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滑雪头盔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
背景技术:
2.滑雪运动因其刺激性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滑雪运动经常面临复杂的场地和寒冷的气候,因此滑雪时需要佩戴防护用具,滑雪头盔用来保护头部,因雪地反光和冷风对眼睛有刺激作用,滑雪头盔通常和护目镜搭配使用,护目镜用来保护双眼。
3.常见的滑雪头盔包括帽壳和绑带,帽壳为开口的球形壳体,帽壳下端开口,帽壳的内部沿内壁铺设有防护垫,绑带连接在帽壳的开口处,绑带可调节长短,用于将滑雪头盔固定在头上。护目镜包括镜体和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与护目镜的两端固定连接,佩戴时,镜体扣在眼部,护目镜通过弹性带勒紧在滑雪头盔的外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球形的滑雪头盔表面光滑,护目镜弹性带勒紧在滑雪头盔外壁时容易滑动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将护目镜安装在头盔上,避免护目镜弹性带在滑雪头盔外壁脱落,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用于安装护目镜,包括帽壳,帽壳为球形壳体,帽壳的底部与一侧均呈开口状,帽壳底部的开口与一侧的开口连通;护目镜包括镜框和两条弹性带,两条弹性带分别固定连接在镜框的两端,所述帽壳外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远离护目镜的一端呈开口状,固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弹性带连接,滑块与固定槽相适配,滑块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帽壳滑动连接,滑块沿固定槽的深度方向卡接在帽壳的外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头盔后,通过拉伸弹性带,将两个滑块分别从固定槽开口的一端进入固定槽,使得护目镜的两端与帽壳滑动连接,护目镜位于帽壳开口的一侧,在弹性带的拉力作用下,护目镜扣合在眼睛的部位,需要取下护目镜时,拉伸弹性带使得滑块从固定槽的开口处与帽壳分离,即可取下护目镜,实现护目镜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9.可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截面为t形,固定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固定槽槽底的宽度;滑块包括滑片和连接柱,滑片的尺寸与固定槽槽底的尺寸相适配,滑片在固定槽内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与帽壳滑动连接,连接柱呈圆柱状,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滑片靠近固定槽开口的一侧,连接柱的直径等于固定槽开口处的宽度,连接柱远离滑片的一端与连接架远离弹性带的一角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护目镜后,滑片和连接柱均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在帽壳表面滑动,滑片位于固定槽的槽底,连接柱位于固定槽的开口处,滑片被固定槽较窄开口处阻挡,使得连接块无法沿固定槽的深度方向移动脱离帽壳,实现护目镜与帽壳的安装
稳固。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槽远离护目镜的一端还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的宽度大于固定槽的宽度,引导槽开设在固定槽开口的一端,引导槽的一侧与固定槽连通,且与固定槽垂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护目镜时,先将滑块放入引导槽内,再沿着引导槽靠近固定槽的一侧移动滑块,移动至引导槽与固定槽的连通处,将滑块移动至固定槽内,易于护目镜的安装。
13.可选的,还包括保护垫,保护垫铺设在帽壳内部的表面上,且与帽壳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滑雪头盔时,头部与保护垫接触,保护垫与头部贴合,增强了滑雪头盔的保护作用。
15.可选的,所述帽壳还包括限位块和帽檐,帽檐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帽壳侧面开口的顶部边缘,限位块固定连接在帽壳顶部靠近帽檐的位置,限位块和帽檐之间的距离大于护目镜的宽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放置护目镜时,拉动弹性带使护目镜与眼部分离,使护目镜越过帽檐,并处于限位块与帽檐之间,松开护目镜,护目镜在弹力带的作用下与帽壳贴合,帽檐与限位块约束护目镜的位置,使得护目镜不易从帽壳滑落。
17.可选的,所述弹性带还包括两个连接架,弹性带和连接柱通过连接架连接,连接架呈三角形,连接架的一条边与弹性带固定连接,连接架远离弹性带的一角与连接柱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带的宽度方向均与连接架固定,避免弹性带打皱,拉动护目镜时,弹性带受到的拉力沿自身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使得弹性带不易断裂。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架远离弹性带的一角与连接柱远离滑片的一端转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护目镜能够以连接柱为轴转动,使得护目镜在帽壳上调节位置时,弹性带始终保持平整,防止弹性带打皱。
