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5



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


背景技术:

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印刷机的分类多式多样,例如可分为单面单色印刷机、单面多色印刷机、双面单色印刷机和双面双色印刷机等,此外,胶印机也是印刷机的一种,且因其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成为了印刷的主流设备。
3.现有公告号为cn20160434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双色胶印机,包括供纸机构、印刷机构和收纸机构。印刷机构包括四个机组、机架和驱动装置,四个机组均位于机架内部,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四个机组中的滚筒转动。供纸机构将纸张输送到印刷机构中后,纸张依次经由四个机组,实现双面双色印刷加工,最后被收纸机构收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纸张印刷结束后,被叠摞在收纸机构中,相邻纸张上的油墨容易相互印染,从而容易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提高印刷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所述印刷机本体的一端设有上料机构,所述印刷机本体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设有集料机构,所述印刷机本体与所述集料机构之间设有用于输出热气流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出气端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远离加热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安装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刷加工完成的纸张从印刷机本体的出料端出来后,移动到安装管的下方。加热组件向通气管中输送的热气流经过分气管,从各个安装管中流出,从而与安装管下方的纸张接触,对纸张上的油墨进行烘干,也提高纸张的温度,使纸张下表面的油墨被烘干。而后纸张进入到集料机构中,由于油墨被烘干,因此相邻纸张上的油墨不易相互印染,从而有助于提高印刷加工的质量。
9.可选的,所述安装管上设有鹅颈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中的热气流进入到鹅颈管中,从鹅颈管远离安装管的一端端口流出。由于鹅颈管便于弯折,因此便于工人调整热气流从鹅颈管中流出时的移动方向,从而便于使热气流与纸张上的油墨充分接触,对油墨进行烘干,便于提高油墨的烘干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安装管中安装有密封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管不需要使用或者工人发现热气流的流速较慢时,可以通过密封阀关闭几个安装管,使热气流集中从一个或某几个安装管中流出,便于提高热气流的流速,从而使热气流充分与纸张接触,对油墨进行烘干。
13.可选的,所述鹅颈管远离安装管的一端设有喇叭管,所述喇叭管的横截面面积向远离鹅颈管的方向逐渐增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气流从鹅颈管进入到喇叭管中,经过喇叭管后热气流呈扩散状流动,便于增大纸张与热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将纸张上的油墨烘干,使纸张之间不易相互印染。
15.可选的,所述喇叭管中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扇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气流带动旋转扇叶转动,旋转扇叶将喇叭管中的热气流打散,进一步增大热气流的覆盖范围,从而使纸张与热气流充分接触,对油墨进行烘干。
17.可选的,所述喇叭管远离鹅颈管的一端设有防护网。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对工人进行保护,使工人不易与旋转中的旋转扇叶接触,从而不易被旋转扇叶碰伤。
19.可选的,所述分气管的下方设有位于纸张下方的集风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气管中的热气流向下流动除了与纸张接触外,会进入到集风盒中。进入到集风盒中的热气流由于有速度,被集风盒向上反弹,从而与纸张的下表面接触,有助于对纸张下表面的油墨接触,对纸张进行充分烘干。
