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锌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带钢是镀锌管生产加工所常用的原材料,在镀锌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带钢进行酸洗、镀锌等处理,由于带钢的长度较长,因此其加工生产线通常占地较大,往往需要使用有轨台车将带钢在不同的厂房之间进行转运。
3.现有的带钢转运装置在对带钢进行运输时,往往只使用两根枕木对带钢卷进行限位,其限位效果较差,在运输过程中,带钢卷易由台车表面滚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钢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带钢转运装置,包括台车,所述台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对称分布与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外壁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套筒的内壁相抵,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滑块的底部相抵。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带钢进行转运时,使用吊具将带钢卷吊运至两个相对的支撑板之间,当带钢卷与支撑板表面接触时,会推动支撑板发生转动,从而推动支撑杆及滑块对弹簧进行压缩,直至带钢卷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接触,此时拆下吊具即可,两个支撑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始终与带钢卷紧贴,以保证带钢卷的稳定性,避免带钢卷由台车表面滚落。
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滑块的外壁位于环形槽处转动套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套筒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由活动槽穿过,所述套筒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与活动槽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带钢卷的放置完毕后,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卡入对应的定位槽内后,即可对支撑杆进行固定,从而使底座、支撑板、支撑杆与套筒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对带钢卷进行有效的定位,以防止在台车的移动过程中,带钢卷推动支撑板移动。
10.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位于套筒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块的使用,便于对定位杆进行操作。
12.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限位机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立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限位机构两侧的立管可从两侧对带钢卷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带钢卷倾倒。
1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带钢卷进行吊运时,可拆下插杆,以避免插杆对带钢的吊运造成影响,当吊运完成后,插回插杆,可进一步提升立管的限位效果。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7.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吊具将带钢卷吊运至两个相对的支撑板之间,当带钢卷与支撑板表面接触时,会推动支撑板发生转动,从而推动支撑杆及滑块对弹簧进行压缩,直至带钢卷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接触,此时拆下吊具即可,两个支撑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始终与带钢卷紧贴,以保证带钢卷的稳定性,避免带钢卷由台车表面滚落。
18.2、本实用新型中,当带钢卷的放置完毕后,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卡入对应的定位槽内后,即可对支撑杆进行固定,从而使底座、支撑板、支撑杆与套筒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对带钢卷进行有效的定位,以防止在台车的移动过程中,带钢卷推动支撑板移动。
19.3、本实用新型中,位于限位机构两侧的立管可从两侧对带钢卷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带钢卷倾倒,在对带钢卷进行吊运时,可拆下插杆,以避免插杆对带钢的吊运造成影响,当吊运完成后,插回插杆,可进一步提升立管的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台车;2、底座;3、限位机构;4、支撑板;5、支撑杆;6、套筒;7、滑块;8、弹簧;9、环形槽;10、转环;11、定位杆;12、操作块;13、活动槽;14、定位槽;15、立管;16、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钢转运装置,包括台车1,所述台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对称分布与底座2的顶部,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外壁铰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底端与底座2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与套筒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端与套筒6的内壁相抵,所述弹簧8的顶端与滑块7的底部相抵。
27.需要对带钢进行转运时,使用吊具将带钢卷吊运至两个相对的支撑板4之间,当带
钢卷与支撑板4表面接触时,会推动支撑板4发生转动,从而推动支撑杆5及滑块7对弹簧8进行压缩,直至带钢卷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接触,此时拆下吊具即可,两个支撑板4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将始终与带钢卷紧贴,以保证带钢卷的稳定性,避免带钢卷由台车表面滚落。
28.所述滑块7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滑块7的外壁位于环形槽9处转动套接有转环10,所述转环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1,所述套筒6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活动槽13,所述定位杆11的一端由活动槽13穿过,所述套筒6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的一端与活动槽13连通。
29.当带钢卷的放置完毕后,转动定位杆11,使定位杆11卡入对应的定位槽14内后,即可对支撑杆5进行固定,从而使底座2、支撑板4、支撑杆5与套筒6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对带钢卷进行有效的定位,以防止在台车的移动过程中,带钢卷推动支撑板4移动。
30.所述定位杆11位于套筒6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12。
31.操作块12的使用,便于对定位杆11进行操作。
32.所述底座2的顶部位于限位机构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立管15。
33.位于限位机构3两侧的立管可从两侧对带钢卷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带钢卷倾倒。
34.所述立管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杆16。
35.在对带钢卷进行吊运时,可拆下插杆16,以避免插杆16对带钢的吊运造成影响,当吊运完成后,插回插杆16,可进一步提升立管15的限位效果。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7.需要对带钢进行转运时,使用吊具将带钢卷吊运至两个相对的支撑板4之间,当带钢卷与支撑板4表面接触时,会推动支撑板4发生转动,从而推动支撑杆5及滑块7对弹簧8进行压缩,直至带钢卷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接触,此时拆下吊具即可,两个支撑板4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将始终与带钢卷紧贴,以保证带钢卷的稳定性,避免带钢卷由台车表面滚落。
38.当带钢卷的放置完毕后,转动定位杆11,使定位杆11卡入对应的定位槽14内后,即可对支撑杆5进行固定,从而使底座2、支撑板4、支撑杆5与套筒6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从而对带钢卷进行有效的定位,以防止在台车的移动过程中,带钢卷推动支撑板4移动。
39.位于限位机构3两侧的立管可从两侧对带钢卷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带钢卷倾倒,在对带钢卷进行吊运时,可拆下插杆16,以避免插杆16对带钢的吊运造成影响,当吊运完成后,插回插杆16,可进一步提升立管15的限位效果。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5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