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器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
背景技术:
2.仿大理石效果是以天然的矿物质为基本原料,并采用健康环保的生态原料防止voc的产生。这些材料还有助于调节湿度变化,使墙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更能有效地避免凝结。仿大理石效果墙面呈现出一种色彩渐变、质感深厚、极富美感的云层般的效果。
3.目前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应用较为广泛。
4.但是现有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还存在着无法旋转导致着色效果差,无法对器皿表面进行清理影响着色效果和不具备烘干功能的问题。
5.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新型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包括着色箱,支撑腿,注料管头,导流管,过滤箱,过滤网,机械阀门,器皿本体,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和控制面板,所述的着色箱底部四角部位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的着色箱左上侧进口处螺纹连接有注料管头;所述的导流管一端螺纹连接着色箱底部右侧出口处,另一端螺纹连接过滤箱左上侧进口处;所述的过滤箱内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箱右下侧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机械阀门;所述的器皿本体与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连接;所述的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和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均与着色箱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螺钉连接在着色箱右上侧;所述的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包括箱盖,挤压杆,翼形螺钉,挤压盘,镂空架,旋转盘和旋转电机,所述的箱盖内部中间部位开设的通孔内插接有挤压杆,并通过翼形螺钉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挤压杆下端轴承连接有挤压盘;所述的镂空架螺栓连接在旋转盘上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旋转盘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端键连接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器皿本体底部设置在镂空架上部,所述的挤压盘与器皿本体内侧底部接触设置。
9.优选的,所述的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包括清理毛辊,旋转轴,外护套,手持把柄,挠性轴,清理电机和机壳,所述的清理毛辊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旋转轴上端;所述的旋转轴纵向轴承连接在外护套的内部;所述的外护套右侧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手持把柄;所述的挠性轴一端联轴器连接清理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另一端联轴器连接旋转轴的下端;所述的清理电机和机壳内部上侧螺栓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机壳螺栓连接在着色箱的右下侧。
11.优选的,所述的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包括烘干扇,上支架,烘干丝,下支架和集杂盒,所述的烘干扇螺栓连接在上支架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螺钉连接有烘干丝;所述的下支架下部出口处螺钉连接有集杂盒。
12.优选的,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均右端螺栓连接在着色箱的左侧上下两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箱盖,挤压杆,翼形螺钉,挤压盘,镂空架,旋转盘和旋转电机的设置,有利于旋转器皿本体,便于进行着色操作。
15.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清理毛辊,旋转轴,外护套,手持把柄,挠性轴,清理电机和机壳的设置,有利于清理器皿本体表面的杂质灰尘,进而保证着色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烘干扇,上支架,烘干丝,下支架和集杂盒的设置,有利于烘干器皿本体,以保证着色稳定性。
17.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腿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支撑稳定性。
18.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引入染料,便于进行着色操作。
19.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箱和过滤网的设置,有利于过滤染料,避免污染。
2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机械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排放染料,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
26.1、着色箱;2、支撑腿;3、注料管头;4、导流管;5、过滤箱;6、过滤网;7、机械阀门;8、器皿本体;9、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91、箱盖;92、挤压杆;93、翼形螺钉;94、挤压盘;95、镂空架;96、旋转盘;97、旋转电机;10、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101、清理毛辊;102、旋转轴;103、外护套;104、手持把柄;105、挠性轴;106、清理电机;107、机壳;11、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111、烘干扇;112、上支架;113、烘干丝;114、下支架;115、集杂盒;12、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 1 和附图 2所示,一种新型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包括着色箱1,支撑腿2,注料管头3,导流管4,过滤箱5,过滤网6,机械阀门7,器皿本体8和控制面板12,所述的着色箱1底部四角部位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的着色箱1左上侧进口处螺纹连接有注料管头3;所述的导流管4一端螺纹连接着色箱1底部右侧出口处,另一端螺纹连接过滤箱5左上侧进口处;所述的过滤箱5内部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过滤网6;所述的过滤箱5右下侧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机械阀门7,可保证着色效果。
