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9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为提高乘座舒适性,汽车座椅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改进。由座椅骨架所决定的座椅姿态,包括座椅靠背角度、腿托伸出长度和角度、座框高度和角度等是影响座椅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座椅姿态调整的目标是满足乘员小腿和足部、大腿以及躯干三个主要部分的承托力需求,使三大部分受到充分且适当的支撑力,以尽可能降低髋关节、膝关节的关节受力,以及受其影响的脊柱关节、肩关节等关节受力,从而使乘员身体各部位处于一种高度放松的状态,即所谓的“零重力”状态。其中,座框的高度、倾角对人体受力情况影响较大,提高座框调节能力才能满足不同体形乘员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座框倾角的调节一般基于四连杆机构,即座框与底座之间连接有连杆组件,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连杆转动从而带动座框绕后座框横杆转动,实现倾角调节。转动驱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座框角度调节到位后,由转动驱动机构维持其角度,也即转动驱动机构和连杆组件共同对座框前部起支撑作用。对于一个运动机构来说,这种承载方式将增大转动驱动机构的负荷,长时间加载可能导致其磨损加快。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底座和座框之间连接有座框调节连杆,该座框调节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框转动连接,所述座框调节连杆在竖直面内转动,其关键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台,该限位支撑台位于所述座框下方,该限位支撑台限定所述座框调节连杆向下运动的最低位置。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限位支撑台既能对座框调节连杆向下转动进行限位,又能够在座框处于较低位置时对座框调节连杆起到支撑作用,减轻用于保持座框调节连杆与底座角度的转动驱动机构所承受的负载,并提高座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框倾角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8.图2为座框调节连杆落在限位支撑台上的示意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座框高度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10.图4为图3中的座框调节连杆转动脱离限位支撑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2.如图1和2所示,一种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包括底座501,该底座501上方设置有座框200,所述底座501和座框200之间连接有座框调节连杆580,该座框调节连杆58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0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框200转动连接,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底座50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台501a,该限位支撑台501a位于所述座框200下方,该限位支撑台501a限定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向下运动的最低位置。
13.具体地,所述座框20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座框边板210,两块座框边板210的前部之间连接有座框前横杆230,两块座框边板210的后部之间连接有座框后横杆220。在每块所述座框边板210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底座501,每块所述座框边板210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在其中一侧的所述底座501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在另一侧的所述底座501与座框调节连杆580之间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500,所述转动驱动机构500工作时驱动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转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500不工作时保持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位置固定。
14.由于左右两侧正对的座框调节连杆580同步运动,其中与转动驱动机构500连接的座框调节连杆580为主动连杆,另一侧的座框调节连杆580为从动连杆。主动连杆被转动驱动机构500所驱动,转动驱动机构500不工作时自锁。座框调节连杆580支撑座框200,并将载荷传递给转动驱动机构500。因此座椅上有乘员时,转动驱动机构500上的载荷较大。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座框处于低位,因此在座框调节连杆580下方设置限位支撑台501a,座框调节连杆580落到限位支撑台501a时,座椅上的载荷就能传递到底座501上,从而减轻转动驱动机构500的负载,同时有助于保持座框200稳定。
1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0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该底板的边缘连接有向上的底板翻边,该底板对应所述座框边板210内侧的一个边缘还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竖向板,该竖向板上铰接有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和所述竖向板均位于所述座框边板210内侧,以使座椅结构紧凑。所述底板的局部向上凸起,该凸起部分水平延伸至所述竖向板,以形成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这样提高限位支撑台501a的承载能力。所述底板、竖向板和底板翻边由同一块板材钣金成型。
16.如图1所示,在一个场景下,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的两端分别可自转地穿设在相应的所述座框后横杆220内,该座框后横杆220与所述底座50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为倾角支撑连杆,每根所述倾角支撑连杆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倾角调节连杆590,所述倾角支撑连杆与倾角调节连杆590均在竖直面内转动,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水平正对。其中所述倾角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0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的一端铰接,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的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座框边板210前部铰接。所述倾角支撑连杆的中部或与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的铰接端正下方设置有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这一场景下,倾角支撑连杆转动时带动座框200绕座框后横杆220转动,从而实现高度调节。设置限位支撑台501a的目的在于分担用于调节座框200角度的转动驱动机构500的负载。
17.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场景下,每块所述座框边板210前部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位于所述座框边板210前部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
580左右正对。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也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位于所述座框后横杆220两端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这样,四根座框调节连杆580以及座框200、底座501组成四连杆机构,通过驱动任意一根座框调节连杆580转动即可实现座框200高度调节。如图4,与所述座框后横杆220连接的其中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中部下方设置有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另一侧的座框调节连杆580连接有一个用于调节座框200高度的转动驱动机构500,当座框200处于低位时,限位支撑台501a能够减轻该转动驱动机构500的负载。
1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包括底座(501),该底座(501)上方设置有座框(200),所述底座(501)和座框(200)之间连接有座框调节连杆(580),该座框调节连杆(58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0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框(200)转动连接,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在竖直面内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台(501a),该限位支撑台(501a)位于所述座框(200)下方,该限位支撑台(501a)限定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向下运动的最低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200)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两块座框边板(210),两块座框边板(210)的前部之间连接有座框前横杆(230),两块座框边板(210)的后部之间连接有座框后横杆(220);在每块所述座框边板(210)下方设置有一个所述底座(501),每块所述座框边板(210)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在其中一侧的所述底座(501)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在另一侧的所述底座(501)与座框调节连杆(580)之间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500),所述转动驱动机构(500)工作时驱动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转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500)不工作时保持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位置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该底板的边缘连接有向上的底板翻边,该底板对应所述座框边板(210)内侧的一个边缘还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竖向板,该竖向板上铰接有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和所述竖向板均位于所述座框边板(210)内侧;所述底板的局部向上凸起,该凸起部分水平延伸至所述竖向板,以形成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竖向板和底板翻边由同一块板材钣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座框边板(210)前部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位于所述座框边板(210)前部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也连接有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位于所述座框后横杆(220)两端的两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左右正对;与所述座框后横杆(220)连接的其中一根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中部下方设置有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6.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后横杆(220)的两端分别可自转地穿设在相应的所述座框后横杆(220)内,该座框后横杆(220)与所述底座(501)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座框调节连杆(580)为倾角支撑连杆,每根所述倾角支撑连杆与同侧的所述底座(501)之间连接有一根倾角调节连杆(590),所述倾角支撑连杆与倾角调节连杆(590)均在竖直面内转动,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水平正对;其中所述倾角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0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的一端铰接,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的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座框边板(210)前部铰
接;所述倾角支撑连杆的中部或与所述倾角调节连杆(590)的铰接端正下方设置有所述限位支撑台(501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支撑结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方设置有座框,所述底座和座框之间连接有座框调节连杆,该座框调节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座框转动连接,所述座框调节连杆在竖直面内转动,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台,该限位支撑台位于所述座框下方,该限位支撑台限定所述座框调节连杆向下运动的最低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限位支撑台既能对座框调节连杆向下转动进行限位,又能够在座框处于较低位置时对座框调节连杆起到支撑作用,减轻用于保持座框调节连杆与底座角度的转动驱动机构所承受的负载,并提高座框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四刚 张明 杨双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1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