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储油瓶的圆柱齿轮生产的水道过滤组件,属于水道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新水、循环水由于其较低的温度、稳定的性质而被广泛用于介质的传质传热过程中,但由于新水属可不再生资源,目前各工业领域中逐渐使用循环水代替新水,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循环水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水系统的循环过程,通过使用风冷制冷将温度有所提升的循环水温,并返回工艺系统使用。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252686u的一种带有储油瓶的圆柱齿轮生产的水道过滤组件,将过滤组件拆卸下来时,外壳内壁残留的水和颗粒物会流入凹槽内部,从而影响对过滤板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储油瓶的圆柱齿轮生产的水道过滤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部分颗粒物会随着水流进入水道过滤组件内部的凹槽内,从而影响对过滤板的安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得过滤板从装置内部抽出时,对应的凹槽内部的转动板会向上转动合拢,降低水流和颗粒物进入凹槽内部的概率,从而方便对过滤板的再次安放。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储油瓶的圆柱齿轮生产的水道过滤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右端均安装管道,所述外壳下端右部位置固定反冲出水口,所述外壳内部从左往右均匀固定三个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下端固定连接框体,所述框体外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下端固定连接外壳,所述外壳上端开设通孔,所述框体贯穿通孔且向下延伸至与外壳内部底端贴合,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固定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开设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向下贯穿底板且延伸至外壳内部,所述方形槽前后壁左右对称设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环形外端均固定转动机构,两个所述转动机构相对端上部位置均固定第三限位板,两个所述转动机构上侧均固定第二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与方形槽内部左右壁上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机构下端均固定密封条,两个所述密封条均位于方形槽底端上侧,所述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密封条以及转动机构均位于方形槽内部,所述框体下端延伸至方形槽内部,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板以及两个第三限位板分别位于框体左右侧,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分别与框体左右侧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端与底板内壁贴合,所述转轴与转动板后端上部固定连接且向前贯穿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部固定连接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安装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两端贯均穿保护壳且向外延伸,所述底板内壁开设凹型槽,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延伸进凹型槽内部,所述扭力弹簧另一端与转动板内部底端固
定连接,所述转轴向前分别贯穿保护壳以及扭力弹簧,所述第三限位板位于转动板上部靠近框体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转动板上侧,所述密封条位于转动板下端。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端开设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板上端左右对称安装两个螺栓,两个所述螺栓贯穿第一限位板且分别与两个螺纹孔螺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外壳之间安装密封垫,所述螺纹孔设在框体左右两侧。
8.进一步地,左右侧位置的所述框体内部均安装过滤网,中间位置的所述过滤机构内部安装活性炭板。
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端右部位置固定轴承,所述轴承环形内壁固定反冲进水管。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左右部位置均固定连接固定环。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先将冲水管与反冲进水管连接,使得水流对装置内部进行冲洗,同时可转动反冲进水管对装置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冲洗,当冲洗完成且需要更换过滤机构时,转动螺栓,用手握住拉环,使得过滤机构与外壳分离,实现对过滤机构进行清洗,框体从方形槽内部向上抽出,此时扭力弹簧受回弹力影响推动转动板在转轴上转动,当转动板转动至与底板水平时,第二限位板对转动板上的第三限位板进行限位,使得两个转动板上的密封条相接触,从而保证方形槽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环境,再将另外两个过滤机构从装置内取出,由于方形槽上端两个转动板以及密封条进行贴合,使得水流以及颗粒物难以进入方形槽内部,颗粒物随着水流从反冲出水口流出,从而方便对框体的再次安放。
