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利用到除湿装置除湿,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利用高温排湿风机将室内的湿气抽走,排到室外;而高温排湿风机内部具有加热功能,能够加快抽走湿气的效率;然而,该除湿方法存在一些缺点,高温排湿风机想室外排出大量湿气,带来不良影响;另外,所排出的湿气温度较高,一方面可能会烫伤人,另一方面热损失较高,能量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除湿装置热损失较高、能量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包括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底部的托水盘;所述换热芯体由若干板体层叠而成,所述板体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l型,其包括竖直的竖槽部以及与水平面呈角度的斜槽部;若干的所述导流槽于所述板体的侧面上等距排列设置;所述板体侧面上的若干导流槽之间设有通孔;相邻的两个板体上的导流槽两两对应且组合成第一流道;若干的板体上的通孔层叠组合成第二流道;所述斜槽部形成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所述竖槽部形成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处设有高温排湿风机,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对应所述托水盘。
6.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处设有引风风机。
7.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处设有过滤网。
8.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斜槽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
°‑5°
。
9.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若干的所述板体层叠焊接从而形成所述换热芯体。
10.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板体上设有连接孔,若干的所述板体层叠后通过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螺母加固,从而锁紧所述板体。
11.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托水盘上,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托水盘连通,所述托水盘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托水盘上设有排气口。
12.作为所述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托水盘的排水口连接排水管。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换热芯体对高温排湿风机排出的湿气进行换热处理,利用湿气的热量加热引入的新风,在一定程度上回收了废热,减少了热损失;另外,斜槽部和竖槽部所形成的第一流道有利于使湿气放热所凝成的水珠向下汇流,加快了水珠汇流到托水盘的效率,快速回收水资源;使排出的气体的湿度降低,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的俯视图;
17.图3为所述换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所述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3中a的放大图;
20.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21.图7为湿气的排出路径示意图。
22.图中:1、换热芯体;11、板体;111、导流槽;111a、竖槽部;111b、斜槽部;112、通孔;12、第一流道;13、第二流道;14、连接杆;15、螺母;2、高温排湿风机;3、托水盘;31、排水口;32、排气口;4、引风风机;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
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参考图1
‑
7,示出了一种回收废热的除湿装置,包括换热芯体1、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1底部的托水盘3;所述换热芯体1由若干板体11层叠而成,所述板体11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若干导流槽111,所述导流槽111呈l型,其包括竖直的竖槽部111a以及与水平面呈角度的斜槽部111b;若干的所述导流槽111于所述板体11的侧面上等距排列设置;所述板体11侧面上的若干导流槽111之间设有通孔112;相邻的两个板体11上的导流槽111两两对应且组合成第一流道12;若干的板体11上的通孔112层叠组合成第二流道13;所述斜槽部111b形成所述第一流道12的进口,所述竖槽部111a形成所述第一流道12的出口;所述第一流道12的进口处设有高温排湿风机2,所述第一流道12的出口对应所述托水盘3。
28.上述方案具体的,所述第二流道13的出口处设有引风风机4。
29.具体而言,所述高温排湿风机2对室内进行抽湿,并将湿气送入所述换热芯体1中,所述引风风机4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其中,湿气在所述换热芯体1中放热冷凝,而新风在换热芯体1中被加热;具体的,所述第一流道12可视为分成两段,其中一段由所述斜槽部111b组成,其与水平面具有夹角,湿气冷凝出的水珠能够沿该段汇流;而另一端由所述竖槽部111a组成,其竖直设置,其下端的出口对应所述托水盘3,如此水珠汇流后能够通过托水盘3收集;其中,所述斜槽部111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
°‑5°
,能够有效加快水珠汇聚成流的速度;而所述竖槽部111a竖直设置,能够使水加快流向所述托水盘3的速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温排湿风机2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赘述其具体结构。
30.如此,通过换热芯体1对高温排湿风机2排出的湿气进行换热处理,利用湿气的热量加热引入的新风,在一定程度上回收了废热,减少了热损失;另外,斜槽部111b和竖槽部111a所形成的第一流道12有利于使湿气放热所凝成的水珠向下汇流,加快了水珠汇流到托水盘3的效率,快速回收水资源;使排出的气体的湿度降低,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芯体1通过板体11层叠组成,所述板体11之间密封连接,以此确保所述第一流道12不会漏水;其中,若干的所述板体11层叠后可以通过焊接从而形成所述换热芯体1。或参考图3、图4、图5和图6,所述板体11上设有连接孔,若干的所述板体11层叠后通过连接杆14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在所述连接杆14的两端设置螺母15加固,从而锁紧所述板体11。如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所述换热芯体1的体积,使其组装更灵活。
3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室外的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物如落叶、灰尘、塑料袋垃圾等,参考图2,可以在所述第二流道13的进口处设置过滤网5;如此,利用所述过滤网5,隔开污染物;其中,所述过滤网5设置在第二流道13的进口处还能够避免污染物进入所述第二流道13。
3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湿气放热冷凝后的气体排出,参考图1和图7,所述换热芯体1设置在所述托水盘3上,所述第一流道12与所述托水盘3连通,所述托水盘3的底部设有排水口31;所述托水盘3上设有排气口32。如此,可通过所述排气口32排出气体;而通过所述排水口31将托水盘3内的水排出;其中,可以使所述托水盘3的排水口31连接排水管(未图示),从而通过所述排水管将水回收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