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杏鲍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


背景技术:

2.杏鲍菇是典型的亚热带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于春末至夏初腐生、兼性寄生于大型伞型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的根上和四周土中,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而现有的杏鲍菇种植用培养架在使用时不方便清理,往往种植过程其培养基质会洒落,这样容易污染种植环境,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具备方便清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杏鲍菇种植用培养架在使用时不方便清理,往往种植过程其培养基质会洒落,这样容易污染种植环境,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的内腔开设有种植槽,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顶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前侧连通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底部贯穿至顶板的底部并连通有传输盘,所述传输盘的底部连通有喷管,所述传输盘前侧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
5.所述右支架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左侧贯穿至右支架的左侧,所述调节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母,所述丝杆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腔开设有收集槽,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加湿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其中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丝杆母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背侧与传输盘的前侧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其中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传输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喷管的数量呈多个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其中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座,所述调节丝杆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左支架的内腔活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调节丝杆转动,通过调节丝杆的转动带动丝杆母移动,通过丝杆母的移动带动立杆移动,通过立杆的移动带动刮板移动,通过刮板对培养板底部的基质进行刮除,此时基质落入收集槽的内部,达到了方便清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杏鲍菇种植用培养架在使用时不方便清理,往往种植过程其培养基质会洒落,这样容易污染种植环境,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的设置,提高了传输盘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传输盘会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支杆和连接板的设置,对湿度传感器的位置进行支撑,防止湿度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掉落。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杆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18.图中:1、左支架;2、种植槽;3、喷管;4、传输盘;5、顶板;6、加湿器;7、输出管;8、固定板;9、处理器;10、支杆;11、右支架;12、连接板;13、伺服电机;14、湿度传感器;15、调节丝杆;16、丝杆母;17、培养板;18、横板;19、滑块;20、滑槽;21、收集槽;22、刮板;23、立杆;24、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架1、种植槽2、喷管3、传输盘4、顶板5、加湿器6、输出管7、固定板8、处理器9、支杆10、右支架11、连接板12、伺服电机13、湿度传感器14、调节丝杆15、丝杆母16、培养板17、横板18、滑块19、滑槽20、收集槽21、刮板22、立杆23和收集箱2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
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2.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杏鲍菇种植用智能控湿培养架,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11,左支架1和右支架11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培养板17,培养板17的内腔开设有种植槽2,左支架1和右支架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板5,顶板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处理器9,顶板5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加湿器6,加湿器6的前侧连通有输出管7,输出管7的底部贯穿至顶板5的底部并连通有传输盘4,传输盘4的底部连通有喷管3,传输盘4前侧的底部设有湿度传感器14;
23.右支架1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丝杆15,调节丝杆15的左侧贯穿至右支架11的左侧,调节丝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丝杆母16,丝杆母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23,立杆2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收集箱24,收集箱24的内腔开设有收集槽21,立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22。
24.湿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处理器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加湿器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14、处理器9和加湿器6的设置,能够对种植过程中湿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杏鲍菇的正常生长。
25.左支架1和右支架11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8,横板18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丝杆母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的底部与滑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滑槽20的设置,对滑块19移动位置进行限位,避免丝杆母16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位移的现象。
26.湿度传感器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杆10,支杆10的背侧与传输盘4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支杆10和连接板12的设置,对湿度传感器14的位置进行支撑,防止湿度传感器14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掉落。
27.顶板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底部与传输盘4的顶部固定连接,喷管3的数量呈多个设置,通过固定板8的设置,提高了传输盘4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传输盘4会出现晃动的现象。
28.左支架1和右支架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座,调节丝杆15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左支架1的内腔活动连接。
2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伺服电机13带动调节丝杆15转动,通过调节丝杆15的转动带动丝杆母16移动,通过丝杆母16的移动带动立杆23移动,通过立杆23的移动带动刮板22移动,通过刮板22对培养板17底部的基质进行刮除,此时基质落入收集槽21的内部,随后通过湿度传感器14对湿度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传递至处理器9的内部,若培养湿度低于设定值时,通过处理器9控制加湿器6工作,加湿器6将湿气传输至输出管7的内部,通过输出管7传输至传输盘4的内部,通过传输盘4传输至喷管3的内部,通过喷管3喷向至杏鲍菇表面(本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以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0.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1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