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物料运输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氧化的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锦纶6切片及母粒等粒子的输送过程中,常用到吸料装置将粒子从某处位置运输到另一处位置。通常的吸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抽风机为管道内的气体提供动力,使气体按照外界
→
料桶
→
粒子分离器
→
抽风机
→
外界的方向进行运动,料桶内的切片等粒子在运动气体的带动下,开始由料桶往粒子分离器运动,当到达粒子分离器时,由于粒子分离器直径远大于输送管道,使得气体流速变慢,进而使粒子无法再向高处运动,经由粒子分离器底部的粒子出口落至目标区域;以上即完成了粒子的输送过程。
3.现有的吸料装置,由于整个系统与外界相同,是以空气作为运输载体,当粒子温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氧气容易造成粒子氧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氧化的吸料装置,防止粒子在运输过程中氧化。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氧化的吸料装置,包括:
6.料桶,所述料桶的顶部开设粒子入口与第一气体入口,所述料桶的底部开设物料出口;
7.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物料出口连通;
8.粒子分离器,具有物料入口、粒子出口与第一气体出口,所述物料入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9.过滤网,固设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
10.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
11.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12.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13.氮气储罐,开设第二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出口与氮气输入口,所述第二气体入口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通;
14.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入口连通;
15.进气阀门,固设于所述氮气输入口。
16.进一步地,过滤器,固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中。
17.进一步地,所述粒子入口与粒子供应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粒子出口与粒子接收装置的入料口连通,所述氮气输入口与氮气供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
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封闭的氮气循环系统,抽风机的驱动氮气流动,将粒子从料桶运输至粒子分离器,在完成粒子运输时,又防止粒子被氧化,提高产品质量,提
高经济效益。2、过滤器用于过滤管道内的杂质,防止杂质损坏抽风机。3、通过进气阀门调节补足氮气储罐中的氮气,有效应对氮气流失的状况。
附图说明
19.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氧化的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氧化的吸料装置与粒子供应装置、粒子接收装置、氮气供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22.附图标记:料桶1;粒子入口11;第一气体入口12;物料出口13;第一管道2;粒子分离器3;物料入口31;粒子出口32;第一气体出口33;过滤网331;第二管道4;过滤器41;抽风机5;第三管道6;氮气储罐7;第二气体入口71;第二气体出口72;氮气输入口73;第四管道8;进气阀门9;粒子供应装置10;粒子接收装置20;氮气供应装置30。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氧化的吸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较高的粒子在运输过程中被氧化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防氧化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效果。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设计封闭的氮气循环系统,抽风机的驱动氮气流动,将粒子从料桶运输至粒子分离器,在完成粒子运输时,又防止粒子被氧化。
25.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6.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氧化的吸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27.本实用新型包括:料桶1,所述料桶1的顶部开设粒子入口11与第一气体入口12,所述料桶1的底部开设物料出口13;本实施例中的粒子为锦纶6切片,从粒子入口11进入料桶1内。第一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2的一端与所述物料出口13连通;粒子分离器3,具有物料入口31、粒子出口32与第一气体出口33,所述物料入口31与所述第一管道2的另一端连通;粒子分离器3用来分离气流中的固体粒子,料桶1中的氮气与粒子由物料入口31进入粒子分离器3后,粒子往下移动从粒子出口32离开,氮气往上移动从第一气体出口33离开。
28.过滤网331,固设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33;过滤网331用于防止粒子进入第二管道4,更有效地将粒子与氮气分离。第二管道4,所述第二管道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33连通;过滤器41,固设于所述第二管道4中;过滤器41用于过滤管道内的杂质,防止杂质损坏抽风机5。抽风机5,所述抽风机5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二管道4的另一端连通;抽风机5驱动氮气流动,将料桶1内的粒子输送至粒子分离器3。
29.第三管道6,所述第三管道6的一端与所述抽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氮气储罐7,开设第二气体入口71、第二气体出口72与氮气输入口73,所述第二气体入口71与所述第三管道6的另一端连通;第四管道8,所述第四管道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体出口72连通,所述第四管道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体入口12连通;进气阀门9,固设于所述氮气输入口73。通过进气阀门9的调节补充氮气储罐7中的氮气,有效应对氮气流失的状况
30.所述粒子入口11与粒子供应装置1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粒子出口32与粒子接收装
置20的入料口连通,所述氮气输入口73与氮气供应装置30的出气口连通。粒子供应装置10、粒子接收装置20以及氮气供应装置30均为现有的设备。
31.本实用新型设计封闭的氮气循环系统,各零部件的连接处密封处理,减少氮气损失。氮气由氮气供应装置30经过进气阀门9进入氮气储罐7,氮气的流动方向为:氮气储罐7
→
第四管道8
→
料桶1
→
第一管道2
→
粒子分离器3
→
第二管道4
→
抽风机5
→
氮气储罐7。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氧化吸料装置,粒子的移动方向为:粒子供应装置10
→
料桶1
→
第一管道2
→
粒子分离器3
→
粒子接收装置20;运输过程中避免粒子发生氧化,提高产品质量。
32.在需要输送粒子时,先开启进气阀门9,往氮气储罐7中补充氮气,将本实用新型的防氧化的吸料装置内部的气排尽,然后启动抽风机5,同时将粒子从粒子供应装置10进入料桶1内,即可开始粒子的输送。
3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