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引流管

专利检索2022-05-10  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外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2.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外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医院外科的专科设置原则与内科类同,通常与内科相对应,外科疾病分为五大类: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在治疗外科疾病时经常会用到一种双腔引流管。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大部分双腔引流管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使用时,有可能会发生回流的现象,因此会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双腔引流管时会出现操作错误的现象,因此不仅使得患者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且还使得双腔引流管的实用性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腔引流管,通过第一引流腔第二引流腔内部均固定设置的防回流机构,使得双腔引流管的实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引流腔和第二引流腔,所述第一引流腔内部与第二引流腔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防回流机构;
6.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铰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顶部固定设置有异形限位杆,所述异形限位杆顶部与第一引流腔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活动杆与第二固定块铰接。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本体顶部固定设置有封腔机构,所述封腔机构包括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顶部固定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环,所述封板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封块。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本体上套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横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管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异形封块,两个所述异形封块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医用硅胶软垫。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本体外部固定设置有刻度表,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杆顶部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杆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医用密封硅胶软垫。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限位杆底部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杆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医用防滑硅胶软垫。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封块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医用密封硅胶薄膜。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第一引流腔第二引流腔内部均固定设置的防回流机构,使得双腔引流管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使用时,不再可能会发生回流的现象,因此使得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得到了减小,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双腔引流管时不会出现操作错误的现象,因此不仅使得患者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保障,而且还使得双腔引流管的实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5.2、通过引流管本体顶部的封腔机构与引流管本体上套设的保护机构相互配合的设置,使得双腔引流管在未使用时病菌与细菌不会进入第一引流腔与第二引流腔内部,因此使得双腔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还使得患者的人身安全再一次的受到了保障,而且再一次的使得双腔引流管的实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封腔机构使用后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本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为:1、引流管本体;2、第一引流腔;3、第二引流腔;4、第一固定块;5、第一活动杆;6、限位杆;7、第二活动杆;8、第二固定块;9、橡胶条;10、封板;11、拉环;12、第一封块;13、保护管;14、异形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附图1

4所示的一种双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引流管本体1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引流腔2和第二引流腔3,第一引流腔2内部与第二引流腔3内部均固定设置有防回流机构;
23.防回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4底部铰接有第一活动杆5,第一活动杆5顶部固定设置有异形限位杆6,异形限位杆6顶部与第一引流腔2内部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5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活动杆7,第二活动杆7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8,第二活动杆7与第二固定块8铰接。
24.如附图1、2所示,引流管本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封腔机构,封腔机构包括橡胶条9,橡胶条9顶部固定设置有封板10,封板10一侧固定设置有拉环11,封板10另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封块12,以便于通过橡胶条9使得两个第一封块12能够固定在其相对应的第一引流腔2与第二引流腔3内部。
25.如附图1、2所示,引流管本体1上套设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管13,保护管13横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以便于使得保护管13能够顺利的安装在引流管本体1外部。
26.如附图1、2所示,保护管13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异形封块14,两个异形封块14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医用硅胶软垫,以便于防止两个异形封块14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引流腔2与第二引流腔3内部落出。
27.如附图1、2、4所示,引流管本体1外部固定设置有刻度表,两个第二活动杆7顶部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杆5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医用密封硅胶软垫,以便于减少两个第二活动杆7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杆5一面的磨损。
28.如附图1、2所示,两个限位杆6底部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杆5的一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医用防滑硅胶软垫,以便于减少两个限位杆6接触其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杆5一面的磨损。
29.如附图1、2所示,两个第一封块12表面均固定设置有医用密封硅胶薄膜,以便于延长两个第一封块12的使用寿命。
3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时,先对两个防回流机构进行组装,在组装时先将第一活动杆5与第一固定块4进行铰接,之后再将第一固定块4和限位杆6放入其相对应的位置内部,随后再将第二活动杆7与第二固定块8进行铰接,在铰接完成之后即可将其放置在其相对应的位置上,之后再对封腔机构进行组装,在组装时先将橡胶条9固定在引流管本体1顶部相对应的位置上,之后再将封板10固定在橡胶条9顶部,随后再将拉环11与两个第一封块12分别安装在封板10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可,最后再对保护机构进行组装,在组装时先将两个异形封块14固定在保护管13内部相对应的位置,之后在将保护管13套设在引流管本体1上相对应的位置即可。
3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2.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0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