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7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


背景技术:

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3.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砼的收缩变形以及砼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
4.但是,常规外墙后浇带做法,需要待其它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少45天后用比原设计高一级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等待封闭时间过长,导致外墙防水及基坑回填均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以解决常规外墙后浇带做法,需要待其它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少45天后用比原设计高一级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等待封闭时间过长,导致外墙防水及基坑回填均会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其包括外墙后浇带和预制封堵板,所述预制封堵板位于外墙后浇带外侧面,且预制封堵板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外墙后浇带两侧外墙的外侧面,所述预制封堵板包括矩形混凝土板,所述矩形混凝土板左右两侧上端对称预埋有吊环,所述矩形混凝土板板面上预埋有两列预埋限位套,且两列预埋限位套的间距小于外墙后浇带的宽度,所述矩形混凝土板上端设置有连接凹槽,矩形混凝土板下端设置由于连接凸块,且连接凹槽内侧尺寸与连接凸块外表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墙后浇带内侧面设置有双钢管背楞,且双钢管背楞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外墙后浇带两侧外墙的内侧面,所述双钢管背楞与预制封堵板之间在外墙后浇带缝隙内连接有对拉螺杆组件,所述外墙后浇带两侧外墙的外侧面与预制封堵板的外侧面均涂设有防水砂浆,且防水砂浆外侧面铺设有防水卷材。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矩形混凝土板内设置有双层双向钢件笼,且吊环通过扎丝与矩形混凝土板内的双层双向钢件笼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预埋限位套包括套管和螺母套,所述套管一端与螺母套一端连通,且套管和螺母套之间设
置有加强助。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套管远离螺母套的一端与矩形混凝土板内侧面齐平,且螺母套远离套管的一端与矩形混凝土板外侧面齐平。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对拉螺杆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一端套设有第一螺母,所述螺杆外表面另一端套设有第二螺母,且螺杆外表面在第二螺母靠近第一螺母的一端套设有蝴蝶卡,所述螺杆靠近第二螺母的一端头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耳板,且耳板远离u型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助转柱。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母外表面尺寸与螺母套内侧尺寸相匹配,且螺杆最大直径小于套管内侧直径。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螺杆一端通过第一螺母与预制封堵板上的预埋限位套固定连接,且螺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母和蝴蝶卡与双钢管背楞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进一步:所述助转柱的直径小于螺杆的最小直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预制封堵板、双钢管背楞和对拉螺杆组件的配合来将外墙后浇带外侧面的缝隙封堵住,从而方便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及后续基坑回填施工的进行,极大程度缩短了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闭的等待时间,能保证地下室结构外墙在具备防水施工条件后第一时间完成封闭,减少了等待后浇带封闭期间材料租赁费用、加快了地下室封闭时间,加快了基坑回填的进度。
16.2、本实用新型中预制封堵板的工业化程度高,可提前加工制作节约了工期,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且用料及配筋均为现场废料,更大程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在提高质量控制和现场废料二次利用方面贡献巨大,响应国家提倡的装配式、绿色施工的要求,且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双钢管背楞和对拉螺杆组件后期可拆除,能够进而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8.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制封堵板前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制封堵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埋限位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对拉螺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外墙后浇带;2、预制封堵板;21、矩形混凝土板;22、双层双向钢件笼;23、吊环;
24、预埋限位套;241、套管;242、螺母套;243、加强助;25、连接凹槽;26、连接凸块;3、双钢管背楞;4、对拉螺杆组件;41、螺杆;42、第一螺母;43、第二螺母;44、蝴蝶卡;45、u型凹槽;46、转轴;47、耳板;48、助转柱;5、防水砂浆;6、防水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的实施例。
27.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8.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9.图1

