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薄膜开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2.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
3.其中,弹片型薄膜开关为其中的一种,其一般由面板层、粘接层、上电路层、隔膜层、下电路层、背胶层组成,其中,在面板层上会设置凸起,在凸起内会设置弹片,而在相对应弹片的上背胶和隔膜层部位会开设贯通孔,以保证向下按压弹片时,弹片会向下压动上电路层和下电路层的相对应触电接触,电路闭合并通过连接线输出相应的电路信息。
4.可是,现有的弹片型薄膜开关,其上触点与下触点的竖向精准对齐精度较低,容易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或者直接无法输出电路信息的情况。
5.另外,长时间使用弹片本身回弹性降低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从而不能够保证弹片型薄膜开关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触点与下触点的竖向精准对齐精度较低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或者直接无法输出电路信息的情况、长时间使用弹片本身回弹性降低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粘接层、上电路层、隔膜层、下电路层、背胶层,所述面板层上设有弹片,所述粘接层上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内设有导筒,所述导筒内设有副回弹组,所述弹片上设有限位片,所述上电路层上设有上触点,所述下电路层上设有下触点,所述隔膜层上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弹片、第一贯通孔、上触点、第二贯通孔、下触点均以竖向中轴线对齐,所述副回弹组由弹性垫、副弹片组成,所述弹片上设有滑槽,滑槽与限位片滑动卡接。
8.优选的,所述导筒和副回弹组均为两组并以弹片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保证下方的上触点与下触点的竖向精准对齐接触,不会偏移。
9.优选的,所述导筒内为中空腔,上端为开口,所述副回弹组为竖向排列的七个,所述弹性垫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每个副弹片的两端,所述弹性垫的外侧端与导筒的中空腔内壁挤压贴合,弹性垫为硅胶垫,具有高弹性,当副弹片受压时,其竖向下压力会作用到硅胶垫,此时硅胶垫受压形变,当下压力消失时,硅胶垫也会回弹,帮助副弹片对弹片的回弹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副弹片为拱形状结构并分别竖向叠加,副弹片为微小型板簧结构,其俯视截面为矩形,受力面积大,其外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弹簧钢,具有良好的支承性和形变回弹性能,保证对弹片的回弹效率。
11.优选的,所述弹片的左右端为竖直杆状结构,该竖直杆状结构与导筒的中空腔滑动套接,在按压弹片时,实现弹片通过两侧竖直杆沿着导筒竖向滑动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限位片和滑槽的滑动接触部位的俯视截面为梯形状滑动卡接结构,当不在按压弹片,竖向叠加式的副弹片会向上竖向释放形变势能,带动弹片向上回弹复位,此时限位片会沿着滑槽进行导向卡接滑动,避免弹片两侧的竖向滑杆从导筒内滑脱的情况。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在第一贯通孔内设置的对称导向式导筒滑动结构,有效保证了按压面板层的弹片时实现竖向导向下压作用,进而保证下方的上触点与下触点的竖向精准对齐接触,有效避免了弹片型薄膜开关的上触点与下触点对齐接触偏移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或者直接无法输出电路信息的情况。
15.通过在导筒内设置的具有弹性垫和竖向叠加式的副弹片结构,大大提高了弹片的整体回弹复位强度,避免长时间使用弹片本身回弹性降低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进而保证弹片型薄膜开关的正常使用,另外,设置的滑动式限位片结构,可避免弹片两侧的竖向滑杆从导筒内滑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型薄膜开关局部结构的立面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中:1面板层、2粘接层、21第一贯通孔、3上电路层、31上触点、4隔膜层、41第二贯通孔、5下电路层、51下触点、6背胶层、7弹片、71滑槽、8副回弹组、81弹性垫、82副弹片、9导筒、91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1、粘接层2、上电路层3、隔膜层4、下电路层5、背胶层6,面板层1上设有弹片7,粘接层2上设有第一贯通孔21,上电路层3上设有上触点31,下电路层5上设有下触点51,隔膜层4上设有第二贯通孔41,弹片7、第一贯通孔21、上触点31、第二贯通孔41、下触点51均以竖向中轴线对齐,上述相关结构均为弹片型薄膜开关常用组件结构。
