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锅底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火锅底料分为牛油火锅底料和清油火锅底料;牛油火锅底料是以固体的形式进行包装,而清油火锅则是以液体的形式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需要利用转运装置对其进行转运。
3.现有的转运装置对火锅底料进行码放,在移动过程中,火锅底料易产生摇晃,容易与装置发生碰撞,导致底料洒出,因此,需要一种稳定性能高的火锅底料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夹紧腔,所述夹紧腔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夹紧直齿杆、传动齿轮、压力直齿杆和压动板,所述夹紧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动板,所述压动板贯穿夹紧腔的壳壁,所述压动板延伸至放置箱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压力直齿杆,所述压力直齿杆远离压动板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放置箱的内部壳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夹紧直齿杆,所述夹紧直齿杆贯穿夹紧腔的壳壁,所述夹紧直齿杆延伸至夹紧腔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呈圆弧状,所述压力直齿杆远离压动板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限位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动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压动板的一端和夹紧腔的底部壳壁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板靠近夹紧腔中心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二弹簧和限位板,所述压力直齿杆远离压动板的一侧下方抵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压力直齿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放置箱的内部壳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靠近压力直齿杆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有还原机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还原机构包括还原杆、还原板、第三弹簧、联动杆、联动齿轮和联动直齿杆,右侧所述限位板的中部设置有还原杆,所述还原杆贯穿放置箱的左侧壳壁,所述还原杆延伸至放置箱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还原板,所述还原板靠近还原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还原板的一端和放置箱的外部壳壁固定连接,所述还原杆位于放置箱内部的一端下方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远离还原杆
的一端设置为齿状结构,所述联动杆远离还原杆的一端上方啮合连接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和放置箱的内部壳壁转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联动直齿杆,所述联动直齿杆贯穿右侧的固定板,所述联动直齿杆和右侧的限位板中部转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当装置运行时,把罐装火锅底料放入压动板上方,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压动板带动压力直齿杆下移,从而传动齿轮带动夹紧直齿杆箱夹紧腔中心滑动,从而使夹紧板对罐装火锅底料进行夹紧,利用限位机构避免压力直齿杆回弹,从而使装置更加稳定,利用夹紧机构避免火锅底料在转运过程中产生摇晃,与装置本体发生碰撞,避免损伤,适合大量推广;
13.2.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当拿取罐装火锅底料时,利用第一弹簧可以使压动板快速弹起,恢复原状,为下次夹紧做准备,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14.3.通过设置防滑垫,利用防滑垫避免罐装火锅底料在夹紧过程中受到损伤,并且提升夹紧效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15.4.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当装置运行时,利用限位板阻挡压力直齿杆向上运动,只允许压力直齿杆向下运动,从而限定装置只能夹紧,不会产生松动,提升夹紧效果,利用还原机构可以解除限位机构对压力直齿杆的限定,便于火锅底料的取出,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16.5.通过设置还原机构,当对罐装火锅底料进行取出时,抽拉还原板,从而使还原杆带动左侧的限位板解除对左侧压力直齿杆的限定,同时利用联动杆使联动齿轮转动,从而使联动直齿杆带动右侧的限位板解除对右侧压力直齿杆的限定,两侧同时解除限定,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取出过程更加便捷,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的放置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19.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的放置箱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20.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的还原机构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21.图中:1
