有防撬钢球。
11.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体上固定有链条连接头,链条连接头上连接有链条的一端,链条的另一端固定有锁头;所述锁头能穿过通孔,锁头上设有与锁梁配合的锁止孔。
12.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锁体上对应通孔的位置处固定有封闭罩壳,封闭罩壳将通孔的一侧完全遮挡。
13.前述的一种o型直梁锁中,所述封闭罩壳呈向外凸起状设置。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体上设通孔,并在通孔中部设置能水平滑动的锁梁;将双开门上两个凸起的锁定部插入通孔内,再通过锁梁穿过两个锁定部上的锁孔即可完成锁定;锁止状态时,两个锁定部和锁梁均位于锁体内部,较难被切割破坏,大大
提高了防盗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锁体内设置有垂直锁梁孔设置的弹簧和止脱销,锁梁向外拉出锁梁孔时,止脱销能在弹簧作用下卡在锁梁的锁止口内,避免锁梁完全脱出锁梁孔,保证锁梁滑动稳定性;锁舌机构为多颗紧贴设置的钢球构成,锁芯机构为叶片锁锁芯,锁止状态时,叶片锁锁芯将钢球推入锁梁的锁止槽内,解锁状态时,叶片锁锁芯被钥匙转动,叶片锁锁芯上的让位槽对准钢珠,钢珠退出锁梁的锁止槽进入让位槽内,锁梁能拔出进行解锁;锁芯机构通过闷盖封入锁体内,闷盖嵌入锁体不易被撬出,防盗性较好;且在闷盖一侧设置防撬钢球,进一步增大闷盖嵌入锁体时,闷盖与锁体之间的接触力,进一步防止闷盖被撬出锁体;锁体还能通过链条连接头连接链条的一端,并在链条的另一端设置带有锁止孔的锁头,从而构成一把链条锁,能应用于多种情况下的锁合操作;锁体上对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封闭罩壳,封闭罩壳能将双开门上的两个锁合部遮挡,锁止状态时,外界无法解除到通孔内的锁合位置,进一步提高防盗性;封闭罩壳呈向外凸起状设置,留存一定的插入空间,并能使锁合部或链条端部插入通孔后锁孔或锁止孔能位于锁梁孔位置处,锁止操作较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防盗性,还具有开锁和锁止的操作较方便以及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锁舌机构位置处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化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的标记为:1
‑
锁体,2
‑
通孔,3
‑
锁梁孔,4
‑
锁梁,5
‑
锁舌机构,6
‑
锁芯机构,7
‑
弹簧,8
‑
止脱销,9
‑
闷盖,10
‑
防撬钢球,11
‑
链条连接头,12
‑
链条,13
‑
锁头,14
‑
锁止孔,15
‑
封闭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0.实施例1。一种o型直梁锁,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锁体1,锁体1上设有通孔2,通孔2的四周呈封闭状设置在锁体1内;锁体1上设有水平穿过通孔2的锁梁孔3,锁梁孔3内滑动设置有锁梁4,锁梁4的一端凸出设置在锁体1外,锁梁4上设有锁止口的另一端穿过通孔2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锁体1上对应锁梁4锁止口的位置处设有锁舌机构5,锁舌机构5上配合设置有锁芯机构6。
21.所述通孔为o型;所述锁体1内设有垂直锁梁孔3设置的弹簧7,弹簧7和锁梁孔3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弹簧7上的止脱销8;所述锁舌机构5为多颗紧贴设置的钢球;所述锁芯机构6为为叶片锁锁芯,叶片锁锁芯上对应锁舌机构5的位置处设有让位槽;叶片锁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让位槽对准锁舌机构5,叶片锁锁芯处于上锁状态时,让位槽相对锁舌机构5错位;所述锁体1上对应锁芯机构6的一端固定有闷盖9,闷盖9将用于安装锁芯机构6的开口封死;所述锁体1内对应闷盖9的一侧压紧设置有防撬钢球10;所述锁体1上对应通孔2的位置处固定有封闭罩壳15,封闭罩壳15将通孔2的一侧完全遮挡;所述封闭罩壳15呈向外凸起状设置。
