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70



1.本技术涉及吊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对各种饲料的需求不断上升,饲料厂对颗粒机主要易损件——环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饲料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饲料颗粒品质。据不完全统计,环模损耗费占整个生产车间的维修费的30%以上,饲料颗粒品质的好坏更是对饲料的销售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见,环模的加工质量对饲料生产者来说是极关重要的。环模是一种多孔性环形易损件,壁薄,模孔密布,装配尺寸精度高。部分环模包括模体和位于模体两端的位置的环形凸台,模体与环形凸台一体成型。环模内壁位于模体与环形凸台之间开设有环槽,而模孔密布于模体上。一般通过环模上的模孔挤出成型饲料颗粒,环模内壁位于模孔处需要倒斜角以方便饲料进入模孔内。
3.相关技术中,当将环模吊装至卧式的倒角机上时,环模是侧放的,所以只需要将吊带穿过环模的内圈挂住环模,通过起吊吊带即可起吊环模,将环模放置于卧式倒角机上,抽掉吊带即可完成吊装。而目前还有一种立式倒角机,环模是需要正放在立式倒角机上的,所以通过吊带将环模吊装至立式倒角机上时,还需要手动扶住环模并使得其翻转至正放在立式倒角机上,然后再松开吊带的一端,通过起吊装置抽走被压住的吊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需要将环模吊装至立式倒角机上时,采用传统的吊带吊装环模,翻转环模的难度较大,在抽离吊带时难度也较大,从而易导致环模的吊装较为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需要将环模吊装至立式倒角机上时,环模的吊装较为不便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包括铰接设置的两个吊装杆,吊装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卡装段,所述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卡装段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两个所述第一弯折段相背离弯折,两个所述第二弯折段相背离弯折,两个所述卡装段相背离弯折。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弯折段相向靠近时,卡装段相互远离直至卡装段伸入环模的环槽内,两个第一弯折段靠的越近,两个卡装段与环模固定的越紧。用过外力固定两个第一弯折段之间的距离后起吊第一弯折段即可正向启动环模,且将环模正向的放置在立式倒角机上。只需要去除固定第一弯折段的外力即可合拢卡装段,使得吊装夹具与环模分离。具有不需要翻转环模,可以便捷的将环模正向吊装至立式倒角机上,且拆除吊装夹具的难度较小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段远离第二弯折段的一端连接有吊装段。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段的设置可以便于起吊装置起吊吊装夹具。
11.可选的,所述吊装段为弯折形成的吊装环,所述吊装环处穿设有吊装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环用于连接第一弯折段与吊装带,当起吊吊装带时,在环模重力的作用下,吊装带会自然抻直,从而使得两个吊装环自然相互靠近。吊装环相互靠近使得第一弯折段相互靠近,可以使得卡装段相互远离从而自环模的内圈的环槽处卡紧环模。且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可以适配较多尺寸的环模的起吊。
13.可选的,所述卡装段的厚度自靠近第二弯折段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二弯折段的一侧渐缩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环模的环槽的槽宽不尽相同,卡装段的厚度渐缩,可以便于卡装段伸入不同宽度的环槽内,便于提升卡装段的适配性。
15.可选的,所述卡装段远离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倒圆角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装段远离第二弯折段的一端需要伸入环槽内,所以卡装段远离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倒圆角可以在吊装过程中减少环模的刮伤、蹭伤等隐患,便于提升环模的表面质量。
17.可选的,所述卡装段外壁涂覆有防锈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锈层可以减少卡装段的生锈,由于卡装段需要经常接触环模,延缓卡装段的生锈,可以减少环模上蹭上铁锈的隐患,便于提升环模的表面质量。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连接处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吊装杆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板叠加设置,且两个所述吊装杆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所述吊装杆之间还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贯穿两个连接板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杆两端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锁止连接板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铰接杆和锁紧件组成了两个吊装杆的铰接点,铰接点位于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连接处,且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以在第一弯折段相对靠近时,可以使得第二弯折段带着夹装段相对远离。且可以使得两个吊装杆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在吊装时,使得两个卡装段的连线可以经过环模的圆心,便于提升环模的吊装时的稳定性。
