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
背景技术:
2.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一种机器设备,俗称“磕头机”。抽油机是有杆抽油系统中最主要的举升设备,根据是否有游梁可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特别是它可以在油田全天候运转,使用可靠。因此其应用较为广泛。
3.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在使用过程当中能耗较高,为给抽油机供电,需要修路,需要铺设高压线路,需要建变压器站进行电力增容,这样的配套耗资巨大。主要原因是抽油机的电机功率很大,目前一般的抽油机电机平均功率在27~45kw。根据实践,这样的抽油机运行过程中耗资一般是该油井所抽原油成本的20%。全国抽油机井约30万口,吨液耗电量9.46kw/h,电耗占抽油成本约5%。长期以来,设计人员研制了大量的新型抽油机,大多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理,没有本质上的突破,能耗依然很高。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游梁式抽油机功率过大、能耗过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包括机座,基于机座设置有机架、液压驱动器、蓄能器、液压站以及电气控制箱,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游梁,所述机架与游梁之间设置有回转总成,所述游梁的尾部设置有配重拉杆,所述配重拉杆的下端设置有配重,所述配重处于蓄能器的正上方,所述液压驱动器的顶部设置于游梁底部,所述游梁的头部设置有驴头,所述驴头外侧向下设置有悬绳器,所述液压站与液压驱动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箱控制液压站的运行。
6.优选的,所述液压站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功率为4千瓦。
7.优选的,所述液压驱动器在机座顶部处于机架与配重之间。
8.优选的,所述回转总成包括上轴座、下轴座、中间轴、轴承,所述上轴座与游梁相连接,所述下轴座与机架相连接,所述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设置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中间轴外围。
9.优选的,所述液压驱动器包括活塞式油缸,所述活塞式油缸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活塞式油缸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连接于机座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连接于游梁底部,所述活塞式油缸与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均铰接。
10.优选的,所述配重拉杆包括配重轴承座、配重轴、配重轴承、拉杆,所述配重轴承座固定连接于游梁底部,所述配重轴承座内设置配重轴,所述配重轴承安装于配重轴外围,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于配重轴承座的底部,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配重顶部。
11.优选的,所述蓄能器为一个独立阻尼部件,所述蓄能器固定在机座上,蓄能器能够在配重下落时起缓冲作用,蓄能器能够在配重上升时起推动作用。
12.优选的,所述机架与机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3.优选的,所述悬绳器顶部用钢丝绳与驴头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利用配重和调整配重差使输入功率最小,采用液压驱动用最小的电机功率完成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的抽油机功能;由于配重与抽油杆系的重力差是人为设置的,所以液压驱动器的拉力是个定值,且较小,故省力,故电机功率只需要选很小,从而实现节能;
16.2.因蓄能器的反向推力的助力作用,使电机反向时瞬间的电流减小,也实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01、机座;02、机架;03、液压驱动器;031、活塞式油缸;032、第一铰接座;033、第二铰接座;04、游梁;05、驴头;06、回转总成;061、上轴座;062、下轴座;063、中间轴;07、配重拉杆;071、配重轴承座;072、配重轴;073、拉杆;08、配重;09、液压站;10、电气控制箱;11、悬绳器;12、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包括机座01,所述机座01顶部设置有机架02、液压驱动器03、蓄能器12、液压站09以及电气控制箱10,所述机架02的上方设置有游梁04,所述机架02与游梁04之间设置有回转总成06,所述游梁04的尾部设置有配重拉杆07,所述配重拉杆07的下端设置有配重08,所述配重08处于蓄能器12的正上方,所述液压驱动器03的顶部设置于游梁04底部,所述游梁04的头部设置有驴头05,所述驴头05外侧向下设置有悬绳器11,所述液压站09与液压驱动器03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箱10控制液压站09的运行;
22.所述液压站09是本机动力输出设备,所述液压站09具有电机、油泵、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控制功能及油箱、油冷却系统等保障装置,所述电机的功率为4千瓦;
23.所述液压驱动器03在机座01顶部处于机架02与配重08之间,由于配重08与抽油杆系的重力差是人为设置的,所以所述液压驱动器03的拉力是个定值,且较小。故省力,故电机功率较小,从而实现节能;
24.所述回转总成06为支撑部件也是转动部件,所述回转总成06包括上轴座061、下轴座062、中间轴063、轴承,所述上轴座061与游梁04相连接,所述下轴座062与机架02相连接,所述上轴座061与下轴座062之间设置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中间轴063外围;
25.液压驱动自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的机械结构是利用驴头的特殊形状,保证传动钢丝绳的弯曲率半径趋于直线,确保钢丝绳的寿命足够长和安全;
26.所述机座01为基础部件,机座01采用型钢焊接,具有较强的刚性;
27.所述机架02为支撑部件,机架02采用型钢焊接,具有较强的刚性;
28.所述液压驱动器03为动力输出部件,所述液压驱动器03包括活塞式油缸031,所述活塞式油缸03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接座032,所述活塞式油缸0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033,所述第一铰接座032固定连接于机座01顶部,所述第二铰接座033固定连接于游梁04底部,所述活塞式油缸031与第一铰接座032、第二铰接座033均铰接;
29.所述游梁04为支撑部件,游梁04采用型钢焊接,具有较强的刚性;
30.所述驴头05为支撑部件也是传动件,驴头05呈圆形,其直径大小与冲程有关,驴头采用型钢焊接,具有较强的刚性;
31.所述配重拉杆07为连接部件,所述配重拉杆07包括配重轴承座071、配重轴072、配重轴承、拉杆073,所述配重轴承座071固定连接于游梁04底部,所述配重轴承座071内设置配重轴072,所述配重轴承安装于配重轴072外围,所述拉杆073的一端连接于配重轴承座071的底部,拉杆073的另一端连接在配重08顶部;
32.所述电气控制箱10具备本机控制要求的所有执行功能;
33.所述悬绳器11为承接件,悬绳器11顶部用钢丝绳与驴头05连接,悬绳器11底部与抽油杆系连接;
34.所述蓄能器12为一个独立阻尼部件,蓄能器12固定在机座01上,配重08下落时起缓冲作用,配重08上升时起推动作用;
35.所述机架02与机座0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36.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原理为:液压站09内的电机驱动油泵,油泵产生的压力和流量,经过管路连接输送到液压驱动器03中,液压驱动器03是双向伸缩的活塞杆,液压油进入任意方向均可在压力作用下伸出,伸出的活塞杆推动游梁04,使游梁04绕回转总成06的中间轴063转动,迫使固定在游梁04端的驴头05随之转动,固定在驴头05上的钢丝绳拉动抽油杆系做上下运动。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