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橱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8



1.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橱。


背景技术:

2.当实验过程中或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或烟雾时,一般需要使用者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以免使用者吸入过多有害物质影响健康。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6505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风厨,包括厨体、提拉窗、排风系统;厨体为长方体结构壳体,厨体上部设置排风系统,中部为操作台及操作空间,操作空间与外界由提拉窗隔离;厨体下部设置成柜子;提拉窗分为上提拉窗和下提拉窗,上提拉窗、下提拉窗均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上提拉窗下部与下提拉窗上部可咬合。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通风橱在使用时需要将上提拉窗及下提拉窗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固定后再进行加工操作,而当需要重新调整时,需要暂停加工操作进行调整,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通风橱。
6.本技术提供一种通风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通风橱,包括橱体,所述橱体上端部开设有操作腔,操作腔上端部连通有抽风管,操作腔一侧开口且滑动连接有上提拉门,橱体转动连接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上端部开设有螺纹,上提拉门与第一竖杆上端部螺纹连接,第一竖杆下端部固设有第一蜗轮,橱体下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固设有与第一蜗轮适配的第一蜗杆,橱体下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横杆固设有与第一锥齿轮适配的第二锥齿轮及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二锥齿轮及第三锥齿轮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进行操作的同时,利用脚拨动第一电机,使第一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或第三锥齿轮啮合时,即可带动第一横杆及第一蜗杆反向转动,进而经第一蜗轮带动第一竖杆反向转动,即可控制上提拉门上下移动,不需暂停加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9.可选的,所述橱体滑动连接有下提拉门,下提拉门位于上提拉门下方,下提拉门与第一竖杆下端部转动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橱体背离第一竖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位于操作腔内的下端部开设有螺纹且与下提拉门螺纹连接,上提拉门与第二竖杆上端部转动连接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二竖杆下端部固设有第二蜗轮,橱体下端部滑动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固设有第四锥齿轮,橱体下端部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固设有与第四锥齿轮适配的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及与第二蜗轮适配的第二蜗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进行操作的同时,利用脚拨动第二电机,使第四锥齿轮分别与第五锥齿轮或第六锥齿轮啮合时,即可带动第二横杆及第二蜗杆反向转动,进
而经第二蜗轮带动第二竖杆反向转动,即可控制下提拉门上下移动,减少操作室与外界的连通面积提高防护效果,且不需暂停加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11.可选的,所述橱体下端部开设有腔室,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均位于腔室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位于腔室内,不易被无关人员意外碰撞影响上提拉门及下提拉门的位置。
13.可选的,所述操作腔背离上提拉门的一侧固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支管,支管均与抽风管连通,支管均开设有若干进风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扩大抽风管的抽风面积,便于将不同位置的有害气体均快速排出操作室,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支管均竖直设置,且下端部延伸至操作腔底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产生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或烟雾时,支管依然具有较强的排出能力,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操作腔靠近上提拉门的一侧固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补风管,橱体上端部固设有进风管,两根补风管均与进风管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管经两根补风管向操作腔内吹风,配合支管的抽风,有害气体更加不易从开口处接触使用者,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
19.可选的,所述操作腔内连通有水管,水管端部固设有水龙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操作结束后,利用水管内的清水进行手部清洗,不易将有害物质带出操作腔外。