21.可选的,两个所述吊装杆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第一弯折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弯折段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用于提升吊装杆的强度,降低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连接处折断的隐患。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卡装段的设置,能够起到不需要翻转环模,可以便捷的将环模正向吊装至立式倒角机上,且拆除吊装夹具的难度较小的效果;
25.2.通过连接板、铰接杆和锁紧件的设置,能够起到使得两个吊装杆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在吊装时,使得两个卡装段的连线可以经过环模的圆心,便于提升环模的吊装时的稳定性的效果;
26.3.通过吊装环和吊装带的设置,能够起到在起吊后自动收拢两个第一弯折段,从而使得两个卡装段自动远离,进而便于自环模内圈紧紧卡箍住环模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相关技术的环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吊装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环模;11、模体;12、环形凸台;13、模孔;14、环槽; 2、吊装带;3、吊装杆;31、吊装环;32、第一弯折段;33、第二弯折段;34、卡装段;35、加强杆;4、铰接组件;41、铰接杆;42、连接板;4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相关技术中的环模如图1所示,包括模体11和位于模体11两端的环形凸台12,模体11与环形凸台12一体成型。环模1内壁位于模体11与环形凸台12之间开设有环槽14。模体11上密布有模孔13,且模孔13的轴线与模体11的轴线垂直设置。沿环模1的周向,模孔13一列一列均匀排布,饲料通过模孔13自环模1内壁朝向环模1外壁处挤出。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参照图1和图2,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包括吊装带 2和铰接设置的两个吊装杆3,吊装带 2连接吊装杆3的一端,吊装杆3的另一端自环模1的内圈卡装至环槽14内。起吊吊装带 2时,在环模1重力的作用下,吊装带 2抻直使得吊装杆3远离环模1的一端逐渐靠近,从而使得吊装杆3朝向环模1的一端相对远离并紧紧卡箍与环模1的内圈。
33.参照图2,吊装杆3包括自吊装带 2一端朝向环模1一端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吊装段、第一弯折段32、第二弯折段33和卡装段34,吊装段采用弯折形成的吊装环31,吊装带 2依次穿过两个吊装环31内。两个吊装杆3相背离的一侧,同一个吊装杆3上的第一弯折段32与第二弯折段33相对弯折并形成第一夹角,同一个吊装杆3上的卡装段34与第一弯折段3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两个吊装杆3位于第一夹角的开口侧设置有加强杆35,加强杆35的一端与第一弯折段32焊接,另一端与第二弯折段33焊接,用于增强吊装杆3的强度。
34.参照图1和图2,卡装段34的厚度朝向远离第二弯折段33的一侧渐缩设置,且卡装段34远离第二弯折段33的一端倒圆角设置。卡装段34嵌置于环槽14内,两个卡装段34配合卡箍环模1,卡装段34的圆角可以减小卡装段34刮伤环模1壁面的情况发生。卡装段34外壁涂覆有防锈层,防锈层可以采用水性防锈漆、防锈油或者电镀活泼金属,以减少卡装段34生锈的情况发生,便于提升卡装段34的使用寿命。
35.参照图1和图2,两个吊装杆3之间设置有铰接组件4,铰接组件4包括铰接杆41和两个堆叠设置的连接板42,每个吊装杆3上位于第一弯折段32和第二弯折段33的连接处连接一个连接板42,连接板42套设于铰接杆41周向并与铰接杆41转动连接。铰接杆41两端连接有锁紧件,锁紧件可以采用锁紧螺母43,锁紧螺母43与铰接杆41螺纹连接并锁止连接板42滑出铰接杆41设置。铰接组件4使得两个吊装杆3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便于在吊装环31模1时两个卡装段34的连线可以过环模1的圆心,进而便于平稳的吊装环31模1。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环模用吊装夹具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吊装带 2穿入两个吊装环31内,接着将吊装带 2挂于起吊装置的挂钩上。起吊装置可以采用行车。行车缓慢起吊吊装带 2,在起吊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扶吊装杆3,当吊装杆3自然下垂至竖直状态时,转动吊装杆3,将两个卡装段34相对分离并插入环槽14内。调整卡装段34的位置使得两个卡装段
34的连线大概经过环模1的圆心。随后,起吊吊装带 2至吊装带 2绷直,此时两个吊装环31相互靠近,使得卡装段34更为紧密的嵌置于环模1内。然后,将环模1调离地面并正向放置于立式倒角机上。最后,降下行车的挂钩,使得吊装带 2松弛,即可将卡装段34从环槽14内拉离,接着用行车将吊装夹具带离,即完成环模1的起吊工作。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6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