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位移测量报警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避免基坑坍塌给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危险。
3.传统基坑支护结构不具备位移测量报警功能,在对基坑进行支护的过程,无法及时对基坑内部的位移情况进行及时警示和测量出移动距离数据,施工人员无法及时知晓基坑内位移情况,会给施工人员带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人员不得不利用器械对位移情况进行测量,极大的延长了作出解决方案的时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位移测量报警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位移测量报警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可及时对基坑内部的位移距离进行测量和对位移情况进行报警,使施工人员可快速得到位移数据,及时做出应对方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位移测量报警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外侧栓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栓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底板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防护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位移测量机构,所述防护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腔卡接有方形柱,所述方形柱的顶部栓接有警报器;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板的位移带动推动柱进行移动,从而对移动座进行推动,进而推动标记杆在刻度线的表面进行移动,从而对位移的距离进行标记,同时警报器可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以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8.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测量机构包括摆动架、推动柱、移动座、标记杆和刻度线,所述防护板相向一侧的顶部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柱,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外侧通过活动座与推动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正面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移动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刻度线使用的标记杆;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在发生位移时,会利用摆动架通过推动柱带动移动座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标记杆在刻度线的表面向内侧移动,在移动座移动的同时移动传感器会感应到移动信号,从而使警报器发出警报,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
10.进一步地,所述卡座的内侧插接有l型卡杆,所述l型卡杆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所述方形柱的内侧设有配合三角卡块使用的卡槽,所述卡座的内侧沿上下方向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卡杆上,所述l型卡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提拉杆;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回弹,使l型卡杆带动三角卡块与卡槽卡接,从而可对方形柱进行限位,进而对警报器进行快速安装限位。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横向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与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移动座进行滑动限位,防止移动座在移动时脱离固定架的顶部,同时使其平稳移动。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与底板相向的一侧栓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可对固定架进行定位,防止固定架在工作时因为外力而晃动,影响标记杆的标记精准度。
16.进一步地,所述滑座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滑道的内腔,所述滑座为t型结构;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可有效避免两组移动座因为过快移动而撞击,造成移动座损坏。
1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传感器,所述摆动架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传感器可对移动座的移动情况进行感应,以便警报器可以及时工作,同时连接板提高了摆动架的稳定性。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设置位移测量机构,基坑在发生位移时,会对摆动架向内侧挤压,从而通过推动柱带动移动座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标记杆在刻度线的表面向内侧移动,在移动座移动的同时移动传感器会感应到移动信号,从而使警报器发出警报,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此时基坑有异常情况发生,施工人员仅需将刻度线此时的位置与最初位置相比,即可快速得出基坑两侧的位移情况,进而可快速做出应对方案,极大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22.2、通过设置l型卡杆、三角卡块和复位弹簧,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回弹,使l型卡杆带动三角卡块与卡槽卡接,从而可对方形柱进行限位,同时可方便施工人员对方形柱和警报器快速拆卸更换,通过滑道和滑座,便于对移动座进行滑动限位,防止移动座在移动时脱离固定架的顶部,同时使其平稳移动,避免影响标记杆的标记精准度,通过设置限位板,可对固定架进行定位,提高了固定架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设置缓冲弹簧,可有效避免两组移动座因为过快移动而撞击,造成移动座损坏,同时可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回弹,对防护板进行进一步支撑,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移动传感器,可对移动座的移动情况进行感应,以便警报器可以及时工作,通过设置连接板,提高了摆动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3是本实施例固定架、滑道和刻度线的结构立体图;
