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拦污栅。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一些较窄的河道或者沟渠中,通常会使用拦污栅对垃圾进行拦截,减少进入下游的水流垃圾,且垃圾可以堆积在拦污栅前端,方便定期进行打捞清理。
3.参照图5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拦污栅,包括横跨沟渠8或者河道两侧的拦污栅本体1,拦污栅本体1部分位于水位之下且部分位于水面之上,拦污栅本体1包括等间隔设置的竖直的拦截条11。
4.对于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的缺陷:由于拦污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拦污栅底部的拦截条11的间隔之间填充一些垃圾,使得出水的水量变少,在清理时需要将整个拦污栅取下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不能继续对水流中的垃圾进行拦截。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在清理被堵塞的拦污栅时,仍可以继续对沟渠和河道进行拦截,本技术提供一种拦污栅。
6.本技术提供一种拦污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拦污栅,包括拦污栅本体,所述拦污栅本体包括两侧用于和沟渠侧壁相连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拦污栅本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所述第一拦截段和所述第二拦截段均包括等间隔排列的若干条拦截条,所述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沿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竖直滑动,且所述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且所述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依靠重力滑动至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底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时,可以滑动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并将第一拦截段通过重力滑动至拦污栅本体的下端,将第二拦截段固定在拦污栅本体的上端,水流可以通过第一拦截段进行过滤,当第一拦截段的连接条被堵塞之后,可以滑动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通过第二拦截段进行过滤;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拆卸连接在拦污栅本体使得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在清理第一拦截段时第二拦截段可以继续对水流进行过滤,不易影响拦污栅本体的正常使用。
9.可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相向的表面上开设有竖直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中部竖直的截断板,所述滑道包括位于所述截断板两侧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拦截段可滑动在所述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二拦截段可滑动在所述第二滑道内,所述滑道贯穿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端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拦截段可滑动在第一滑道内,第二拦截段可滑动在第二滑道内,相互滑动不干涉,滑道贯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表面,使得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以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端滑出进行清理。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端面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所述滑道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拦截段和所述第二拦截段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连接后可以覆盖滑道,使得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不易脱离拦污栅本体,且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板上,从而使得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可以固定在拦污栅本体较高位置作为备用。
13.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相平行的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所述第一挡沿和所述第二挡沿上开设有同轴的第三通孔,同轴的所述第三通孔内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所述第一挡沿和第二挡沿的螺母,所述第一拦截段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拦截段上开设有可供所述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穿过第三通孔的同时穿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从而固定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的位置,通过螺杆两端螺纹连接螺母可以固定螺杆的位置,且可以根据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的位置旋开相应的螺母进行操作,操作过程方便。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拦截段可绕所述第一滑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拦截段可绕所述第二滑道进行转动;所述第一拦截段和所述第二拦截段转动轴线竖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可以进行转动,翻转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至拦污栅本体及沟渠的一侧可以直接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可以转回继续使用。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立柱两侧壁和第二立柱两侧壁开设有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位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所述第一拦截段底部旋转连接有滑动在所述第一滑道内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拦截段底部旋转连接有滑动在所述第二滑道内的第二安装座,当所述第一拦截段沿让位缺口翻转时,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当所述第二拦截段沿让位缺口翻转时,所述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滑道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拦截段主体滑出第一滑道且第一安装座仍位于第一滑道内时,可以将第一拦截段朝让位缺口方向转出;同样当第二拦截段主体滑出第二滑道且第二安装座仍位于第二滑道内时,可以将第二拦截段朝让位缺口方向转出。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拦截段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内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拦截段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内的第二凸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固定在第一轴承内圈使得第一拦截段可以相对第一安装座进行转动,且第一安装座可以为第一拦截段提供支撑;第二凸块固定在第二轴承内圈使得第二拦截段可以相对第二安装座进行转动,且第二安装座可以为第二拦截段提供支撑。