21.可选的,所述橱体下端部设有若干万向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便于使用者对橱体进行位置转移,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第一电机、第一竖杆、第一蜗轮及第一蜗杆,使用者进行操作的同时,利用脚拨动第一电机,使第一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或第三锥齿轮啮合时,即可带动第一横杆及第一蜗杆反向转动,进而经第一蜗轮带动第一竖杆反向转动,即可控制上提拉门上下移动,不需暂停加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5.2.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二竖杆、第二蜗轮及第二蜗杆,使用者进行操作的同时,利用脚拨动第二电机,使第四锥齿轮分别与第五锥齿轮或第六锥齿轮啮合时,即可带动第二横杆及第二蜗杆反向转动,进而经第二蜗轮带动第二竖杆反向转动,即可控制下提拉门上下移动,减少操作室与外界的连通面积提高防护效果,且不需暂停加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6.3.通过设置竖直的支管,当产生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或烟雾时,支管依然具有较强的排出能力,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通风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3是旨在突显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蜗轮及第二蜗轮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橱体;11、操作腔;2、抽风管;31、上提拉门;32、下提拉门;41、第一竖杆;42、第二竖杆;411、第一蜗轮;421、第二蜗轮;51、第一横杆;52、第二横杆;511、第一蜗杆;521、第二蜗杆;512、第二锥齿轮;513、第三锥齿轮;522、第五锥齿轮;523、第六锥齿轮;6、腔室;61、第一电机;611、第一锥齿轮;62、第二电机;621、第四锥齿轮;21、支管;7、鼓风机;71、补风管;8、水管;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通风橱。
33.参照图1,一种通风橱,包括橱体1,橱体1呈长方体状,橱体1上端部开设有操作腔11,操作腔11一侧开口,使用者进行加工时,站立或坐立于操作腔11开口的一侧,操作腔11开口处滑动连接有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使用者将手臂从上提拉门31与下提拉门32之间放入操作室内进行操作,橱体1下端部安装有控制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使用者用脚控制驱动装置将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移动至距手臂较近的位置进行加工,操作腔11上端部连通有抽风管2,有害气体从抽风管2处排出操作腔11,进而排出室外。
34.参照图1和图2,使用者进行操作时,坐在橱体1安装有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的一侧,橱体1下端部开设有腔室6,腔室6位于橱体1的中间位置,使用者将腿放入腔室6内;腔室6内安装有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62,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62均可沿橱体1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一电机61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611,第二电机62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四锥齿轮621,使用者启动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62,即可控制第一锥齿轮611及第四锥齿轮621转动,使用者将双手放入操作腔11内,然后用双脚分别控制第一电机61及第二电机62沿橱体1宽度方向移动,进而控制第一锥齿轮611及第四锥齿轮621同步移动。
35.参照图1和图2,橱体1下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均水平设置,且分别位于橱体1位于腔室6两侧的部分,第一横杆51及第二横杆5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横杆51及第二横杆5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室6内,第一横杆51位于腔室6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512及第三锥齿轮513,第二锥齿轮512及第三锥齿轮513分别位于第一锥齿轮611两侧,使用者用脚控制第一电机61移动至第一锥齿轮611与第二锥齿轮512啮合时第一横杆51正转,第一电机61移动至第一锥齿轮611与第三锥齿轮513啮合时第一横杆51发生反转。
36.参照图2和图3,第一横杆51背离腔室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蜗杆511,第一蜗杆511随第一横杆51同步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竖杆41,第一竖杆41竖直安装在橱体1靠近第一蜗杆511的一侧且与橱体1转动连接,第一竖杆41下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411,第一蜗杆511与第一蜗轮411啮合,带动第一蜗轮411及第一竖杆41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611分别与第二锥齿轮512及第三锥齿轮513啮合时,第一横杆51与第一竖杆41同步正反转。
