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的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安装测试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是一种基于石英基板的集成波导光功率分配器件,平面光波导分路器的具体定义为一种具有体积小,工作波长范围宽,可靠性高,分光均匀性好等特点的设备,传统的平面光波导分路器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3.目前市面上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整体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整体的防潮效果以及防护性差,并且没有设置连接结构,不方便在墙体上的定位固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其整体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整体的防潮效果以及防护性差,并且没有设置连接结构,不方便在墙体上的定位固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包括:
6.底座;
7.所述底座包括:
8.脚垫,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外侧,所述脚垫的中部连接有连接螺栓;
9.凸缘,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部外侧;
10.防潮垫,其安置于所述底座的上部内侧;
11.外壳体,其安装于所述凸缘的上侧;
12.所述外壳体包括:
13.螺栓座,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顶部;
14.散热窗,其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窗的内侧安置有纱网;
15.连接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端中部;
1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17.连接挂扣;
18.挂板,其连接于所述连接挂扣的内侧,所述挂板的下端连接有固定贴板。
19.优选的,所述外壳体通过凸缘与底座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凸缘与底座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20.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栓与螺栓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连接螺栓设置有四组。
21.优选的,所述防潮垫与底座之间为卡合连接,且底座与脚垫之间为固定连接。
22.优选的,所述防潮垫的上部设置有分配器组件;
23.所述分配器组件包括:
24.安装板;
25.散热风扇,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所述安装板的侧部设置有控制模块。
26.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与安装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安装板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
27.优选的,所述纱网与散热窗之间为固定粘接,所述散热窗与外壳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28.优选的,所述外壳体还包括:
29.插接端头,其连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后部;
30.指示灯,其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前部。
31.优选的,所述连接挂扣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挂扣通过挂板与固定贴板构成卡合结构。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分路器设置有便于拆装的壳体和底座,方便了其后期的维修,还设置有防潮结构,且散热口处设置有纱网,防止了蚊虫的进入,从而保证了该分路器内部元件的安全性,并且还设置有连接结构,方便了其整体在墙体或门板上的定位固定。
33.1、本实用新型,通过凸缘的设置,并结合外壳体与底座之间的卡合,方便了对它们之间连接时的定位,通过四组连接螺栓与螺栓座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了对外壳体连接后的固定,同时也方便了其后期的拆卸维修;通过脚垫的设置,有效的将底座的底部抬高,并通过防潮垫的连接,提高了该分路器整体的防潮能力。
34.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风扇的设置,加速了外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了该分路器内部的散热效果;通过散热窗的设置,保证了外壳体内部的空气散出,并通过纱网的粘接,能对散热窗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防止了蚊虫的进入,从而保证了该分路器内部元件的安全性。
35.3、本实用新型,连接挂扣通过挂板与固定贴板构成卡合结构,通过固定贴板的设置,方便了挂板部分在墙体或者门板上的固定,从而方便了该分路器在墙体或门板上的定位安置,并通过连接挂扣与挂板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了底座与挂板之间连接后的拆卸。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内侧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4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侧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底座;101、脚垫;102、连接螺栓;103、凸缘;104、防潮垫;2、分配器组件;201、安装板;202、散热风扇;203、控制模块;3、外壳体;301、螺栓座;302、插接端头;303、指示灯;304、散热窗;305、纱网;4、连接组件;401、连接挂扣;402、挂板;403、固定贴板。
具体实施方式
42.如图1

2所示,一种平面波导光分路器,包括:底座1;底座1包括:脚垫101,其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外侧,脚垫101的中部连接有连接螺栓102;外壳体3,其安装于凸缘103的上侧;外壳体3包括:螺栓座301,其设置于外壳体3的内侧顶部;散热窗304,其设置于外壳体3的左右两侧,散热窗304的内侧安置有纱网305;外壳体3通过凸缘103与底座1构成卡合结构,凸缘103与底座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通过凸缘103的设置,并结合外壳体3与底座1之间的卡合,方便了对它们之间连接时的定位;连接螺栓102与螺栓座301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连接螺栓102设置有四组,通过四组连接螺栓102与螺栓座301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了对外壳体3连接后的固定,同时也方便了其后期的拆卸;纱网305与散热窗304之间为固定粘接,散热窗304与外壳体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通过散热窗304的设置,保证了外壳体3内部的空气散出,并通过纱网305的粘接,能对散热窗304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防止了蚊虫的进入,从而保证了该分路器内部元件的安全性;外壳体3还包括:插接端头302,其连接于外壳体3的内侧后部;指示灯303,其安装于外壳体3的前部。
43.如图2

4所示,连接组件4,其设置于底座1的下端中部;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挂扣401;挂板402,其连接于连接挂扣401的内侧,挂板402的下端连接有固定贴板403;连接挂扣401与底座1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挂扣401通过挂板402与固定贴板403构成卡合结构,通过固定贴板403的设置,方便了挂板402部分在墙体或者门板上的固定,从而方便了该分路器在墙体或门板上的定位安置,并通过连接挂扣401与挂板402之间的卡合连接,方便了底座1与挂板402之间连接后的拆卸。
44.如图5所示,凸缘103,其设置于底座1的上部外侧;防潮垫104,其安置于底座1的上部内侧;防潮垫104与底座1之间为卡合连接,且底座1与脚垫101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脚垫101的设置,有效的将底座1的底部抬高,并通过防潮垫104的连接,提高了该分路器整体的防潮能力;防潮垫104的上部设置有分配器组件2;分配器组件2包括:安装板201;散热风扇202,其安装于安装板201的中部,安装板201的侧部设置有控制模块203;散热风扇202与安装板2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01与底座1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散热风扇202的设置,加速了外壳体3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提高了该分路器内部的散热效果。
45.综上,该平面波导光分路器,使用时,首先将防潮垫104卡合在底座1的内侧,然后再将安装板201压在防潮垫104上,并与底座1进行固定,再将控制模块203与插接端头302和指示灯303进行电性连接,然后将外壳体3从底座1的上侧罩上,并与凸缘103进行卡合,然后将四根连接螺栓102分别从脚垫101的中部穿过,并与外壳体3上对应的螺栓座301进行连接,从而使外壳体3与底座1固定,然后根据需要,将固定贴板403固定在墙体或木门上,再将底座1通过连接挂扣401与挂板402相卡合,从而完成该分路器整体的固定,通过插接端头302使该分路器与外界连接,工作时,指示灯303亮起,并通过散热风扇202对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窗304将热气排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4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