21.可选的,所述滑道两侧壁及截断板靠近所述让位缺口的位置上贯穿开设有同轴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滑动插接有插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接杆穿过的插接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第一安装座或第二安装座之后,使得第一拦截段或者第二拦截段可以进行转动时,可以通过将插接杆穿过穿孔的同时插接穿过插接孔,固定第一安装座或第二安装座的位置,使得插接杆可以对第一安装座或第二安装座进行支撑,从而转动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
23.可选的,所述插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拦污栅本体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连接插接杆和拦污栅本体,使得插接杆在未使用时不易丢失,且通过连接绳方便将插接杆拔出穿孔。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6.1.在正常使用时,可以滑动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并将第一拦截段通过重力滑动至拦污栅本体的下端,将第二拦截段固定在拦污栅本体的上端,水流可以通过第一拦截段进行过滤,当第一拦截段的连接条被堵塞之后,可以滑动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通过第二拦截段进行过滤;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拆卸连接在拦污栅本体使得第一拦截段和第二拦截段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在清理第一拦截段时第二拦截段可以继续对水流进行过滤,不易影响拦污栅本体的正常使用;
27.2.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可以进行转动,翻转第一拦截段或第二拦截段至拦污栅本体及沟槽河道的一侧可以直接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可以转回继续使用;
28.3.通过连接绳连接插接杆和拦污栅本体,使得插接杆在未使用时不易丢失,且通过连接绳方便将插接杆拔出穿孔。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显示第一拦截段转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3.图5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拦污栅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拦污栅本体;11、拦截条;12、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14、滑道;141、第一滑道;142、第二滑道;143、截断板;144、让位缺口;146、穿孔;15、抵接沿;16、支撑杆;2、第一拦截段;21、第一凸块;22、第一安装座;221、第一轴承;222、插接孔;23、第一通孔;3、第二拦截段;31、第二凸块;32、第二安装座;321、第二轴承;33、第二通孔;5、连接板;51、第一挡沿;52、第二挡沿;53、第三通孔;6、插接杆;61、连接绳;7、螺杆;71、螺母;8、沟渠。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拦污栅。参照图1和图2,一种拦污栅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沟渠8侧壁上的拦污栅本体1,拦污栅本体1包括高度一致的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可以同时设置在拦污栅本体1不同高度上,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均包括等间隔设置的多条拦截条11。沟渠8通常水位不高,可以通过位置较低的第一拦截段2或者第二拦截段3进行过滤拦截,水位高时可以同时使用两者。
37.参照图1和图2,拦污栅本体1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沟渠8侧壁且相平行的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相向表面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6,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相向的表面上均开设有竖直的滑道14,滑道14贯穿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顶面和底面。滑道14包括中部和滑道14侧壁平行的截断板143,通过截断板143将滑道
14分为供第一拦截段2滑动的第一滑道141、供第二拦截段3滑动的第二滑道142。且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可从从滑道14上滑出进行清理。拦污栅本体1包括用于覆盖封闭滑道14开口的连接板5,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可以固定在连接板5上,使得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可以位于拦污栅本体1的不同高度上或者依靠重力滑动至拦污栅本体1底部。
38.参照图1和图2,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顶部相背离的方向固定连接有用于和沟渠8相连的抵接沿15,连接板5为长条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抵接沿15上。抵接沿15包括平行于连接板5长度方向的第一抵接沿15和第二抵接沿15,第一拦截段2和第二拦截段3可以滑动至第一抵接沿15和第二抵接沿15之间。
39.第一抵接沿15和第二抵接沿15的两端各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53,第一抵接沿15和第二抵接沿15同轴的第三通孔53内插接有螺杆7,螺杆7两端位于第一抵接沿15和第二抵接沿15相背离的一侧且螺纹连接有螺母71,第一拦截段2上开设有两个供不同螺杆7穿过的第一通孔23,第二拦截段3上开设有两个供不同的螺杆7穿过的第二通孔33,当第一拦截段2或第二拦截段3作为备用时可以通过螺杆7进行固定。
40.参照图2和图3,第一拦截段2位于第一立柱12内的底部上旋转连接有第一安装座22,第二拦截段3位于第二立柱13内的的底部旋转连接有第二安装座32。第一安装座22可以适配滑动在第一滑道141内,第二安装座32可以适配滑道14在第二滑道142内。第一安装座2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21,第一拦截段2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221内圈的第一凸块21;第二安装座3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21,第二拦截段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321内圈的第二凸块31,使得第一拦截段2可以相对第一安装座22进行转动、第二拦截段3可以相对第二安装座32进行转动。
41.参照图2和图4,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两侧壁上开设有让位缺口144,让位缺口144位于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顶部,当滑动第一拦截段2,且第一拦截段2位于让位缺口144底部上方时,将第一安装座22固定在第一滑道141内时,第一拦截段2可以转动至沟渠8侧壁上,可以在不拆卸下第一拦截段2的情况下方便进行清理。同理也可以滑出第二拦截段3,并固定第二安装座32在第二滑道142内的位置,从而可以翻转第二拦截段3进行清理。
42.参照图2和图4,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61,连接绳61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杆6,两条插接杆6通过连接绳61分别连接在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上使得插接杆6不易丢失。第一安装座22和第二安装座32上贯穿开设有供插接杆6适配插接的插接孔222,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两侧壁及截断板143上开设有供插接杆6穿过的穿孔146,插接杆6的长度大于滑道14的宽度,使得插接杆6穿过穿孔146和插接孔222后,两端可以通过穿孔146提供支撑,从而固定第一安装座22和第二安装座32滑动后的位置。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拦污栅的实施原理为:当第一拦截段2通过重力滑动至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底部,第二拦截段3固定在连接板5上时,可以通过第一拦截段2对水流进行拦截和过滤,当第一拦截段2进行堵塞后,打开旋开螺母71并拉动螺杆7脱离第二通孔33后,可以向下滑动第二拦截段3用于拦截和过滤,将第一拦截段2向上滑动后,通过螺杆7穿过第一通孔23并旋紧螺母71进行固定;也可以将连接板5拆卸下来将第一拦截段2从滑道14顶部滑出进行清理;
44.再或者,可以在连接板5拆卸下来后,将第一拦截段2提升沿着第一滑道141进行滑动,使得可以使用插接杆6穿过穿孔146和插接孔222来固定第一安装座22的位置,此时第一
拦截段2可以转动至沟渠8一侧直接进行清理。同理也可以对第二拦截段3进行上述的操作。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