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氨氮的氧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高效除氨氮的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高浓度的氨氮废水是很难处理的工业费时之一,其来源广且排放量大,给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高昂的企业处理成本。
3.cn104628225b公开了一种含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复合菌剂,步骤2)沉淀除杂,步骤3)调节酸碱度,步骤4)制备碳源,步骤5)生物氧化,以及步骤6)制备饲料蛋白。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氨氮废水,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推广使用。
4.cn101519232b公开了一种降低工业废水中氨氮污染的方法,包括将待铵交换改性的na型沸石分子筛与含氨氮工业废水和/或新鲜含铵离子溶液进行n(n≥3,整数)次接触交换,优选逆流接触交换,更优选带式滤机多段逆流铵离子交换。该方法回收了含氨氮工业废水中的氨氮,使废水达标排放,同时,沸石分子筛中钠含量被交换降低至工艺要求水平,流程简单,操作费用低。
5.cn103288304a涉及一种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方法。该发明是要解决传统完全硝化反硝化中溶解氧(do)消耗大,废水自身碳源不足,需要外加碳源以及带来的处理费用高的问题。该发明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一、高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进水池;二、由进水池进入缺氧池;三、由缺氧池进入微氧段;四、由微氧段进入好氧段;五、由好氧段进入二沉池。本发明可用于高氨氮工业废水尤其合成氨废水处理工程领域。
6.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很多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氨氮仍超过排放标准。传统的吹脱法气量大,有二次污染;沉淀法,采用磷和镁盐,成本高;生物技术,运行复杂,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稳定的水质才能运行;吸附法,存在饱和再生问题,填料需要更换。普通的折点加氯,反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提供一种高效除氨氮的氧化装置。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除氨氮的氧化装置,包括罐体,循环泵,废水进水口,高通量微混合器,废气出口和废水出口组成;所述的罐体中设置有废水喷头,催化填料和集水槽;所述的高通量微混合器与废水进水口相通,将氧化剂与废水一同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当中;所述的废水喷头设置在催化填料上,将与氧化剂混合后的废水喷淋到催化填料上;所述的集水槽在催化填料的下面,收集从催化填料中流下的废水;所述的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集水槽中的废水泵入废水进水口重新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中;处理产生的废气通过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废气出口排出,处理完全的废水由废水出口排出罐体。
9.高通量微混合器包括管道12,空腔10,混合腔11,混合腔位于管道12,空腔10上方,
与管道12,空腔10相连接,不同的流体分别进入管道12,空腔10,然后再进入混合部11进行混合。
10.所述管道的内径为25~100μm,高为5

15cm;
11.所述管道的个数为10~100个。
12.所述空腔直径差为25~100μm。内径为10

100cm;高为5

15cm;
13.所述混合腔为长方形,长为45

250cm,宽为25

150cm,高为10

20cm;
14.高通量微混合器的入口位于高通量微混合器的下侧,分别与管道,和空腔相连,距底面距离1.5

3cm;高通量微混合器的出口位于高通量微混合器的上侧,与入口方向相反,与混合腔相连,距顶面距离1.5

3cm;
15.所述管道,空腔,混合腔的下沿处于同一平面。
16.所述的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
17.所述的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溶液或氯气溶液。
18.所述的催化填料为固体多孔填料。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的除氨氮的氧化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投资成本低廉,检修维护简单,设备故障率低。
21.2.本发明的除氨氮的氧化装置能在氧化剂和催化填料的作用下迅速完成氨氮的氧化,具有超高的处理效率,广泛适合与各种氨氮废水排放量大的化石、化肥、制药等企业。
22.3.本发明的除氨氮的氧化装置的使用条件灵活性高对于废水的水质要求不高,内置的催化氧化填料能够提高氧化剂的利用效率,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罐体,2、循环泵,3、废水进水口,4、高通量微混合器,5、废气出口,6、废水出口,7、废水喷头,8、催化填料,9、集水槽。
25.图2为高通量微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1、混合部,12、管道, 1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废水流量为1.0m3/h, 氨氮浓度为400mg/l,所述的高通量微混合器与废水进水口相通,将氧化剂次氯酸钠溶液与废水一同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当中;废水喷头将与氧化剂混合后的废水喷淋到催化填料上;所述的集水槽在催化填料的下面,收集从催化填料中流下的废水;所述的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集水槽中的废水泵入废水进水口重新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中;处理产生的废气通过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废气出口排出,处理完全的废水由废水出
口排出罐体。
30.高通量微混合器包括管道12,空腔10,混合腔11,混合腔位于管道12,空腔10上方,与管道12,空腔10相连接,不同的流体分别进入管道12,空腔10,然后再进入混合部11进行混合。
31.所述管道的内径为25μm,高为5cm;
32.所述管道的个数为10个。
33.所述空腔直径差为25μm。内径为10cm;高为5cm;
34.所述混合腔为长方形,长为45cm,宽为25cm,高为10cm;
35.实施例的出水氨氮浓度检测为5.2 mg/l,废水中未检出含有亚硝酸盐,没有恶臭气体产生。
36.实施例2
37.废水流量为1.0m3/h, 氨氮浓度为360mg/l,所述的高通量微混合器与废水进水口相通,将氧化剂次氯气溶液与废水一同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当中;废水喷头将与氧化剂混合后的废水喷淋到催化填料上;所述的集水槽在催化填料的下面,收集从催化填料中流下的废水;所述的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集水槽中的废水泵入废水进水口重新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中;处理产生的废气通过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废气出口排出,处理完全的废水由废水出口排出罐体。
38.高通量微混合器包括管道12,空腔10,混合腔11,混合腔位于管道12,空腔10上方,与管道12,空腔10相连接,不同的流体分别进入管道12,空腔10,然后再进入混合部11进行混合。
39.所述管道的内径为100μm,高为15cm;
40.所述管道的个数为100个。
41.所述空腔直径差为100μm。内径为100cm;高为15cm;
42.所述混合腔为长方形,长为250cm,宽为150cm,高为20cm;
43.实施例的出水氨氮浓度检测为3.4 mg/l,废水中未检出含有亚硝酸盐,没有恶臭气体产生。
44.实施例3
45.废水流量为1.0m3/h, 氨氮浓度为380mg/l,所述的高通量微混合器与废水进水口相通,将氧化剂次氯酸钠溶液与废水一同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当中;废水喷头将与氧化剂混合后的废水喷淋到催化填料上;所述的集水槽在催化填料的下面,收集从催化填料中流下的废水;所述的循环泵通过管道将集水槽中的废水泵入废水进水口重新进入氧化装置的罐体中;处理产生的废气通过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废气出口排出,处理完全的废水由废水出口排出罐体。
46.高通量微混合器包括管道12,空腔10,混合腔11,混合腔位于管道12,空腔10上方,与管道12,空腔10相连接,不同的流体分别进入管道12,空腔10,然后再进入混合部11进行混合。
47.所述管道的内径为50μm,高为10cm;
48.所述管道的个数为50个。
49.所述空腔直径差为60μm。内径为30cm;高为10cm;
50.所述混合腔为长方形,长为220cm,宽为120cm,高为15cm;
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除氨氮的氧化装置,为申请人研制的cadnr高效脱氮反应器。
52.实施例的出水氨氮浓度检测为4.6 mg/l,废水中未检出含有亚硝酸盐,没有恶臭气体产生。
5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3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