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预应力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结构。
背景技术:
2.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上提前施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的构件产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7775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具,包括千斤顶和张拉支座,预应力钢筋穿过张拉支座后与千斤顶相连;千斤顶上与张拉支座相连的端面沿轴向内凹形成用于限制张拉支座径向移动的支座限位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支座限位槽设置于千斤顶上,支座限位槽只能限制张拉支座径向移动,当上述预应力钢筋对横向钢筋施加预应力时,由于千斤顶本身的重力作用,千斤顶、张拉支座与钢筋之间可能会产生偏移,导致预应力不能准确施加,存在有张拉支座、千斤顶稳定性不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张拉支座以及千斤顶的稳定性,确保预应力正确施加,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张拉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张拉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预应力张拉结构,包括混凝土构筑物、穿设于所述混凝土构筑物内的钢筋、套设于所述钢筋上的工作锚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构筑物上的张拉支座,所述混凝土构筑物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工作锚具的锚固口,所述张拉支座一端与所述锚固口插接配合,所述张拉支座另一端安装有穿心式千斤顶,所述张拉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张拉支座的支撑组件,所述钢筋依次穿过所述张拉支座、穿心式千斤顶,所述穿心式千斤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钢筋的工具锚固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先在钢筋上安装好工作锚具组件,操作人员再将张拉支座对准锚固口,操作人员移动张拉支座,使得张拉支座套设在钢筋上,当张拉支座与锚固口插接配合时,操作人员再利用支撑组件为张拉支座提供支撑力,然后操作人员安装穿心式千斤顶,操作人员利用工具锚固组件固定钢筋,最后操作人员启动穿心式千斤顶,穿心式千斤顶张拉钢筋。张拉支座与锚固口插接配合有利于加强张拉支座与混凝土构筑物之间的连接,阻止张拉支座在重力作用下滑移,使得张拉支座与钢筋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支撑组件的设置支撑张拉支座,有利于提高张拉支座、穿心式千斤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预应力准确施加。
9.优选的,所述张拉支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钢筋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穿心式
千斤顶插接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锚固口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插接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支撑板组成的张拉支座为中空框架,有利于减轻张拉支座的自重,且安装槽与第一固定板插接配合有利于阻止穿过张拉支座的钢筋在穿心式千斤顶内的位置发生变化。
11.优选的,所述张拉支座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张拉支座上的安装环、固定于所述安装环上的连接套筒,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锚固口的内侧壁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环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更换不同直径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设置则进一步加强张拉支座与混凝土构筑物之间的连接,防止第一通孔偏离锚固口,从而保证穿心式千斤顶预应力的正确施加。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内侧壁上固定有环形凸缘,所述工作锚固组件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套设于所述钢筋上的工作锚具、设置于所述工作锚具内用于固定所述钢筋的工作夹具以及第一限位板,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缘的设置有利于抵紧第一限位块,阻止工作锚具和工作夹具在钢筋张拉过程松动。
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铰接于所述支撑板外侧壁上的固定套筒、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并与所述固定套筒螺纹连接的支撑杆、穿设于所述固定套筒上并与所述固定套筒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张拉支座安装到指定位置时,操作人员转动支撑杆控制支撑杆延伸出固定套筒的长度,操作人员使得支撑杆远离固定套筒的另一端与混凝土构筑物抵接,操作人员再利用定位螺栓固定支撑杆,固定套筒、支撑杆的设置为张拉支座提供支撑力,有利于防止张拉支座在穿心式千斤顶的重力下偏离。
1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固定套筒的端部上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混凝土构筑物贴合并相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和橡胶垫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支撑杆与混凝土构筑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摩擦力,保证张拉支座的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穿心式千斤顶上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插接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卡块的设置一方面方便操作人员将穿心式千斤顶安装于张拉支座上,阻止穿心式千斤顶转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穿心式千斤顶与张拉支座之间的连接,防止穿心式千斤顶脱离张拉支座。
21.优选的,所述工具锚固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钢筋上的工具锚具、设置于所述工具锚具内的用于固定所述钢筋的工作夹具以及套设于所述钢筋上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穿心式千斤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轴线与所述穿心式千斤顶内腔的轴线重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设置有利于阻止第二限位板的移动,有利于保证钢筋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穿心式千斤顶的内腔的轴线方向,从而使得预应力的正确施加。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张拉支座与锚固口插接配合有利于加强张拉支座与混凝土构筑物之间的连接,阻止张拉支座在重力作用下滑移,使得张拉支座与钢筋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支撑组件的设置支撑张拉支座,有利于提高张拉支座、穿心式千斤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预应力准确施加;