21.可选的,所述护目镜还包括镜片,镜片与镜框相适配,镜框套设在镜片的外部,镜片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护目镜后走到室外,护目镜内部空气因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后,外部气体通过通风孔进入,平衡护目镜内部与外界的气压,防止护目镜吸附在眼部。
23.可选的,所述镜框靠近帽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沿镜框的轮廓设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护目镜时,眼部与缓冲垫接触,减轻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对眼部的压迫,增强护目镜的安全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护目镜通过滑块与帽壳上开设的固定槽连接,且固定槽的一端开口,通过固定槽的开口处可将护目镜从帽壳上取下,实现了护目镜在滑雪头盔上的安装和拆卸;
27.2.帽壳上开设的引导槽,在佩戴护目镜眼睛看不到帽壳上固定槽的位置时,先将滑块放入宽度大于固定槽,且易于安装的引导槽内,再通过引导槽将滑块移动至固定槽,使得护目镜的安装更为方便;
28.3.连接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佩戴护目镜时,通过转动护目镜调节护目镜在帽壳上的位置,方便不同的人使用。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旨在显示保护垫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帽壳;11、固定槽;12、引导槽;13、限位块;14、帽檐;2、保护垫;3、护目镜;31、镜框;32、镜片;321、通风孔;33、弹性带;331、连接架;332、滑块;3321、滑片;3322、连接柱;3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参照图1,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包括帽壳1和保护垫2,帽壳1为底部与侧面均开口的球形壳体,帽壳1底部与侧面的开口连通,保护垫2铺设在帽壳1的内壁,护目镜3安装在帽壳1侧面的开口处。
35.参照图2和图3,护目镜3包括镜框31、镜片32、缓冲垫34和两个弹性带33,两个弹性带33对称分布在镜框31的两端,弹性带33为矩形带状,弹性带33的一端与镜框31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帽壳1上;镜片32的尺寸和镜框31相适配,镜片32卡接在镜框31的内部,镜片32的中部开设有通风孔321,使得护目镜3与眼部之间的空间和外界连通,平衡气压;缓冲垫34沿镜框31的轮廓铺设在镜框31靠近眼部的一侧,佩戴护目镜3时,缓冲垫34与眼部接触,增强舒适性。
36.参照图2和图3,帽壳1外部靠近开口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固定槽11,固定槽11水平设置,且对称分布在帽壳1开口处的两侧,固定槽11的截面为t形,固定槽11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固定槽11槽底的宽度,固定槽11远离帽壳1开口处的一端开设有引导槽12,引导槽12垂直于固定槽11,引导槽12的宽度大于固定槽11槽底的宽度。
37.参照图3,弹性带33远离镜框3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架331和滑块332,连接架331呈等边三角形,连接架331的一条边与弹性带33远离镜框31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架331远离弹性带33的一角与滑块332连接;滑块332包括滑片3321和连接柱3322,滑片3321的尺寸与固定槽11槽底的尺寸相适配,滑片3321在固定槽11内沿固定槽11长度方向与帽壳1滑动连接,连接柱3322呈圆柱状,连接柱3322固定设置在滑片3321靠近固定槽11开口的一侧,连接柱3322的直径等于固定槽11开口处的宽度,连接柱3322远离滑片3321的一端与连接架331远离弹性带33的一角转动连接。
38.使用时,将护目镜3拿到帽壳1开口的一侧,将一端的滑块332移动至对应一侧的引导槽12内,然后沿着引导槽12靠近固定槽11的一侧移动滑块332,将滑块332移动至固定槽11内,滑片3321位于固定槽11较宽的一侧,滑片3321被固定槽11较窄的一侧限制,不能沿着固定槽11的深度方向移动,拉动弹性带33,将另一端的滑块332用同样的方法移动至固定槽11内,此时,松开弹性带33,护目镜3安装完毕。
39.参照图1,帽壳1上设置有帽檐14和限位块13,帽檐14为板状,帽檐14水平设置在帽壳1侧面开口处的顶部,且与帽壳1固定连接,限位块13固定连接在帽壳1外侧的顶部靠近帽檐14的位置,限位块13与帽檐14间的距离与护目镜3的宽度相适配。护目镜3安装在帽壳1上时,拉动弹性带33,使得护目镜3离开眼部,然后以连接柱3322为轴向靠近限位块13的方向
转动护目镜3,当护目镜3的底部越过帽檐14时松开弹性带33,使护目镜3位于限位块13与帽檐14之间,并与帽壳1外部贴合,此时护目镜3在帽壳1上不易掉落。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方便安装护目镜的滑雪头盔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护目镜3放置在帽壳1开口的侧面,移动护目镜3一端的滑块332,将滑块332通过帽壳1上的引导槽12引入与引导槽12连通的固定槽11,拉动弹力带,将护目镜3另一端的滑块33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至另一个固定槽11,实现护目镜3的安装。取下护目镜3时将两个滑块332向着远离护目镜3的方向移动至固定槽11的开口处,即可完成护目镜3的拆卸。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