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8



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3.参见图1,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主梁1与次梁2。主梁1采用箱型柱结构,次梁2采用工字型梁结构,主梁1与次梁2连接时采用焊接固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主梁1与次梁2采用传统的焊接进行固定,需要现场施焊,使得主梁1与次梁2的连接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主梁与次梁的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主梁以及次梁,所述主梁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至外界的内方孔,所述主梁四周侧侧壁靠近顶部部分分别开设有一组矩形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有四个且环绕次梁设置,所述主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接于连接孔,所述连接板靠近内方孔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与连接板相垂直,插接于同组所述连接孔的连接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次梁插接于安装空间,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次梁与连接板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所述主梁倾斜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于主梁侧壁,另一端连接于次梁顶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次梁插入安装空间内,接着通过固定组件将稳固板、连接板与次梁连接固定,接着再通过支撑柱连接主梁以及次梁,提升次梁的稳固性。整个过程简单,无需通过焊接固定,有利于降低主梁与次梁的连接繁琐程度
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稳固板以及固定螺栓,所述稳固板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板插接于安装槽,所述连接板以及稳固板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螺接于次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固定螺栓,直至固定螺接固定于次梁,实现主梁与次梁的连接固定。
11.可选的,所述主梁侧壁开设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板插接于稳固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稳固板插入稳固槽,有利于提升稳固板的稳固性。
13.可选的,穿设于同一所述稳固板的固定螺栓有多个且分别均匀间隔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有多个,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稳固板、连接板与次梁的连接稳固性。
15.可选的,所述主梁侧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次梁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固定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两侧分别滑动于滑槽,所述连接座以及固定座分别穿
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螺接于支撑柱。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座、固定座实现连接,有利于提升次梁的稳固性。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内柱与外柱,所述外柱与连接座相连接,所述内柱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外柱一侧开设有沿外柱中轴线贯穿外柱至外界的调节孔,所述内柱滑动于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周侧孔壁连通开设有限制槽,所述内柱外周侧设置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滑动于限制槽,所述外柱远离连接座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限制块朝固定座方向滑动的限制组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支撑柱的长度能够进行调节,有利于适应连接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撑柱能够将次梁朝主梁方向拉动,提升次梁的连接稳固性。
19.可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抵接杆以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旋转连接于抵接杆一侧,所述外柱远离连接柱一侧开设有连通至限制槽的连通孔,所述抵接杆滑动于连通孔,所述固定块螺接于连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固定块,使得抵接杆抵接限制块的状态被固定,有利于固定支撑柱调节后的长度。
21.可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连接杆一侧开设有“十”字形的转动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转动槽旋转固定块,有利于降低固定块的旋转难度。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将次梁插入安装空间后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板以及稳固板,实现主梁与次梁的连接固定,最后再通过支撑柱连接主梁与次梁,整个过程简单,无需通过焊接固定,有利于降低主梁与次梁的连接繁琐程度;
25.2.使用时将稳固板插入稳固槽内,提升稳固板的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相关技术主梁与次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29.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主梁;2、次梁;3、内方孔;4、连接孔;5、连接板;6、限制板;7、安装空间;8、固定组件;801、稳固板;802、固定螺栓;9、支撑柱;901、内柱;902、外柱;10、安装槽;11、固定孔;12、稳固槽;13、连接座;14、固定座;15、滑槽;151、连接螺栓;16、调节孔;17、限制槽;18、限制块;19、限制组件;191、抵接杆;192、固定块;20、连通孔;21、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2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参见图2,钢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主梁1以及次梁2。主梁1为方柱结构,主梁1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相向延伸且贯穿主梁1的内方孔3,次梁2为“工”字形钢结构。
33.参见图2,主梁1四周侧侧壁靠近顶部部分分别开设有一组连接孔4,连接孔4为矩形孔结构且与内方孔3相连通,每组连接孔4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间隔九十度环绕设置。主梁1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插接于连接孔4且两者大小相适配。连接板5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制板6,限制板6与连接板5相垂直,限制板6贴合抵接在内方孔3孔壁上。位于主梁1同侧侧壁的四个连接板5围拢形成安装空间7,次梁2插入安装空间7且次梁2周侧分别与连接板5相接触。连接板5设置有固定组件8,次梁2与连接板5之间通过固定组件8连接固定。
34.参见图3,固定组件8包括稳固板801以及固定螺栓802,稳固板80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的大小与连接板5相适配,连接板5插接于安装槽10,用于增加与次梁2相接触的面积。稳固板801与连接板5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相互对准且相连通的固定孔11,相同稳固板801与连接板5的固定孔11有多个且均匀间隔设置。固定螺栓802有多个且分别穿设在固定孔11内,固定螺栓802与次梁2之间螺接相连,实现连接板5与次梁2之间的固定连接,此时连接板5无法向内方孔3方向运动。
35.参见图3,主梁1侧壁开设有稳固槽12,每个稳固槽12环绕一个连接孔4,使用时稳固板801插接于稳固槽12,能够增加稳固板801的连接稳固性。
36.参见图2,主梁1每侧侧壁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柱9,支撑柱9倾斜设置,支撑柱9的一端连接于主梁1,另一端连接于次梁2顶部或底部,用于增加次梁2的稳固性。
37.参见图2,主梁1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3,连接座13位于次梁2上方,次梁2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座14。连接座13与固定座14相向侧的边角部分分别开设有滑槽15,支撑柱9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固定座14与连接座13分别穿设有连接螺栓151,连接螺栓151螺接于支撑柱9,使得支撑柱9对次梁2形成支撑,提升次梁2的稳固性。
38.参见图2与图4,支撑柱9的长度能够进行调节,方便适应连接座13与固定座14之间的距离。支撑柱9包括内柱901与外柱902,内柱901滑动于固定座14的滑槽15,外柱902滑动于连接座13的滑槽15。外柱902一侧中部开设有沿中轴线方向延伸的调节孔16,调节孔16贯穿外柱902,内柱901滑动于调节孔16,实现支撑柱9的长度调节。调节孔16周侧孔壁对称连通开设有限制槽17,限制槽17朝靠近连接座13方向贯穿外柱902至外界,内柱901外周侧外周侧对称固定有限制块18,限制块18滑动连接于限制槽17。外柱902设置有限制组件19,用于限制限制块18,固定支撑柱9调节后的长度。
39.参见图2与图4,外柱902远离连接座13一侧开设有沿外柱902长度方向连通至限制槽17的连通孔20,限制组件19包括抵接杆191以及固定块192,抵接杆191滑动于连通孔20,抵接杆191远离固定座14一侧抵接于限制块18。固定块192通过轴承旋转连接在抵接杆191靠近固定座14一侧,固定块192螺接于连通孔20,用于固定抵接杆191。固定块192远离抵接杆191一端开设有转动槽21,转动槽21为“十”字形结构。使用时先将外柱902与内柱901分别与连接座13、固定座14相连接,接着通过转动槽21转动固定块192,带动抵接杆191滑动于连通孔20,直至抵接杆191抵接于限制块18,使得支撑柱9的长度被固定。
40.本实施例一种钢结构连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41.安装时先将连接板5从内方孔3内通过连接孔4滑出内方孔3,此时限制板6抵接于内方孔3孔壁。接着将稳固板801与连接板5相连接,再将次梁2插入安装空间7内,然后通过固定螺栓802进行固定,最后将支撑柱9与连接座13、固定座14相连接后再固定支撑柱9的长度。整个过程简单,能够较为有效的降低主梁1与次梁2的连接繁琐程度。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40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