附图说明
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储油瓶的圆柱齿轮生产的水道过滤组件的正剖视图;
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
‑
外壳、2
‑
固定环、3
‑
反冲出水口、4
‑
反冲进水管、5
‑
轴承、6
‑
拉环、7
‑
框体、8
‑
过滤网、9
‑
过滤机构、10
‑
底板、11
‑
活性炭板、12
‑
转轴、13
‑
凹型槽、14
‑
扭力弹簧、15
‑
保护壳、71
‑
方形槽、72
‑
第二限位板、73
‑
第三限位板、74
‑
密封条、75
‑
转动机构、91
‑
第一限位板、92
‑
密封垫、93
‑
通孔、94
‑
螺纹孔、95
‑
螺栓、751
‑
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
‑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外壳1,外壳1左右端均安装管道,外壳1下端右部位置固定反冲出水口3,外壳1内部从左往右均匀固定三个过滤机构9,水流穿过三个过滤机构9,可将水中的颗粒物除去,从而达到工艺使用标准。
20.过滤机构9包括拉环6,拉环6下端固定连接框体7,框体7外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91,第一限位板91下端固定连接外壳1,外壳1上端开设通孔93,框体7贯穿通孔93且向下延伸至与外壳1内部底端贴合,外壳1内部底端固定底板10,底板10上端开设方形槽71,方形槽
71向下贯穿底板10且延伸至外壳1内部,方形槽71前后壁左右对称设有两个转轴12,两个转轴12环形外端均固定转动机构75,两个转动机构75相对端上部位置均固定第三限位板73,两个转动机构75上侧均固定第二限位板72,两个第二限位板72分别与方形槽71内部左右壁上部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机构75下端均固定密封条74,两个密封条74均位于方形槽71底端上侧,第二限位板72、第三限位板73、密封条74以及转动机构75均位于方形槽71内部,框体7下端延伸至方形槽71内部,两个第三限位板73以及两个第三限位板73分别位于框体7左右侧,两个转动机构75分别与框体7左右侧贴合,通过第一限位板91实现对框体7的上下限位,再通过方形槽71实现对框体7的左右固定,当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理时,向上抽出框体7时,转动机构75向上转动,使得密封条74相互贴合,从而对方形槽71进行密封,防止装置内部的颗粒物进入方形槽71内,进而便于框体7的再次安装。
21.转动机构75包括转动板751,转动板751一端与底板10内壁贴合,转轴12与转动板751后端上部固定连接且向前贯穿转动板751,转动板751内部固定连接保护壳15,保护壳15内部安装扭力弹簧14,扭力弹簧14两端贯均穿保护壳15且向外延伸,底板10内壁开设凹型槽13,扭力弹簧14一端延伸进凹型槽13内部,扭力弹簧14另一端与转动板75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转轴12向前分别贯穿保护壳15以及扭力弹簧14,第三限位板73位于转动板751上部靠近框体7一侧,第二限位板72位于转动板751上侧,密封条74位于转动板751下端,当框体7位于方形槽71内部时,扭力弹簧14受到力被挤压收缩,当框体7从方形槽71内部抽出时,扭力弹簧14受到回弹力影响带动转动板751向上转动,又通过第二限位板72对第三限位板73进行限位,从而对转动板751进行限位,使得转动板751可转动至与底板10水平。
22.外壳1上端开设螺纹孔94,第一限位板91上端左右对称安装两个螺栓95,两个螺栓95贯穿第一限位板91且分别与两个螺纹孔94螺合连接,第一限位板91与外壳1之间安装密封垫92,螺纹孔94设在框体7左右两侧,通过螺栓95与螺纹孔94螺合实现框体7的固定。
23.左右侧位置的框体7内部均安装过滤网8,中间位置的过滤机构9内部安装活性炭板11,安装过滤网8可将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安装活性炭板11可对水中较小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水达到工艺使用标准。
24.外壳1下端右部位置固定轴承5,轴承5环形内壁固定反冲进水管4,实现反冲进水管4的转动喷水,便于对装置内部的颗粒物进行冲刷。
25.外壳1左右部位置均固定连接固定环2,可将装置与管道进行固定。
26.具体实施方式:先将冲水管与反冲进水管4连接,使得水流对装置内部进行冲洗,同时可转动反冲进水管4对装置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冲洗,当冲洗完成且需要更换过滤机构9时,转动螺栓95,用手握住拉环6,使得过滤机构9与外壳1分离,实现对过滤机构9进行清洗,框体7从方形槽71内部向上抽出,此时扭力弹簧14受回弹力影响推动转动板751在转轴12上转动,当转动板751转动至与底板10水平时,第二限位板72对转动板751上的第三限位板73进行限位,使得两个转动板751上的密封条74相接触,从而保证方形槽71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环境,再将另外两个过滤机构9从装置内取出,由于方形槽71上端两个转动板751以及密封条74进行贴合,使得水流以及颗粒物难以进入方形槽71内部,颗粒物随着水流从反冲出水口3流出,从而方便对框体7的再次安放。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