20.请参阅图1、图2,第一贯通孔21内设有导筒9,导筒9内设有副回弹组8,副回弹组8由弹性垫81、副弹片82组成,导筒9和副回弹组8均为两组并以弹片7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保证上触点31与下触点51的竖向精准对齐接触,不会偏移。
21.请参阅图1、图2,导筒9内为中空腔,弹片7的左右端为竖直杆状结构,该竖直杆状结构与导筒9的中空腔滑动套接,上端为开口,副回弹组8为竖向排列的七个,弹性垫81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每个副弹片82的两端,弹性垫81的外侧端与导筒9的中空腔内壁挤压贴合,副弹片82为拱形状结构并分别竖向叠加,副弹片82为微小型板簧结构,其俯视截面为矩形,受力面积大,其外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弹簧钢,具有良好的支承性和形变回弹性能,保证对弹片7的回弹效率。
22.请参阅图2,弹片7上设有限位片91,弹片7上设有滑槽71,滑槽71与限位片91滑动卡接,限位片91和滑槽71的滑动接触部位的俯视截面为梯形状滑动卡接结构,限位片91可沿着滑槽71进行导向卡接滑动,避免弹片7两侧的竖向滑杆从导筒9内滑脱的情况。
2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手指按压面板层1凸起时,弹片7会被下压形变,同时,弹片7两侧的竖向杆会沿着导筒9的中空腔导向向下滑动,保证下方的上触点31与下触点51的竖向精准对齐接触,避免了弹片型薄膜开关的上触点31与下触点51对齐接触偏移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或者直接无法输出电路信息的情况。
24.当按压弹片7时,由于弹片7两侧的竖向杆向下滑动并将副弹片82按压形变并储存形变势能,当不在按压弹片7,竖向叠加式的副弹片82会向上竖向释放形变势能,带动弹片7向上回弹复位。
25.本新型避免长时间使用弹片7本身回弹性降低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进而保证弹片型薄膜开关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1)、粘接层(2)、上电路层(3)、隔膜层(4)、下电路层(5)、背胶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上设有弹片(7),所述粘接层(2)上设有第一贯通孔(21),所述第一贯通孔(21)内设有导筒(9),所述导筒(9)内设有副回弹组(8),所述弹片(7)上设有限位片(91),所述上电路层(3)上设有上触点(31),所述下电路层(5)上设有下触点(51),所述隔膜层(4)上设有第二贯通孔(41),所述副回弹组(8)由弹性垫(81)、副弹片(82)组成,所述弹片(7)上设有滑槽(71),滑槽(71)与限位片(91)滑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7)、第一贯通孔(21)、上触点(31)、第二贯通孔(41)、下触点(51)均以竖向中轴线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9)和副回弹组(8)均为两组并以弹片(7)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9)内为中空腔,上端为开口,所述副回弹组(8)为竖向排列的七个,所述弹性垫(81)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每个副弹片(82)的两端,所述弹性垫(81)的外侧端与导筒(9)的中空腔内壁挤压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弹片(82)为拱形状结构并分别竖向叠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7)的左右端为竖直杆状结构,该竖直杆状结构与导筒(9)的中空腔滑动套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91)和滑槽(71)的滑动接触部位的俯视截面为梯形状滑动卡接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片型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粘接层、上电路层、隔膜层、下电路层、背胶层,面板层上设有弹片,粘接层上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一贯通孔内设有导筒,导筒内设有副回弹组,弹片上设有限位片,上电路层上设有上触点,下电路层上设有下触点,隔膜层上设有第二贯通孔,副回弹组由弹性垫、副弹片组成,弹片上设有滑槽,滑槽与限位片滑动卡接。避免了上触点与下触点对齐接触偏移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或者直接无法输出电路信息的情况,提高了弹片的整体回弹复位强度,避免长时间使用弹片本身回弹性降低而造成输出错误的电路信息,避免弹片两侧的竖向滑杆从导筒内滑脱的情况。况。况。
技术研发人员:宋艳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华科世纪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1/12/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