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墙后浇带预制板提前封闭结构,其包括:外墙后浇带1和预制封堵板2,所述预制封堵板2位于外墙后浇带1外侧面,且预制封堵板2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外墙后浇带1两侧外墙的外侧面,所述预制封堵板2包括矩形混凝土板21,所述矩形混凝土板21左右两侧上端对称预埋有吊环23,所述矩形混凝土板21内设置有双层双向钢件笼22,且吊环23通过扎丝与矩形混凝土板21内的双层双向钢件笼22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混凝土板21板面上预埋有两列预埋限位套24,且两列预埋限位套24的间距小于外墙后浇带1的宽度,所述预埋限位套24包括套管241和螺母套242,所述套管241一端与螺母套242一端连通,且套管241和螺母套242之间设置有加强助243,进一步的,所述套管241远离螺母套242的一端与矩形混凝土板21内侧面齐平,且螺母套242远离套管241的一端与矩形混凝土板21外侧面齐平,所述矩形混凝土板21上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5,矩形混凝土板21下端设置由于连接凸块26,且连接凹槽25内侧尺寸与连接凸块26外表面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墙后浇带1内侧面设置有双钢管背楞3,且双钢管背楞3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外墙后浇带1两侧外墙的内侧面,所述双钢管背楞3与预制封堵板2之间在外墙后浇带1缝隙内连接有对拉螺杆组件4,所述对拉螺杆组件4包括螺杆41,所述螺杆41外表面一端套设有第一螺母42,具体的,所述第一螺母42外表面尺寸与螺母套242内侧尺寸相匹配,且螺杆41最大直径小于套管241内侧直径,所述螺杆41外表面另一端套设有第二螺母43,且螺杆41外表面在第二螺母43靠近第一螺母42的一端套设有蝴蝶卡44,所述螺杆41靠近第二螺母43的一端头开设有u型凹槽45,u型凹槽45内侧通过转轴46转动连接有耳板47,且耳板47远离u型凹槽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助转柱48,所述助转柱48的直径小于螺杆41的最小直径,通过助转柱48的设置,能够在助转柱48与螺杆41呈90
°
弯折时,便于转动螺杆41,能够在助转柱48与螺杆41同向时,便于螺杆41套上第二螺母43和蝴蝶卡44,进一步的,所述螺杆41一端通过第一螺母42与预制封堵板2上的预埋限位套24固定连接,且螺杆41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母43和蝴蝶卡44与双钢管背楞3固定连接,所述外墙后浇带1两侧外墙的外侧面与预制封堵板2的外侧面均涂设有防水砂浆5,且防水砂浆5外侧面铺设有防水卷材6。
30.工作原理:
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根据外墙后浇带1高度吊运相应数量的预制封堵板2吊运至外墙后浇带1的外侧面缝隙处,并通过连接凹槽25和连接凸块26将上下两相邻的预制封堵板2连接,然后通过对拉螺杆组件4和双钢管背楞3的配合将预制封堵板2与外墙后浇带1两侧的外墙固定住(具体过程为:将对拉螺杆组件4中的第一螺母42嵌入预制封堵板2上的螺母套242内,将螺杆41远离助转柱48的一端穿过套管241,并旋入第一螺母42孔内,然后拧紧第二螺母43使双钢管背楞3紧紧卡住外墙后浇带1两侧外墙的内侧面,从而实现将预制封堵板2与外墙后浇带1两侧的外墙固定住),这样就可实现封堵住外墙后浇带1的外侧面缝隙,随后在预制封堵板2与外墙的外侧面涂抹一侧防水砂浆5,接下来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及后续基坑回填施工,最后可将双钢管背楞3和对拉螺杆组件4拆下(具体过程为,将助转柱48转至与螺杆41呈90
°
夹角,再通过助转柱48旋转螺杆41,使螺杆41旋处第一螺母42,从而实现双钢管背楞3和对拉螺杆组件4的拆除),以便下次周转使用。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预制封堵板2、双钢管背楞3和对拉螺杆组件4的配合来将外墙后浇带1外侧面的缝隙封堵住,从而方便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及后续基坑回填施工的进行,极大程度缩短了地下室外墙后浇带1封闭的等待时间,能保证地下室结构外墙在具备防水施工条件后第一时间完成封闭,减少了等待后浇带封闭期间材料租赁费用、加快了地下室封闭时间,加快了基坑回填的进度;本实用新型中预制封堵板2的工业化程度高,可提前加工制作节约了工期,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且用料及配筋均为现场废料,更大程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在提高质量控制和现场废料二次利用方面贡献巨大,响应国家提倡的装配式、绿色施工的要求,且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双钢管背楞3和对拉螺杆组件4后期可拆除,能够进而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33.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4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