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7



1.本技术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成品烟箱输送线只负责烟箱的输送,烟箱由封箱机经过长距离的输送,经扫码分选装置分选后进入机器人码垛工位。扫码器通过扫描烟箱上张贴的一号工程码判断是否推送到机器人工位。机器人码垛是新型夹具,利用真空发生器建立负压进而产生较大的吸力,将烟箱从输送线吸起完成烟箱码垛任务。
3.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但由于烟箱在输送过程中,表面会积累一定的灰尘,一方面会导致红外扫描器扫码失败,造成烟箱分选错误,另一方面会导致机器人在吸起烟箱时将灰尘吸进真空发生器,使得真空发生器发生堵塞,进而致使机器人码垛时出现掉烟的现象,影响机器人码垛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机器人码垛时出现烟箱掉落现象的可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内腔设置且设置于输送线上方的除尘箱以及设置于除尘箱内以对烟箱表面的灰尘进行吹落的吹风机构以及对除尘箱内吹起的灰尘进行吸除的吸尘机构,所述除尘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供烟箱通过的开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除尘箱安装在成品烟箱输送线上,烟箱输送进入除尘箱内时,吹风机构将烟箱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散,完成对烟箱表面的除尘,从而保证烟箱表面的清洁度,同时吸尘机构对除尘箱内吹起的灰尘进行吸除,防止灰尘飘散出除尘箱外部,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
8.优选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内置于除尘箱以对烟箱表面的灰尘进行吹落的吹风管,所述吹风管开设有吹风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风管通过吹风孔对烟箱表面进行吹风作业,将粘附于烟箱表面中的灰尘吹落,避免了后续工作中导致红外扫描器扫码失败,造成烟箱分选错误以及导致机器人在吸起烟箱时将灰尘吸进真空发生器,使得真空发生器发生堵塞,进而致使机器人码垛时出现掉烟的现象。
10.优选的,所述吹风孔设置有多个且沿吹风管的轴线分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风孔设置有多个且沿吹风管的轴线分布,能够对烟箱表面进行全面吹风,提高吹风管的吹风除尘效果。
12.优选的,所述吹风管上设置有连通于吹风孔的吹风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连通于吹风孔的吹风头,使得风力更加集中,减少风力的分散,只需用较小的风力就能达到吹尘效果,节约能源。
14.优选的,所述吹风机构还包括吹风机、连接于吹风机的供风管以及连通于供风管与吹风管之间的连接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吹风机通过供风管、连接管对吹风管进行供风,从而对烟箱表面进行吹风去尘。
16.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吹风头包括固定连接于吹风管侧壁且连通于吹风孔的第一套管以及固定滑移插设于第一套管的第二套管,吹风管侧壁与第二套管之间设置有弹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烟箱的高度尺寸调节供风管的输送流量来调节风量,当烟箱的高度较小时,增大供风管的风力,保证较好的吹风去尘效果,另外,第二套管受较大的风力作用时,第二套管的滑移量增大,使其末端更加靠近烟箱表面,从而进一步保证较好的吹风去尘效果。
18.优选的,所述除尘箱两侧开口的顶壁设置有柔性挡帘。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柔性挡帘,在保证烟箱能够自由进出除尘箱的情况下,最大限制防止吹落的灰尘飘散出除尘箱外部,从而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
20.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除尘箱一侧的吸尘管、连接于吸尘管的抽风机以及连接于抽风机的出风口的集尘箱,所述吸尘管连通于除尘箱的内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机对吸尘管进行抽风作业,从而实现对除尘箱内飞扬的灰尘进行吸除,抽送至集尘箱进行集中处理。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烟箱输送进入除尘箱内时,吹风机构将烟箱表面的灰尘进行吹散,完成对烟箱表面的除尘,从而保证烟箱表面的清洁度,同时吸尘机构对除尘箱内吹起的灰尘进行吸除,防止灰尘飘散出除尘箱外部,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
24.根据烟箱的高度尺寸调节供风管的输送流量来调节风量,当烟箱的高度较小时,增大供风管的风力,保证较好的吹风去尘效果,另外,第二套管受较大的风力作用时,第二套管的滑移量增大,使其末端更加靠近烟箱表面,从而进一步保证较好的吹风去尘效果;
25.设置有柔性挡帘,在保证烟箱能够自由进出除尘箱的情况下,最大限制防止吹落的灰尘飘散出除尘箱外部,从而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26.图1是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除尘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吹风管以及吹风头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除尘箱;11、顶板;12、侧板;13、柔性挡帘;14、抱箍;2、吹风机构;21、吹风机;22、供风管;23、连接管;24、吹风管;241、吹风孔;25、吹风头;251、第一套管;252、第二套管;253、弹簧;26、流量调节阀;3、吸尘机构;31、吸尘管;32、抽风机;33、集尘箱。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参照图1,包括具有内腔设置
且设置于输送线上方的除尘箱1以及设置于除尘箱1内以对烟箱表面的灰尘进行吹落的吹风机21构2以及对除尘箱1内吹起的灰尘进行吸除的吸尘机构3。
32.参照图1,除尘箱1包括顶板11以及一对固定连接于顶板11相对两侧下端面的侧板12,两侧板12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于机架的两侧,除尘箱1的另外两侧形成供烟箱通过的开口。顶板11的另外两侧下端面固定有将开口封闭的柔性挡帘13,保证烟箱能够自由进出除尘箱1的情况下,最大限制防止吹落的灰尘飘散出除尘箱1外部,从而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
33.参照图1、图2,吹风机21构2还包括吹风机21、连接于吹风机21的供风管22、内置于除尘箱1以对烟箱表面的灰尘进行吹落的吹风管24以及连通于供风管22与吹风管24之间的连接管23。连接管23、吹风管24均设置有多根,吹风管24通过抱箍14固定连接于顶板11的内壁,吹风管24的一端穿设于侧板12且外露于除尘箱1,供风管22、连接管23以及吹风管24均外置于除尘箱1。
34.参照图2、图3,每根吹风管24的下端端面开设有吹风孔241,吹风孔241设置有多个且沿吹风管24的轴线分布,相邻两根吹风管24上的吹风孔241呈交错分布。吹风管24上设置有连通于吹风孔241的吹风头25,吹风头25包括固定连接于吹风管24侧壁且连通于吹风孔241的第一套管251以及固定滑移插设于第一套管251的第二套管252,吹风管24侧壁与第二套管252之间设置有弹簧253,弹簧253为拉伸弹簧253,拉伸弹簧2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吹风管24的侧壁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管252的端面,连接管23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6。
35.参照图1,吸尘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除尘箱1的侧板12的吸尘管31、连接于吸尘管31的抽风机32以及连接于抽风机32的出风口的集尘箱33,吸尘管31连通于除尘箱1的内腔。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成品烟箱输送线用除尘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该除尘箱1安装在成品烟箱输送线上,烟箱输送进入除尘箱1内时,吹风机21通过供风管22、连接管23对吹风管24进行供风,从而对烟箱表面进行吹风去尘,从而保证烟箱表面的清洁度,同时抽风机32对吸尘管31进行抽风作业,从而实现对除尘箱1内飞扬的灰尘进行吸除,抽送至集尘箱33进行集中处理,防止灰尘飘散出除尘箱1外部,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0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