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
背景技术:
2.智能窗帘是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动窗帘。如根据室内环境状况自动调光线强度、空气湿度、平衡室温等,有智能光控、智能雨控、智能风控三大突出的特点。
3.目前智能窗帘被广泛使用,在一些特殊环境内需要将窗帘束缚收拢,当前大多数的窗帘通过手动绑扎收拢,窗帘的表面易大量附着灰尘,难以对其进行清理,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且窗帘在收起状态时易与其它物体刮蹭,加速设备的老化,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包括支撑架、窗帘本体和归纳装置,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窗帘本体,所述归纳装置位于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设置,所述归纳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安装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上套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壁与动力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转轮的表面套设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远离转轮的一端套设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表面与固定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套环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块,所述固定座靠近转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套块的表面与卡座的内壁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动力齿轮的表面与转轮的内壁插滑动连接、且啮合转动,所述转轮的内壁呈齿状设置。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一端与固定座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表面与固定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稳定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阻块,所述阻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阻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表面与转轮的下表面相抵。
9.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靠近转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收紧轮,所述收紧轮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索。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靠近套索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轮,所述套索远离收紧轮的一端与定位轮的表面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归纳装置,当需要将窗帘本体收拢时,打开转动电机,
驱动端将转动杆带动旋转,动力齿轮受力将转轮带动,转轮驱动套环转动,套块受力移动,当套块进入卡座内壁时,受卡座阻挡,套块无法随套环移动,使其停留至卡座内壁,窗帘本体受力收拢至支撑架内壁,完成对窗帘的收拢,目前智能窗帘被广泛使用,在一些特殊环境内需要将窗帘束缚收拢,当前大多数的窗帘通过手动绑扎收拢,窗帘的表面易大量附着灰尘,难以对其进行清理,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且窗帘在收起状态时易与其它物体刮蹭,加速设备的老化,本装置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当需要将窗帘拆洗时,打开动力电机,使其驱动端带动收紧轮,套索受力下滑,使其定位轮转动将向下滑动,转轮失去束缚后脱离动力齿轮,固定座相继失去束缚随即通过稳定杆向下滑动,当转轮下表面与抵块相抵时,伸缩弹簧受力形变将固定座减轻压力,当转轮与阻块完全相抵后,可将窗帘本体取下,目前大多数的窗帘本体在长时间使用过后需要将其取下清洗,但当前大多数窗帘本体的固定座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需要拆卸窗帘本体时,需要爬高才能取下,易导致拿取不便影响操作安全,本装置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提升了设备的易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中归纳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中归纳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中控制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中控制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1、支撑架;2、安装座;3、窗帘本体;4、固定座;5、归纳装置;51、转动电机;52、转动杆;53、动力齿轮;54、转轮;55、套环;56、导轮;57、套块;58、卡座;6、控制装置;61、稳定杆;62、阻块;63、伸缩弹簧;64、抵块;65、动力电机;66、收紧轮;67、套索;68、固定块;69、定位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1,如图1
‑
5所示,一种便于收纳的智能窗帘,包括支撑架1、窗帘本体3和归纳装置5,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支撑架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窗帘本体3。
23.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归纳装置5和控制装置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4.如图1和图3所示,归纳装置5位于固定座4的表面固定设置,归纳装置5包括转动电机51,转动电机51与安装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转动电机5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2,转动杆52远离转动电机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53,动力齿轮53上套设有转轮54,转
轮54的内壁与动力齿轮53的表面啮合连接,转轮54的表面套设连接有套环55,套环55远离转轮54的一端套设连接有导轮56,导轮56的表面与固定座4的表面转动连接,套环5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块57,固定座4靠近转动电机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座58,套块57的表面与卡座58的内壁滑动连接,动力齿轮53的表面与转轮54的内壁插滑动连接、且啮合转动,转轮54的内壁呈齿状设置。
25.其整个归纳装置5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将窗帘本体3收拢时,打开转动电机51,驱动端将转动杆52带动旋转,动力齿轮53受力将转轮54带动,转轮54驱动套环55转动,套块57受力移动,当套块57进入卡座58内壁时,受卡座58阻挡,套块57无法随套环55移动,使其停留至卡座58内壁,窗帘本体3受力收拢至支撑架1内壁,完成对窗帘的收拢,目前智能窗帘被广泛使用,在一些特殊环境内需要将窗帘束缚收拢,当前大多数的窗帘通过手动绑扎收拢,窗帘的表面易大量附着灰尘,难以对其进行清理,增加使用者的工作量,且窗帘在收起状态时易与其它物体刮蹭,加速设备的老化,本装置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26.如图1和图5所示,支撑架1的内壁设置有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的一端与固定座4滑动连接,控制装置6包括稳定杆61,稳定杆61表面与固定座4的内壁滑动连接,稳定杆61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阻块62,阻块6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3,伸缩弹簧63远离阻块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块64,抵块64的表面与转轮54的下表面相抵,安装座2靠近转动电机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65,动力电机65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收紧轮66,收紧轮6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索67,固定座4靠近套索67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8,固定块6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轮69,套索67远离收紧轮66的一端与定位轮69的表面固定连接。
27.其整个的控制装置6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将窗帘拆洗时,打开动力电机65,使其驱动端带动收紧轮66,套索67受力下滑,使其定位轮69转动将向下滑动,转轮54失去束缚后脱离动力齿轮53,固定座4相继失去束缚随即通过稳定杆61向下滑动,当转轮54下表面与抵块64相抵时,伸缩弹簧63受力形变将固定座4减轻压力,当转轮54与阻块62完全相抵后,可将窗帘本体3取下,目前大多数的窗帘本体3在长时间使用过后需要将其取下清洗,但当前大多数窗帘本体3的固定座4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需要拆卸窗帘本体3时,需要爬高才能取下,易导致拿取不便影响操作安全,本装置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并提升了设备的易用性。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