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塑料造粒是塑料机械加工的一种工艺,分为造粒、混料、包装分三工序作业。
3.现有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转运加工和多道包装,重复劳动量大,人工参与度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包括上料风机,所述上料风机的左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口,所述上料风机的左下方位于上料口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造粒机,所述上料风机的右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自动取检机构,所述上料风机的右方位于通过上料自动取检机构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料仓,所述料仓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出料风机,所述出料风机的右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混料机,所述混料机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包装机,所述包装机的左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送料圆盘装置,所述送料圆盘装置的下方连接有自动盖盖装置。
6.优选的,所述料仓包括旋转注料机构、红外传感器、分隔板、出料机构和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下侧边缘固定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筒体的上端固定有旋转注料机构,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有出料机构。
7.优选的,所述送料圆盘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送料圆盘体,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转轴连接有送料圆盘体。
8.优选的,所述料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料仓将造粒机和上料口传输的不同配料粒子分开储存。
9.优选的,所述上料口、上料风机、料仓、出料风机、混料机、上料自动取检机构和造粒机连接的风管为不锈钢材质,且整体生产线通过plc程序控制。
10.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呈十字锥形,将筒体内部等分成四份区域,且每份区域可容量500kg,所述旋转注料机构包括电机、齿轮组和弯管组成,所述弯管通过轴承固定插入在筒体上,通过齿轮组与电机连接传动,所述弯管与筒体内部等分成四份的区域相互配合。
11.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电机、出料管、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安装在出料管上,所述出料管通过电机齿轮传动与筒体内部等分成四份的区域相互配合。
12.优选的,所述送料圆盘体上端右侧边缘位于自动盖盖装置的下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工序连线操作,通过料仓临时储存各种配料粒子,再通过不
锈钢风管连接料仓与设备,减掉了不必要的周转环节。
15.2.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操作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可避免人员配料误差带来的粒子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减少了人力资源配置、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的流程原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中料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中送料圆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上料口;2、上料风机;3、料仓;4、出料风机;5、混料机;6、包装机;7、自动盖盖装置;8、送料圆盘装置;9、通过上料自动取检机构;10、造粒机;31、旋转注料机构;32、红外传感器;33、分隔板;34、出料机构;35、筒体;81、伺服电机;82、送料圆盘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实施例1
24.如图1
‑
4所示,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包括上料风机2,上料风机2的左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口1,上料风机2的左下方位于上料口1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造粒机10,上料风机2的右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上料风机2的右方位于通过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料仓3,料仓3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出料风机4,出料风机4的右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混料机5,混料机5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包装机6,包装机6的左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送料圆盘装置8,送料圆盘装置8的下方连接有自动盖盖装置7。
25.使用时,将塑料原料送入造粒机10加热挤出,再冷却切粒送入风管,通过上料风机2吹风送入料仓3储存,将购买成品配料粒子倒入上料口1送入风管,通过上料风机2吹风送入料仓3储存,且上料风机2间歇将少量生产配料粒子和购买配料粒子,通过风管送入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通过滑轨下料倒入小盒,小盒步进传动输送到检测机构,下次检测料流入滑轨时,检测小盒群体步进,下个空盒进入待料位;然后料仓3进行下料,生产配料粒子和购买配料粒子流出料仓3,通过出料风机4吹风,将其通过风管输送进混料机5中称重混料;再然后分配比重的生产配料粒子和购买配料粒子进行搅拌混料,混料搅拌完成后,倒入包装机6进行称重,将称重的物料倒入塑料桶中;接下来送料圆盘装置8开始工作,送料圆盘体82
通过伺服电机81带动旋转,将塑料桶送入到包装机6下方进行下料,接满后自动转到下一位置,塑料桶来到自动盖盖装置7进行自动盖盖;最后20桶接料完成后,报警提醒码拖,进行下一轮包装工作。
26.实施例2
27.如图1
‑
4所示,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包括上料风机2,上料风机2的左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口1,上料风机2的左下方位于上料口1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造粒机10,上料风机2的右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上料风机2的右方位于通过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料仓3,料仓3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出料风机4,出料风机4的右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混料机5,混料机5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包装机6,包装机6的左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送料圆盘装置8,送料圆盘装置8的下方连接有自动盖盖装置7,料仓3包括旋转注料机构31、红外传感器32、分隔板33、出料机构34和筒体35,筒体35的内部固定有分隔板33,分隔板33的上下侧边缘固定有红外传感器32,筒体35的下端固定有旋转注料机构31,筒体35的下端固定有出料机构34。
28.使用时,分隔板33将筒体35内部分成四个区域,将配料粒子通过旋转注料机构31倒入筒体35内,配料粒子顺着弯管进入筒体35,一个区域满仓后,通过红外传感器32感应,控制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进料管转动到另一区域继续下料,料筒通过出料机构34下料时,打开电磁阀,配料粒子从出料管流出,一个区域空仓后,通过红外传感器32感应,控制电机带动出料管转动到另一区域继续出料。
29.实施例3
30.如图1
‑
4所示,一种用于塑料造粒、混料、包装的生产线,包括上料风机2,上料风机2的左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口1,上料风机2的左下方位于上料口1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造粒机10,上料风机2的右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上料风机2的右方位于通过上料自动取检机构9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料仓3,料仓3的右上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出料风机4,出料风机4的右方通过风管连接有混料机5,混料机5的下方通过风管连接有包装机6,包装机6的左方通过管道连接有送料圆盘装置8,送料圆盘装置8的下方连接有自动盖盖装置7,送料圆盘装置8包括伺服电机81和送料圆盘体82,伺服电机81的下端端转轴连接有送料圆盘体82
31.使用时,料圆盘装置开始工作,送料圆盘体82通过伺服电机81带动旋转,将塑料桶送入到包装机6下方进行下料,接满后自动转到下一位置,伺服转动时具有低速定位功能,通过传感器进行检测,避免一段时间后,桶口对位不准情况,塑料桶来到自动盖盖装置7进行自动盖盖,且送料圆盘体82安装有报警装置,当最后1桶开始装料时,自动警报提醒收桶,装完需人工按钮才启动第二轮装料。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