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帽子生产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帽子生产用压烫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帽子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帽子的外表面进行装饰,以增加帽体的美观性。装饰一般采用发热板发热,通过一定的压力、特定的温度和时间,将转印纸上的图层热固承印物或渗透到承印物的物料之上。
3.而盆帽由于其特定的帽体结构,其在实现压烫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专用的结构才能够实现,如何提高盆帽压烫的效率和灵活性,成为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帽子生产用压烫设备,其能够实现盆帽压烫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压烫效率,保证盆帽的压烫效果。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帽子生产用压烫设备,包括工作板体,所述工作板体的两侧底部设置有与其一体的工作板支腿,所述工作板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导向轨道,导向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机头架体,工作板体两侧的机头架体上分别设置有主杆体、副杆体,主杆体与副杆体分别滑动连接有压烫机头,压烫机头包括接通开关电源后可加热的压烫模具,压烫模具位于模具底板上,模具底板通过弹性支撑与机头底板连接,机头底板位于压烫机头的前端下方且被推杆推动;所述工作板体上加工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部放置有压烫底座,压烫底座的顶部中心轴线处设置有压烫支撑,所述压烫底座的两侧通过轴体与工作板体上的轴体限位座连接;所述压烫底座的底部铰接有铰接座,铰接座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位于工作板支腿的底端。
7.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烫机头上设置有急停按钮,急停按钮位于电源开关与压烫模具连接的电路之上。
8.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机头架体的外侧设置有架体把手。
9.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作板体上分布有若干减重孔。
10.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烫机头的前端设置有用于牵引的机头把手。
11.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烫机头的两侧设置有与主杆体、副杆体相对滑动的机头导向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设计工作板体与压烫机构的结构关系,并且对盛放盆帽的模具机构进行调节,实现了盆帽压烫过程中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角度的可调节性,能够提高压烫效率和压烫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6.图中:1、机头架体;2、主杆体;3、压烫机头;4、机头导向套;5、架体把手;6、副杆体;7、工作板体;8、工作板支腿;9、底板;10、减重孔;11、轴体限位座;12、铰接座;13、压烫底座;14、压烫支撑;15、机头把手;16、压烫模具;17、模具底板;18、弹性支撑;19、机头底板;20、急停按钮;21、导向轨道;22、轴体;23、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的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说明书中所述的技术方案。
18.在下述段落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表述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设计规范、标准文献等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
20.一种帽子生产用压烫设备,包括平行设置的底板9和工作板体7,底板9与工作板体7之间通过工作板支腿8连接,工作板支腿8位于工作板体7的两侧且与工作板体7构成一体;所述的工作板体7上加工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部放置有压烫底座13,压烫底座13为圆形板体,其两侧通过轴体22与工作板体7上的轴体限位座11连接,轴体限位座11为可供轴体22转动的弹性卡座。所述压烫底座13的顶面设置有半球形结构的压烫支撑14,压烫支撑14与压烫底座13构成容纳盆帽的座体;所述工作板体7在远离压烫底座13的一端设置有机头架体1,机头架体1与工作板体7两侧的导向轨道21配合实现相对工作板体7的滑动。在工作板体7两侧的机头架体1之间连接有主杆体2、副杆体6,主杆体2与副杆体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头架体1上。所述主杆体2、副杆体6上滑动设置有压烫机头3,压烫机头3的壳体通过机头导向套4与主杆体2、副杆体6相对滑动。所述的压烫机头3的前端底部设置有被推杆推动的机头底板19,机头底板19通过弹性支撑18连接有模具底板17,模具底板17上固定有压烫模具16,压烫模具16具有可供加热的电热丝以及温度传感器,电热丝通过电线与开关及供电电源连接,在电线与开关的连接电路上还设置有急停按钮20。
2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利用下述段落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2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作板体7、底板9均为矩形板体,在工作板体7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工作板支腿8,工作板支腿8的底端固定在底板9上,底板9放置于水平的工作台上。为了降低工作板体7自身的重量,可在工作板体7上加工有若干减重孔
10。同时,在工作板体7上加工有若干圆形的通孔,圆形的通孔内设置有压烫底座13,压烫底座13与圆形通孔的内壁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以供压烫底座13的转动。所述压烫底座13的两侧固定有向远处延伸的轴体22,轴体22卡接于轴体限位座11上。轴体限位座11的顶部加工有供轴体22插接的缺口,轴体限位座11的内部为供轴体22放置的空腔。
23.当压烫底座13被电动推杆23通过铰接座12推动时,压烫底座13能够通过轴体22在轴体限位座11内转动,并且在电动推杆23的推动下,压烫底座13能够相对于工作板体7倾斜一定角度,以便于盆帽帽体的不同位置进行烫印。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烫机头3在主杆体2、副杆体6上相对滑动以调整横向位置,压烫机头3通过机头架体1及导向轨道21调整相对于工作板体7的纵向位置。当然上述调整可以通过直接拉动机头把手15来实现。或者通过机头把手15、架体把手5来实现上述的调整。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烫机头3的前端底部设置有用于推动机头底板19的推杆,机头底板19在工作时被推杆向下推动,直至压烫模具16与压烫支撑14上的帽体接触。具体来讲,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机头底板19的边角位置处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柱体,柱体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机头底板19、模具底板17,模具底板17与柱体连接并且可沿着柱体相对滑动。所述的模具底板17的底端连接并固定有压烫模具16,压烫模具16能够在通电的情况下实现加热,以实现将压烫模具16上的压烫图案转移至帽体之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温控设备及温控传感器实现对压烫模具16的温度感应与控制。
26.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