‑
转运箱、2
‑
放置箱、3
‑
夹紧腔、4
‑
夹紧板、5
‑
夹紧直齿杆、6
‑
传动齿轮、7
‑
压力直齿杆、8
‑
压动板、9
‑
第一弹簧、10
‑
固定板、11
‑
第二弹簧、12
‑
限位板、13
‑
还原杆、14
‑
还原板、15
‑
第三弹簧、16
‑
联动杆、17
‑
联动齿轮、18
‑
联动直齿杆、19
‑
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图3,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箱1,转运箱1的内部插接有若干个放置箱2,放置箱2的内部开设有夹紧腔3,夹紧腔3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板4、夹紧直齿杆5、传动齿轮6、压力直齿杆7和压动板8,夹紧腔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动板8,压动板8贯穿夹紧腔3的壳壁,压动板8延伸至放置箱2内部的两端均螺栓连接有压力直齿杆7,压力直齿杆7远离压动板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和放置箱2的内部壳壁转动连接,传动齿轮6的上方啮合连接有夹紧直齿杆5,夹紧直齿杆5贯穿夹紧腔3的壳壁,夹紧直齿杆5延伸至夹紧腔3内部的一端螺栓连接有夹紧板4,夹紧板4呈圆弧状,压力直齿杆7远离压动板8的一侧下方设置有限位机构,当装置运行时,把罐装火锅底料放入压动板8上方,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压动板8带动压力直齿杆7下移,从而传动齿轮6带动夹紧直齿杆5箱夹紧腔3中心滑动,从而使夹紧板4对罐装火锅底料进行夹紧,利用限位机构避免压力直齿杆7回弹,从而使装置更加稳定,利用夹紧机构避免火锅底料在转运过程中产生摇晃,与装置本体发生碰撞,避免损伤,适合大量推广。
28.其中,压动板8的下方螺栓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远离压动板8的一端和夹紧腔3的底部壳壁固定连接,当拿取罐装火锅底料时,利用第一弹簧9可以使压动板8快速弹起,恢复原状,为下次夹紧做准备,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29.其中,夹紧板4靠近夹紧腔3中心的一端螺栓连接有防滑垫19,利用防滑垫19避免罐装火锅底料在夹紧过程中受到损伤,并且提升夹紧效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0.其中,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板10、第二弹簧11和限位板12,压力直齿杆7远离压动板8的一侧下方抵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远离压力直齿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和放置箱2的内部壳壁固定连接,限位板12靠近压力直齿杆7的一端外侧螺栓连接有第二弹簧11,第二弹簧11远离限位板12的一端和固定板10固定连接,限位板12的中部设置有还原机构,当装置运行时,利用限位板12阻挡压力直齿杆7向上运动,只允许压力直齿杆7向下运动,从而限定装置只能夹紧,不会产生松动,提升夹紧效果,利用还原机构可以解除限位机构对压力直齿杆7的限定,便于火锅底料的取出,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1.工作原理:当装置运行时,把罐装火锅底料放入压动板8上方,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压动板8带动压力直齿杆7下移,从而传动齿轮6带动夹紧直齿杆5箱夹紧腔3中心滑动,从而使夹紧板4对罐装火锅底料进行夹紧,利用限位机构避免压力直齿杆7回弹,从而使装置更加稳定,利用夹紧机构避免火锅底料在转运过程中产生摇晃,与装置本体发生碰撞,避免损伤,适合大量推广;当拿取罐装火锅底料时,利用第一弹簧9可以使压动板8快速弹起,恢复原状,为下次夹紧做准备,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利用防滑垫19避免罐装火锅底料在夹紧过程中受到损伤,并且提升夹紧效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当装置运行时,利用限位板12阻挡压力直齿杆7向上运动,只允许压力直齿杆7向下运动,从而限定装置只能夹紧,不会产生松动,提升夹紧效果,利用还原机构可以解除限位机构对压力直齿杆7的限定,便于火锅底料的取出,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4,一种火锅底料转运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原机构包括还原杆13、还原板14、第三弹簧15、联动杆16、联动齿轮17和联动直齿杆18,右侧限位板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还原杆13,还原杆13贯穿放置箱2的左侧壳壁,还原杆13延伸至放置箱2外部的一端螺栓连接有还原板14,还原板14靠近还原杆13的一侧螺栓连接有若干个第三弹簧15,第三弹簧15远离还原板14的一端和放置箱2的外部壳壁固定连接,还原杆13位于放置箱2内部的一端下方螺栓连接有联动杆16,联动杆16远离还原杆13的一端开设为齿状结构,联动杆16远离还原杆13的一端上方啮合连接有联动齿轮17,联动齿轮17和放置箱2的内部壳壁转动连接,联动齿轮17的上方啮合连接有联动直齿杆18,联动直齿杆18贯穿右侧的固定板10,联动直齿杆18和右侧的限位板12中部转动连接,当对罐装火锅底料进行取出时,抽拉还原板14,从而使还原杆13带动左侧的限位板12解除对左侧压力直齿杆7的限定,同时利用联动杆16使联动齿轮17转动,从而使联动直齿杆18带动右侧的限位板12解除对右侧压力直齿杆7的限定,两侧同时解除限定,在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使取出过程更加便捷,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4.工作原理:当对罐装火锅底料进行取出时,抽拉还原板14,从而使还原杆13带动左侧的限位板12解除对左侧压力直齿杆7的限定,同时利用联动杆16使联动齿轮17转动,从而使联动直齿杆18带动右侧的限位板12解除对右侧压力直齿杆7的限定,两侧同时解除限定,在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使取出过程更加便捷,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