22.工作原理:使用者将双开门闭合时,双开门上的两个锁合部对正且紧贴,此时,只需将两个锁合部对准并插入锁体1上的通孔2,再推动锁梁4在锁梁孔3内滑动,使锁梁穿过通孔2的同时穿过两个锁合部上的锁孔,并将钥匙插入闷盖9上的钥匙孔转动锁芯机构6,使锁芯机构6上的让位槽与锁舌机构5错位,锁舌机构5端部被推入锁梁4端部的锁止口内,最后,在拔出钥匙,此时即完成双开门的锁定操作。
23.插入通孔2的锁合部被锁体1上的封闭罩壳15覆盖,使得外界无法观察并接触到通孔2内的锁梁4和锁合部,大大提高了防盗性。
24.解锁时,只需将钥匙插入闷盖9,并转动锁芯机构6,使锁芯机构6上的让位槽与锁舌机构5对准,此时,锁舌机构5退出锁梁4端部的锁止口进入让位槽;使用者能通过拉动凸出在锁体1外的锁梁4端部将锁梁4向外拉动,锁梁4退出锁合部并继续拉动时,锁体1内的止脱销8能在弹簧7作用下卡入锁梁4上的锁止口内,避免锁梁4完全脱出锁体1。
25.闷盖9在安装时,会先放入一颗防撬钢球10;闷盖9敲入时,闷盖9将防撬钢球10挤压,大大增加了闷盖9和锁体1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撬出闷盖9的难度,提高了防盗性。
26.实施例2。一种o型直梁锁,构成如图3所示,包括锁体1,锁体1上设有通孔2,通孔2的四周呈封闭状设置在锁体1内;锁体1上设有水平穿过通孔2的锁梁孔3,锁梁孔3内滑动设置有锁梁4,锁梁4的一端凸出设置在锁体1外,锁梁4上设有锁止口的另一端穿过通孔2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锁体1上对应锁梁4锁止口的位置处设有锁舌机构5,锁舌机构5上配合设置有锁芯机构6。
27.所述通孔为o型;所述锁体1内设有垂直锁梁孔3设置的弹簧7,弹簧7和锁梁孔3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弹簧7上的止脱销8;所述锁舌机构5为多颗紧贴设置的钢球;所述锁芯机构6为为叶片锁锁芯,叶片锁锁芯上对应锁舌机构5的位置处设有让位槽;叶片锁锁芯处于开锁状态时,让位槽对准锁舌机构5,叶片锁锁芯处于上锁状态时,让位槽相对锁舌机构5错位;所述锁体1上对应锁芯机构6的一端固定有闷盖9,闷盖9将用于安装锁芯机构6的开口封死;所述锁体1内对应闷盖9的一侧压紧设置有防撬钢球10;所述锁体1上固定有链条连接头11,链条连接头11上连接有链条12的一端,链条12的另一端固定有锁头13;所述锁头13能穿过通孔2,锁头13上设有与锁梁4配合的锁止孔14;所述锁体1上对应通孔2的位置处固定有封闭罩壳15,封闭罩壳15将通孔2的一侧完全遮挡;所述封闭罩壳15呈向外凸起状设置。
28.工作原理:使用者将双开门闭合时,双开门上的两个锁合部对正且紧贴,此时,只需将两个锁合部对准并插入锁体1上的通孔2,再推动锁梁4在锁梁孔3内滑动,使锁梁穿过通孔2的同时穿过两个锁合部上的锁孔,并将钥匙插入闷盖9上的钥匙孔转动锁芯机构6,使锁芯机构6上的让位槽与锁舌机构5错位,锁舌机构5端部被推入锁梁4端部的锁止口内,最后,在拔出钥匙,此时即完成双开门的锁定操作。
29.插入通孔2的锁合部被锁体1上的封闭罩壳15覆盖,使得外界无法观察并接触到通孔2内的锁梁4和锁合部,大大提高了防盗性。
30.解锁时,只需将钥匙插入闷盖9,并转动锁芯机构6,使锁芯机构6上的让位槽与锁舌机构5对准,此时,锁舌机构5退出锁梁4端部的锁止口进入让位槽;使用者能通过拉动凸出在锁体1外的锁梁4端部将锁梁4向外拉动,锁梁4退出锁合部并继续拉动时,锁体1内的止脱销8能在弹簧7作用下卡入锁梁4上的锁止口内,避免锁梁4完全脱出锁体1。
31.闷盖9在安装时,会先放入一颗防撬钢球10;闷盖9敲入时,闷盖9将防撬钢球10挤
压,大大增加了闷盖9和锁体1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撬出闷盖9的难度,提高了防盗性。
32.锁体1上通过链条连接头11连接有链条12的一端,链条12另一端固定有带有锁止孔14的锁头13,从而构成一把链条锁,能适用于链条锁能使用的环境;将链条12穿过需要锁定的物品,再将锁头13插入通孔2内,并使锁梁4穿过锁头13上的锁止孔14,即可完成锁止操作;封闭罩壳15能将锁头13位置覆盖,也提高了防盗性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