28.其中一种新型的仿大理石器皿加工用着色设备,还包括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9,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10和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11,所述的器皿本体8与挤压式旋转着
色机结构9连接;所述的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10和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11均与着色箱1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面板12螺钉连接在着色箱1右上侧,可实现旋转着色,烘干和清理功能,保证着色效率。
29.并且所述的挤压式旋转着色机结构9包括箱盖91,挤压杆92,翼形螺钉93,挤压盘94,镂空架95,旋转盘96和旋转电机97,所述的箱盖91内部中间部位开设的通孔内插接有挤压杆92,并通过翼形螺钉93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挤压杆92下端轴承连接有挤压盘94;所述的镂空架95螺栓连接在旋转盘96上部中间部位;所述的旋转盘96和旋转电机97的输出轴上端键连接设置,将箱盖91与着色箱1分离,将染料通过注料管头3注入着色箱1内部,再将器皿本体8与镂空架95接触置放,再将箱盖91与着色箱1扣好,使得挤压盘94压住器皿本体8,锁紧翼形螺钉93,即可通过旋转电机97带动旋转盘96,使得镂空架95带动器皿本体8旋转,即可进行着色操作。
30.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手持式挠性清理辊结构10包括清理毛辊101,旋转轴102,外护套103,手持把柄104,挠性轴105,清理电机106和机壳107,所述的清理毛辊101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旋转轴102上端;所述的旋转轴102纵向轴承连接在外护套103的内部;所述的外护套103右侧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手持把柄104;所述的挠性轴105一端联轴器连接清理电机106的输出轴上端,另一端联轴器连接旋转轴102的下端;所述的清理电机106和机壳107内部上侧螺栓连接设置,着色前,可对器皿本体8进行清理,通过手持手持把柄104,使得清理电机106带动挠性轴105旋转,即可使得旋转轴102带动清理毛辊101旋转,即可对器皿本体8进行清理,保证器皿本体8的干净性,进而保证着色效果。
31.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着色后烘干处理盒结构11包括烘干扇111,上支架112,烘干丝113,下支架114和集杂盒115,所述的烘干扇111螺栓连接在上支架112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的上支架112和下支架114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螺钉连接有烘干丝113;所述的下支架114下部出口处螺钉连接有集杂盒115,着色后,将器皿本体8取出,置于上支架112和下支架114之间, 通过烘干丝113进行烘干,再通过烘干扇111进行内部以及外壁二次烘干操作,通过集杂盒115收集滴液,避免环境污染。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箱盖91螺栓连接在着色箱1的上端。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电机97螺栓连接在着色箱1的底部中间部位。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电机97的输出轴贯穿着色箱1的内侧底部中间部位,并且设置有橡胶环。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器皿本体8底部设置在镂空架95上部,所述的挤压盘94与器皿本体8内侧底部接触设置。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镂空架95采用镂空橡胶圆形架。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挤压盘94采用橡胶盘。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毛辊101采用尼龙毛刷辊。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机壳107螺栓连接在着色箱1的右下侧。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上支架112和下支架114均右端螺栓连接在着色箱1的左侧上下两部。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集杂盒115采用不锈钢盒。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电机97,清理电机106,烘干扇111和烘干丝113
均与控制面板12导线连接设置。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电机97采用775型电动机。
4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电机106采用775型电动机。
4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烘干扇111采用12v小型风扇。
4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烘干丝113采用自带pt100型温度传感器的加热功率为40
‑
100w的电阻丝。
47.工作原理
48.本实用新型中,将箱盖91与着色箱1分离,将染料通过注料管头3注入着色箱1内部,再将器皿本体8与镂空架95接触置放,再将箱盖91与着色箱1扣好,使得挤压盘94压住器皿本体8,锁紧翼形螺钉93,即可通过旋转电机97带动旋转盘96,使得镂空架95带动器皿本体8旋转,即可进行着色操作,着色前,可对器皿本体8进行清理,通过手持手持把柄104,使得清理电机106带动挠性轴105旋转,即可使得旋转轴102带动清理毛辊101旋转,即可对器皿本体8进行清理,保证器皿本体8的干净性,进而保证着色效果,着色后,将器皿本体8取出,置于上支架112和下支架114之间, 通过烘干丝113进行烘干,再通过烘干扇111进行内部以及外壁二次烘干操作,通过集杂盒115收集滴液,避免环境污染。
49.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5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