37.参照图1和图3,第一竖杆41上端部开设有螺纹且与上提拉门31螺纹连接,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竖杆42,第二竖杆42与第一竖杆41平行设置且位于橱体1背离第一竖杆41的一侧,上提拉门31背离第一竖杆41的一端与第二竖杆42滑动连接,上提拉门31在第一竖杆41及第二竖杆42的配合作用下不能发生转动,进而在第一竖杆41螺纹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
动,第一竖杆41正转时,上提拉门31下降,第一竖杆41反转时,上提拉门31上升。
38.参照图1和图3,上提拉门31下端部与使用者手臂接触时,上提拉门31移动至合适位置,使用者用脚控制第一电机61移动至第一锥齿轮611移动至第二锥齿轮512及第三锥齿轮513之间且不啮合的状态,此时第一竖杆41及第一横杆51在第一蜗轮411及第一蜗杆511啮合的自锁作用下均停止转动,上提拉门31被固定在特定位置,不易意外升降影响使用者操作。
39.参照图2和图3,第二横杆52位于腔室6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522及第六锥齿轮523,第四锥齿轮621位于第五锥齿轮522及第六锥齿轮523之间,使用者用脚控制第二电机62移动至第四锥齿轮621与第五锥齿轮522啮合时,第二横杆52正转;第四锥齿轮621与第六锥齿轮523啮合时,第二横杆52反转;第二横杆52背离腔室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蜗杆521,第二竖杆42下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421,第二蜗轮421与第二蜗杆521啮合,在第二蜗杆521的作用下与第二竖杆42同步转动,第二横杆52与第二竖杆42同步正反转动,此时第二竖杆42与上提拉门31(参照图1)发生相对转动。
40.参照图1和图3,第二竖杆42位于操作腔11内部分的下端部与下提拉窗螺纹连接,下提拉窗背离第二竖杆42的一端与第一竖杆41滑动连接,下提拉窗在第一竖杆41及第二竖杆42的共同作用下不能发生转动,进而在第二竖杆42螺纹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竖杆42正转时,下提拉窗上升;第二竖杆42反转时,下提拉窗下降。
41.参照图1和图3,下提拉门32上端部与使用者手臂接触时,下提拉门32移动至合适位置,使用者用脚控制第二电机62移动至第四锥齿轮621移动至第五锥齿轮522及第六锥齿轮523之间且不啮合的状态,此时第二竖杆42及第二横杆52在第二蜗轮421及第二蜗杆521啮合的自锁作用下均停止转动,下提拉门32被固定在特定位置,不易意外升降影响使用者操作,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将操作腔11的开口控制到最小的状态,使用者不易吸入有害气体影响健康。
42.参照图1,使用者操作过程中需要变换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的位置时,重新用脚控制第一电机61及第二电机62移动,即可控制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重新移动,不需停止加工进程,加快了加工效率。
43.参照图1,操作腔11背离上提拉门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支管21,橱体1上端部开设有空腔,抽风管2下端部及支管21上端部均与空腔连通,抽风管2经空腔从支管21中抽出空气,支管21均与抽风管2连通,支管21均竖直设置且下端部均与操作腔11下端部的腔壁抵触,支管21均沿自身轴向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操作腔11内的空气在出风管的抽动下经进风孔进入距其最近的支管21内,有害气体的收集速度快且收集范围大。
44.参照图1,当产生密度较大的有害气体时,该部分有害气体处于操作腔11高度较低的位置,进而在气压作用下被抽入支管21下端部,若干支管21相互配合,对操作腔11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的不同位置均具有较强的清理效果,防护效果好,使用者不易吸入有害气体影响健康。
45.参照图1,橱体1上端部固定安装鼓风机7,鼓风机7出风口连通有进风管,使用者启动鼓风机7即可向进风管内吹风,操作腔11靠近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根补风管71,两根补风管71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橱体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根补风管71上端部均与进风管连通,进风管将风通入两根补风管71内,两根补风管71均沿自身轴向开设有若干补风孔,补
风孔均朝向靠近支管21的方向设置,鼓风机7经两根补风管71将风通入操作腔11内,将操作腔11内的空气向支管21方向吹动进而排出,有害气体更加不易与使用者接触。
46.参照图1,操作腔11内连通有水管8,水管8端部固定安装有水龙头,当操作过程需要用到清水时,使用者不需将手移动出操作腔11,打开水龙头即可取水,加工效率高;同时加工完毕,使用者将双手取出前,可打开水龙头对双手进行清洗,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然后双脚控制第一电机61及第二电机62的位置将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打开,即可将双手安全抽出;橱体1下端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9,使用者推动橱体1,万向轮9转动,使用者可省力地将橱体1移动至存放位置或变换工作位置。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通风橱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操作过程中需要变换上提拉门31及下提拉门32的位置时,重新用脚控制第一电机61及第二电机62移动,第一电机61经第一锥齿轮611分别与第二锥齿轮512或第三锥齿轮513啮合时,带动第一横杆51在第一蜗轮411及第一蜗杆511的作用下与第一竖杆41同步正反转,进而控制上提拉门31升降,第二电机62经第四锥齿轮621分别与第五锥齿轮522或第六锥齿轮523啮合时,带动第二横杆52在第二蜗杆521及第二蜗轮421的作用下与第二竖杆42同步正反转,进而控制下提拉门32升降,不需停止加工进程,加快了加工效率。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6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