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矿井施工用缆绳分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1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矿井施工用缆绳分管装置。


背景技术:

2.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每一个矿井的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是矿井自体设计中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井型大的矿井,固定资产投资多,吨煤投资(吨煤生产能力的投资)高,为了发挥投资的效果,矿井的服务年限就应该长一些,从保证矿区均衡生产来看,井型较大的矿井对保证矿区产量起骨干作用,其服务年限长一些也是有利的,对缺煤地区,为了最大限度供应煤炭,加大开发强度,矿井的服务年限可适当缩短,国外矿井设备更新周期短,矿井服务年限有缩短的趋势,其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约为40

50a,国内一般不小于60a,而缆绳分管装置是矿井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3.但是现有的缆绳分管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固定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缆绳注油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矿井施工用缆绳分管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矿井施工用缆绳分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缆绳分管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固定调节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缆绳注油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的问题。一种新型的矿井施工用缆绳分管装置,包括移动箱,推动杆,缆绳限位筒,缆绳染色环,缆绳刷头,燃料存放箱,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可调节注油管结构,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限位板,移动刹车轮,滑孔,电源箱和第一加注管,所述的推动杆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右侧上端;所述的缆绳限位筒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缆绳染色环螺栓连接在缆绳限位筒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缆绳刷头分别螺栓连接在缆绳限位筒的内壁;所述的燃料存放箱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上端;所述的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分别安装在移动箱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注油管结构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移动箱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安装在移动箱的上端;所述的限位板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移动箱的正表面下部和后表面下部;所述的电源箱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加注管分别螺纹连接在燃料存放箱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包括伸缩板,滑动杆,锁紧螺母,螺纹孔,螺纹杆和转动环,所述的滑动杆分别焊接在伸缩板的正表面左侧和后表面左侧;所述的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杆的外壁;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伸缩板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
的螺纹杆贯穿螺纹孔;所述的螺纹杆的上端焊接在转动环的下端中间位置。
6.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注油管结构包括固定管,顶紧螺栓,插接杆,注油管,第二加注管和储存箱,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的下端插接在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的上端焊接在注油管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加注管贯穿注油管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二加注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储存箱的下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
7.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包括固定杆,支撑管,调节螺栓,支撑板和导送板,所述的固定杆的上端插接在支撑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管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导送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上端。
8.优选的,所述的电源箱设置在移动刹车轮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推动杆采用u型的不锈钢杆。
9.优选的,所述的锁紧螺母分别设置在伸缩板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所述的螺纹杆通过螺纹孔和伸缩板螺纹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伸缩板分别滑动插接在移动箱的左右两侧下部内部;所述的滑动杆分别滑动贯穿滑孔;所述的锁紧螺母分别设置在移动箱的正表面左右两侧和后表面左右两侧。
11.优选的,所述的顶紧螺栓贯穿固定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且与插接杆插接设置;所述的注油管采用前后两端设置为弧形的不锈钢管;所述的储存箱采用上端设置有加注孔的不锈钢箱且内部加注有黄油。
12.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采用l型的不锈钢管且后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注油管和缆绳染色环的内部中间位置对应设置。
13.优选的,所述的导送板采用倒锥形的pvc板;所述的调节螺栓分别贯穿支撑管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且与固定杆的外壁接触设置。
14.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箱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板和导送板设置在移动箱的上端;所述的燃料存放箱设置在固定杆之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板,滑动杆,锁紧螺母,移动箱和滑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锁紧螺母,然后拉动伸缩板,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伸缩板的位置,增加调节功能。
17.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注油管,第二加注管,储存箱,移动箱,缆绳限位筒,缆绳染色环和缆绳刷头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缆绳通过注油管的内部时与进入注油管内部的黄油接触,方便在工作中进行缆绳防护工作。
18.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杆,支撑管,支撑板和导送板以及移动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移动箱进行遮挡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雨雪冲刷移动箱,增加遮挡功能。
19.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板,滑动杆,锁紧螺母,螺纹孔,螺纹杆和转动环以及移动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旋转转动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箱固定工作。
20.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管,顶紧螺栓,插接杆,注油管,第二加注管和储存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顶紧螺栓,然后调节注油管的高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
2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杆,支撑管,调节螺栓,支撑板和导送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调节螺栓,然后调节支撑板和导送板的高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工作。