25.安装环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更换不同直径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设置则进一步加强张拉支座与混凝土构筑物之间的连接,防止第一通孔偏离锚固口,从而保证穿心式千斤顶预应力的正确施加;
26.固定套筒、支撑杆的设置为张拉支座提供支撑力,有利于防止张拉支座在穿心式千斤顶的重力下偏离。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张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张拉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构筑物;11、锚固口;12、安装槽;2、钢筋;3、工作锚固组件;31、工作锚具;32、工作夹具;33、第一限位板;4、张拉支座;41、第一固定板;411、第一通孔;42、第二固定板;421、第二通孔;422、卡槽;43、支撑板;5、支撑组件;51、固定套筒;52、支撑杆;521、连接块;522、橡胶垫;53、定位螺栓;6、穿心式千斤顶;61、卡块;62、限位槽;7、工具锚固组件;71、工具锚具;72、工具夹具;73、第二限位板;8、连接件;81、安装环;82、连接套筒;821、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应力张拉结构。参照图1、图2,预应力张拉结构包括混凝土构筑物1、钢筋2、工作锚固组件3、张拉支座4、穿心式千斤顶6、工具锚固组件7。
34.参照图1、图2,混凝土构筑物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构筑内穿设有多根钢筋2,钢筋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水平线。混凝土构筑物1上开设有锚固口11,锚固口11开口为圆形,锚固口11的轴线平行于水平线,多根钢筋2从锚固口11穿出混凝土构筑物1。
35.参照图2、图3,工作锚固组件3包括工作锚具31、工作夹具32以及第一限位板33,工作锚具31为多孔圆形板状,工作锚具31固定于锚固口11的内底面,且工作锚具31套设于钢筋2上。工作夹具32为圆环状,工作夹具32设置于工作锚具31的圆形孔洞内,且工作夹具32套设于钢筋2上。第一限位板33为多空圆形板状,第一限位板33套设于钢筋2上,第一限位板33的轴线与工作锚具31的轴线重合,且第一限位板33与工作锚具31抵接。
36.参照图1、图2,张拉支座4包括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以及支撑板43,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支撑板43为弧形板状,支撑板43设置于第一固定板41与第二固定板42之间,支撑板43一端与第一固定板41靠近第二固定板42的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43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42靠近第一固定板41的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43设置有三个,三个支撑板43环绕第一固定板41的轴线均匀设置。锚固口11的内侧壁上开设置有安
装槽12,安装槽12为圆环形,安装槽12的轴线与锚固口11的轴线重合,安装槽12与第一固定板41插接配合。第一固定板4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1,第一通孔411开口为圆形,第一通孔411的轴线与锚固口11的轴线重合。第二固定板4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21,第二通孔421开口为圆形,第一通孔411的轴线与第二通孔421的轴线重合。
37.参照图2、图3,张拉支座4与锚固口1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连接件8包括安装环81与连接套筒82,安装环8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安装环81设置于第一通孔411内,且安装环81与第一通孔411螺纹连接。连接套筒82为圆形筒状,连接套筒82一端端面与安装环81靠近工作锚具31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套筒82另一端与锚固口11插接配合,连接套筒82的轴线与安装环81的轴线重合,连接套筒82的外侧面与锚固口11的内侧壁贴合。连接套筒82内侧壁上固定有环形凸缘821,环形凸缘821为圆环状,环形凸缘821的轴线与连接套筒82的轴线重合。连接套筒82套设于工作锚固以及第一限位板33上,且环形凸缘821与第一限位板33相互靠近的侧面贴合并相抵。延伸出混凝土构筑物1的钢筋2依次穿过工作锚具31、工作夹具32、第一限位板33、连接套筒82以及安装环81,最后从第二通孔421穿出张拉支座4。
38.参照图1、图2,支撑板4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固定套筒51以及支撑杆52,固定套筒51为圆形筒状,固定套筒51一端开口,固定套筒51另一端闭合,固定套筒51闭合端与支撑板43的外侧壁铰接。支撑杆52设置于固定套筒51开口端内,支撑杆52与固定套筒51螺纹连接。固定套筒51上穿设有定位螺栓53,定位螺栓53与固定套筒51螺纹配合,定位螺栓53与支撑杆52抵接。支撑杆52远离固定套筒51的一端上铰接有连接块521,连接块521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接块521远离连接杆的端面上固定有橡胶垫522,橡胶垫522的横截面为圆形,橡胶垫522由弹性橡胶制成,橡胶垫522与混凝土构筑物1靠近张拉支座4的端面贴合并相抵。固定套筒51、支撑杆52的设置为张拉支座4提供支撑力,阻止张拉支座4在重力作用下脱离锚固口11,从而保证张拉支座4的稳定性。
39.参照图1、图2,穿心式千斤顶6为圆柱状,穿心式千斤顶6穿设于第二通孔421内,第二通孔4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422,卡槽422开口为矩形,卡槽422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槽422以第二通孔421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穿心式千斤顶6的外周面上固定有卡块61,卡块61的横截面为矩形,卡块61设置有两个,两个卡块61与两个卡槽422一一对应,卡块61与卡槽422插接配合。
40.参照图2、图4,工具锚固组件7包括工具锚具71、工具夹具72以及第二限位板73。工具锚具71为多孔圆形板,工具锚具71套设于钢筋2上,工具夹具72为圆环状,工具夹具72设置于工作锚具31的圆形孔内,且工具锚具71套设于钢筋2上。穿心式千斤顶6远离混凝土构筑物1的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槽62,限位槽62开口为圆形,限位槽62的轴线与穿心式千斤顶6内腔的轴线重合。第二限位板73设置于工作锚具31和穿心式千斤顶6之间,第二限位板73设置于限位槽62内,第二限位板73远离工具锚具71的侧面与限位槽62的内底面贴合并相抵,且第二限位板73与工具锚具71相互靠近的侧面贴合并相抵。穿出张拉支座4的钢筋2依次穿过穿心式千斤顶6的内腔、第二限位板73,最后被工具锚具71和工具夹具72固定。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预应力张拉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先在钢筋2上安装好工作锚固组件3,操作人员再将连接套筒82与锚固口11插接配合,使得环形凸缘821与第一限位板33抵接,操作人员再利用固定套筒51以及支撑杆52为张拉支座4提供支撑力,然后操作人员安装穿心式千斤顶6,操作人员利用工具锚固组件7固定钢筋2,最后操作人员启动穿
心式千斤顶6,穿心式千斤顶6张拉钢筋2。连接套筒82与锚固口11插接配合有利于加强张拉支座4与混凝土构筑物1之间的连接,阻止张拉支座4在重力作用下滑移,使得张拉支座4与钢筋2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支撑组件5的设置支撑张拉支座4,有利于提高张拉支座4、穿心式千斤顶6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预应力准确施加。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