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由上述光伏组件形成的建筑物屋顶。
背景技术:
2.太阳能是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相比,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太阳能光伏组件用于把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用电设备供应或向电网输送电能,适宜当前节能降耗的社会发展需要。光伏组件可以安装在各个地点,房屋顶层有相当广阔的利用空间,利用屋顶安装光伏组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3.在现实使用中,光伏组件通常通过螺钉固定在屋顶上,太阳能板在实际使用中每隔5
‑
10年需要进行更换,并且由于螺钉是暴露在外的,螺钉容易遭到腐蚀,在拆卸时不方便工作人员作业,尤其基于庞大的数量情况下,将会严重影响更换速度,或者在更换中会对光伏组件造成破坏,而影响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光伏组件,具有方便光伏组件进行拆卸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安装框、太阳能电池片和保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中的外框,在所述安装框中沿横向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外框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驱使外框固定在安装条上的夹紧装置。
7.通过夹紧装置与安装条配合进行夹紧或者松开,实现光伏组件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并且不会存在螺钉被腐蚀而影响拆卸的现象。
8.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夹板一和夹板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两段相反的螺纹、以及驱使支撑杆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分别设置在两段螺纹上,在所述外框上设置有与支撑杆平行的凹槽一,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上均设置有与凹槽一配合的凸块一。
9.通过驱动部件带动支撑杆转动,通过两端相反的螺纹,带动夹板一和夹板二运动,并且不同转动方向,驱使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向或者背向运动,实现光伏组件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
10.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蜗轮、以及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尾部穿过所述外框。
11.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再带动支撑杆转动,通过两端相反的螺纹,带动夹板一和夹板二运动,并且不同转动方向,驱使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向或者背向运动,实现光伏组件的安装和拆卸,并且通过蜗轮和蜗杆之间的限制作用,防止夹板一和夹板二自动分离。
12.优选地,在所述蜗杆伸出所述外框通过螺纹连接有凸块二。
13.安装人员可以通过握住凸块二驱使蜗杆转动,方便安装人员转动蜗杆。
14.优选地,在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条配合的凹槽二。安装时,通过凹槽二与安装条卡合,加强外框与安装框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太阳能板在安装后掉落。
15.优选地,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钢化玻璃。加强太阳能板表面的保护,防止太阳能板被外界环境所破坏。
16.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的下侧设有防水接线盒,从所述防水接线盒引出电流引出线。
17.优选地,所述安装框的内侧设置有卡槽一,在外框的外侧设置有与卡槽一配合的卡槽二。安装时,安装人员让卡槽一和卡槽二卡合,进一步加强外框与安装框之间的稳定性。
18.一种建筑物屋顶,由若干如上述的光伏组件相互配合形成。
19.优选地,所述安装框通过螺钉固定在屋顶上。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可以替代传统屋瓦安装于屋顶,并与屋顶成为一个整体,只需将安装框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物屋顶上,无须再后期增加光伏组件安装构件,并且方便安装人员安装和拆卸,能够大大节约安装人员的工作时间。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只需要通过夹紧装置与安装条配合,实现光伏组件图安装框进行固定,不会因为螺钉被腐蚀而影响工作人员拆卸速度。
23.2、夹紧装置设置在太阳能板背面,可以减少夹紧装置被外界腐蚀。
附图说明
24.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实施例图2中a部的放大图。
27.图中,1、屋顶;2、安装框;3、太阳能电池片;4、外框;5、安装条;6、安装槽;71、支撑杆;72、夹板一;73、夹板二;74、蜗轮;75、蜗杆;8、凹槽一;9、凸块一;10、凸块二;11、凹槽二;12、卡槽一;13、卡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9.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安装框2、太阳能电池片3和保护太阳能电池片3并安装在安装框2中的外框4。安装框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一12,在外框4的外侧设置有与卡槽一12配合的卡槽二13。安装时,安装人员让卡槽一12和卡槽二13卡合,加强外框4与安装框2之间的稳定性。
30.外框4具有针式导线,以及与针式导线相对的导电孔,相邻的两光伏组件中一者的针式导线与另一者的导电孔配合连接;太阳能电池片3的电流引出线与针式导线或导电孔连通。一个光伏组件的针式导线与另一个光伏组件的导电孔配合后,太阳能电池片3中的电流可以从一个光伏组件传导至另一个光伏组件,从而实现多个光伏组件之间的串联或并
联。针式导线与导电孔相配合的结构比较简单,实现成本低,而且可以采用边安装边接线的安装方法,避免铺设好光伏组件后再接线的重复工作方式,减小了安装工作量;同时也杜绝了二次安装时可能出现的误接、错接的现象,提高了建筑物屋顶1的可靠性。
31.并且还可以在光伏组件的下侧设有防水接线盒,电流引出线与防水接线盒连通。根据电压、电流的需要,可以将该光伏组件选择性地串联或并联,防水接线盒也可以采用边铺光伏组件边接线的方法安装,避免了传统屋顶1组件先铺好组件再接线的重复工作方式,彻底杜绝了二次安装时容易出现的误装、错装的现象。这样的结构简单,不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安装,普通的建筑工人就可以完成,从而有效减小安装光伏组件屋顶1的用工成本。
32.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安装框2中沿横向设置有安装条5,外框4与太阳能电池片3相背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6,安装槽6设置在外框4的上侧,在安装槽6内设置有驱使外框4固定在安装条5上的夹紧装置。
33.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槽6内的支撑杆71、设置在支撑杆71上的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设置在支撑杆71上的两段相反的螺纹、以及驱使支撑杆71转动的驱动部件。
34.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杆71上的蜗轮74、以及与蜗轮74配合的蜗杆75,蜗杆75的尾部穿过外框4;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分别设置在两段螺纹上。
35.并且在外框4上设置有与支撑杆71平行的凹槽一8,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上均设置有与凹槽一8配合的凸块一9。 通过凸块一9与凹槽一8配合,防止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随着支撑杆71转动,避免夹紧装置不能夹持安装条5的情况发生。
36.使用时,通过蜗杆75带动蜗轮74转动,再带动支撑杆71转动,驱使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相向或者背向运动,与安装条5配合进行夹紧或者松开,实现光伏组件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并且不会存在螺钉被腐蚀而影响拆卸的现象。
37.并且通过蜗轮74和蜗杆75之间的限制作用,防止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在夹紧安装条5后自动分离的情况,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8.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在蜗杆75伸出外框4连接有凸块二10,并且凸块二10的一侧设置有螺孔,蜗杆75的端部设置有与螺孔配合的螺纹。
39.为了进一步避免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在夹紧安装条5后会发生脱离的情况,在夹板一72和夹板二7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条5配合的凹槽二11。
40.并且在太阳能电池片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钢化玻璃,对太阳能电池片3进行保护。
41.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可以替代传统屋瓦安装于屋顶1,并与屋顶1成为一个整体,只需将安装框2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物屋顶1上,无须再后期增加光伏组件安装构件和破坏屋顶1的承重、防水等结构设计,且其安装方便,具备传统屋顶1瓦安装技能的人士就可以进行安装,无须专业安装设备、人员等,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光伏组件屋顶1的安装成本。
42.除了上述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伏组件的建筑物屋顶,该建筑物屋顶1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4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