2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杆,支撑管,支撑板和导送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导送板设置的坡度进行雨雪导送工作,有利于辅助遮挡工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注油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移动箱;2、推动杆;3、缆绳限位筒;4、缆绳染色环;5、缆绳刷头;6、燃料存放箱;7、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71、伸缩板;72、滑动杆;73、锁紧螺母;74、螺纹孔;75、螺纹杆;76、转动环;8、可调节注油管结构;81、固定管;82、顶紧螺栓;83、插接杆;84、注油管;85、第二加注管;86、储存箱;9、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91、固定杆;92、支撑管;93、调节螺栓;94、支撑板;95、导送板;10、限位板;11、移动刹车轮;12、滑孔;13、电源箱;14、第一加注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矿井施工用缆绳分管装置,包括移动箱1,推动杆2,缆绳限位筒3,缆绳染色环4,缆绳刷头5,燃料存放箱6,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7,可调节注油管结构8,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9,限位板10,移动刹车轮11,滑孔12,电源箱13和第一加注管14,所述的推动杆2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右侧上端;所述的缆绳限位筒3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缆绳染色环4螺栓连接在缆绳限位筒3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缆绳刷头5分别螺栓连接在缆绳限位筒3的内壁;所述的燃料存放箱6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上端;所述的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7分别安装在移动箱1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注油管结构8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移动箱1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9安装在移动箱1的上端;所述的限位板10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刹车轮11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滑孔12分别开设在移动箱1的正表面下部和后表面下部;所述的电源箱13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加注管14分别螺纹连接在燃料存放箱6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可伸缩锁紧固定座结构7包括伸缩板71,滑动杆72,锁紧螺母73,螺纹孔74,螺纹杆75和转动环76,所述的滑动杆72分别焊接在伸缩板71的正表面左侧和后表面左侧;所述的锁紧螺母73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杆72的外壁;所述的螺纹孔74开设在伸缩板7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75贯穿螺纹孔74;所述的螺纹杆75的上端焊接在转动环76的下端中间位置;进行使用
时抓住推动杆2推动移动箱1进行移动,将移动箱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锁紧螺母73,将伸缩板71拉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转动转动环76,带动螺纹杆75进行转动,然后使螺纹杆75的下端接触地面,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箱1固定工作。
30.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调节注油管结构8包括固定管81,顶紧螺栓82,插接杆83,注油管84,第二加注管85和储存箱86,所述的顶紧螺栓82螺纹连接在固定管8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83的下端插接在固定管8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83的上端焊接在注油管84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加注管85贯穿注油管84的上端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二加注管85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储存箱86的下端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固定好设备后,使缆绳贯穿注油管84的内部中间位置,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缆绳和注油管84摩擦,使注油管84和第二加注管85受热,然后使储存箱86内部的黄油受热后落入注油管84的内部,然后涂抹在缆绳的表面,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缆绳维护工作。
31.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调节遮挡导送板结构9包括固定杆91,支撑管92,调节螺栓93,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所述的固定杆91的上端插接在支撑管92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93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92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管9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94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导送板95螺栓连接在支撑板94的上端;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调节螺栓93,然后向上提动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将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拧紧调节螺栓93固定好固定杆91和支撑管92的长度,同时固定好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的高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工作,从而完成工作。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电源箱13设置在移动刹车轮11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推动杆2采用u型的不锈钢杆。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锁紧螺母73分别设置在伸缩板71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所述的螺纹杆75通过螺纹孔74和伸缩板71螺纹连接设置。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板71分别滑动插接在移动箱1的左右两侧下部内部;所述的滑动杆72分别滑动贯穿滑孔12;所述的锁紧螺母73分别设置在移动箱1的正表面左右两侧和后表面左右两侧。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顶紧螺栓82贯穿固定管8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且与插接杆83插接设置;所述的注油管84采用前后两端设置为弧形的不锈钢管;所述的储存箱86采用上端设置有加注孔的不锈钢箱且内部加注有黄油。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管81采用l型的不锈钢管且后端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正表面下部;所述的注油管84和缆绳染色环4的内部中间位置对应设置。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送板95采用倒锥形的pvc板;所述的调节螺栓93分别贯穿支撑管92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且与固定杆91的外壁接触设置。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杆91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箱1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设置在移动箱1的上端;所述的燃料存放箱6设置在固定杆91之间。
39.工作原理
40.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抓住推动杆2推动移动箱1进行移动,将移动箱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锁紧螺母73,将伸缩板71拉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转动转动环76,带动螺纹杆75进行转动,然后使螺纹杆75的下端接触地面,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箱1固定工作,固定好设备后,使缆绳贯穿注油管84的内部中间位置,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缆绳和注油管84摩擦,使注油管84和第二加注管85受热,然后使储存箱86内部的黄油受热后落入注油管84的内部,然后涂抹在缆绳的表面,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缆绳维护工作,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调节螺栓93,然后向上提动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将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拧紧调节螺栓93固定好固定杆91和支撑管92的长度,同时固定好支撑板94和导送板95的高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遮挡工作,从而完成工作。
41.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7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