21.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中设有若干加热丝。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风机后,风机将进风口附近的空气吸到内部,期间空气与加热丝接触,温度升高,形成热气流,而后风机将热气流输送到通气管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使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对纸张进行印刷加工时,启动加热组件,使热气流进入到通气管中,热气流经过通气管和分气管,由安装管流出,与印刷完成的纸张接触,对纸张上表面的油墨进行烘干,同时提高纸张温度,对纸张下表面的油墨进行烘干,由于油墨被烘干后稳定性较高,因此在纸张进入到集料机构中后,相互不易印染,有助于提高印刷加工的质量;
25.2.分气管下方设置集风盒,纸张从集风盒的上经过,热气流进入到集风盒中后,被反弹,向上移动,与纸张的下表面接触,对纸张下表面的油墨进行烘干,有助于提高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管相关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喇叭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印刷机本体;11、上料机构;12、集料机构;13、加热组件;14、风机;15、加热丝;2、通气管;3、分气管;4、安装管;41、密封阀;5、鹅颈管;6、喇叭管;61、安装杆;62、旋转扇叶;63、防护网;7、集风盒。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参照图1和图2,高质量双面双色
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本体1,印刷机本体1的上料端设有用于将纸张输送到印刷机本体1中的上料机构11,印刷机本体1远离上料机构11的一端,即印刷机本体1的下料端设有用于收集印刷加工完成的集料机构12。集料机构12与印刷机本体1之间设有与印刷机本体1连接的加热组件13。加热组件13用于输出热气流,加热组件13的出气端连接有通气管2,通气管2远离加热组件13的一端连接有分气管3,分气管3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安装管4。安装管4位于印刷机本体1与集料机构12之间。纸张印刷加工完成后,经过安装管4的下方,期间安装管4中的热气流与纸张接触,对纸张上的油墨进行烘干,使进入到集料机构12中的纸张之间不易相互印染,从而有助于提高印刷加工的质量。
32.参照图3,加热组件13包括与印刷机本体1连接的风机14,风机14的进风口中穿设有若干加热丝15,加热丝15可以是电热丝,也可以是承装有热油或热水的管。启动风机14后,风机14将进风口附近的空气吸到内部,空气与加热丝15接触后温度升高,形成热气流,便于对纸张进行烘干。
33.参照图2,安装管4远离分气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鹅颈管5,安装管4中安装有用于封堵安装管4的密封阀41。鹅颈管5便于工人调整热气流的流向,从而便于使纸张与热气流充分接触,提高油墨的烘干效果。密封阀41便于将安装管4封堵住,当不需要使用较多数量的安装管4时,将对应的密封阀41关闭即可,有助于提高其他安装管4中热气流的流速。密封阀41可以是电磁阀或球阀。
34.参照图2,鹅颈管5远离安装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喇叭管6,喇叭管6的横截面面积向远离鹅颈管5的方向逐渐增大,便于增大热气流与纸张的接触面积。
35.参照图4,喇叭管6中安装有安装杆61,安装杆61的两端与喇叭管6的内壁焊接。安装杆61的中心转动设置有旋转扇叶62,旋转扇叶62包括若干个叶片,旋转扇叶62通过转轴与安装杆61转动设置。热气流从喇叭管6中流出时,带动旋转扇叶62转动。旋转扇叶62将热气流打散,增大热气流的覆盖范围,从而有助于增大热气流于纸张的接触面积。
36.参照图4,喇叭管6远离鹅颈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网63,防护网63可以是金属网,也可以是塑料网,设置有若干网孔,便于热气流从喇叭管6中喷出。防护网63对工人的手指进行阻挡,使工人的手指不易与旋转扇叶62接触,从而不易受伤。
37.参照图2,分气管3的下方设有位于纸张下方的集风盒7,集风盒7与印刷机本体1连接。集风盒7内部为中空,上端设有开口。便于将进入到集风盒7中的热气流向上反弹,使热气流与纸张的下表面接触,烘干纸张下表面的油墨。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质量双面双色印刷机的实施原理为:纸张印刷加工结束后,从印刷机本体1的出料端移动到安装管4的下方,加热组件13将热气流经过通气管2、分气管3输送到安装管4中。热气流再从安装管4中经过鹅颈管5和喇叭管6与安装管4下方的纸张上表面接触,对纸张上的油墨进行烘干。在对纸张进行加工前,工人弯折分气管3最两侧的两个鹅颈管5,使该两个鹅颈管5上的喇叭管6朝向纸张下方的集风盒7,热气流进入到集风盒7中后,被集风盒7反弹,向上流动,与纸张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对纸张下表面的油墨接触,使油墨被烘干,当纸张进入到集料机构12中后,相邻纸张上的油墨不易相互印染,有助于提高印刷加工的质量。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7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