26.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5是本实施例卡座、方形柱和l型卡杆的结构爆炸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防护板;3、支撑架;4、固定架;5、位移测量机构;501、摆动架;502、推动柱;503、移动座;504、标记杆;505、刻度线;6、滑道;7、滑座;8、缓冲弹簧;9、移动传感器;10、限位板;11、卡座;12、方形柱;13、警报器;14、l型卡杆;15、复位弹簧;16、三角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
30.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一种带位移测量报警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外侧栓接有防护板2,所述防护板2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支撑架3且支撑架3的一侧栓接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远离固定架4的一侧与底板1相向的一侧栓接,限位板10可对固定架4进行定位,提高了固定架4的整体稳定性,所述防护板2相向的一侧设置有位移测量机构5,位移测量机构5可利用防护板2的位移带动推动柱502进行移动,从而对移动座503进行推动,进而利用标记杆504和刻度线505对位移的距离进行标记,所述防护板2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座11,所述卡座11的内腔卡接有方形柱12,所述方形柱12的顶部栓接有警报器13,警报器13可快速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此时有异常发生。
32.所述位移测量机构5包括摆动架501、推动柱502、移动座503、标记杆504和刻度线505,所述防护板2相向一侧的顶部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摆动架501,所述摆动架501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提高了摆动架501的稳定性,所述摆动架501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柱502,所述固定架4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座503,所述固定架4的顶部横向开设有滑道6,所述滑道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座7,所述移动座503的底部与滑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滑道6和滑座7便于对移动座503进行滑动限位,防止移动座503在移动时脱离固定架4的顶部,同时使其平稳移动,避免影响标记杆504的标记精准度,所述滑座7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弹簧8位于滑道6的内腔,所述滑座7为t型结构,缓冲弹簧8可有效避免两组移动座503因为过快移动而撞击,造成移动座503损坏,同时可通过缓冲弹簧8的弹性回弹,对防护板2进行进一步支撑,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移动座5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传感器9,移动传感器9可对移动座503的移动情况进行感应,以便警报器13可以及时工作,所述移动座503的外侧通过活动座与推动柱5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4正面的顶部设置有刻度线505,所述移动座50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配合刻度线505使用的标记杆504,基坑在发生位移时,会对摆动架501向内侧挤压,从而通过推动柱502带动移动座503同时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标记杆504在刻度线505的表面向内侧移动,在移动座503移动的同时移动传感器9会感应到移动信号,从而使警报器13发出警报,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此时基坑有异常情况发生,施工人员仅需将刻度线505此时的位置与最初位置相比,即可快速得出基坑两侧的位移情况。
33.所述卡座11的内侧插接有l型卡杆14,所述l型卡杆14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固定连接有三角卡块16,所述方形柱12的内侧设有配合三角卡块16使用的卡槽,所述卡座11的内侧沿上下方向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型卡杆14上,所述l型卡杆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提拉杆,利用复位弹簧15的弹性回弹,使l型卡杆14带动三角卡块16与卡槽卡接,从而可对方形柱12进行限位,同时可方便施工人员对方形柱12和警报器13快速拆卸更换。
34.工作原理:基坑在发生位移时会对摆动架501向内侧挤压,此时摆动架501推动推动柱502向内侧移动并利用活动座对移动座503进行挤压,此时移动座503受力同时向内侧移动,并通过其底部的滑座7对缓冲弹簧8进行挤压,通过缓冲弹簧8的弹性回弹,从而可对移动座503的冲击力进行及时缓冲降速,在移动座503移动的同时会带动标记杆504在刻度线505的表面向内侧移动,同时移动传感器9会感应到移动信号,从而使警报器13发出警报,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此时基坑有异常情况发生,施工人员仅需将刻度线505此时的位置与最初位置相比,即可快速得出基坑两侧的位移情况,进而可快速做出应对方案,使用者若是需要对警报器13进行拆卸检修时,此时使用者向内侧移动提拉杆,从而带动l型卡杆14向内侧移动并对复位弹簧15进行拉伸,此时l型卡杆14带动三角卡块16脱离卡槽的内腔,随后使用者向上提拉方形柱12,即可将警报器13快速拆卸,检修完毕,安装同理,使用者只需松开提拉杆,利用复位弹簧15的弹性回弹,可带动三角卡块16快速复位并与卡槽卡接,从而对方形柱12和警报器13快速限位。
3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