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燃油系统、具有其的发动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98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燃油系统、具有其的发动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发动机燃油系统用于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作状态和条件下所需要的燃油流量。燃油系统一般包括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部件,其中,燃油滤清器包括燃油粗滤器,燃油粗滤器用于初步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同时燃油粗滤器还用于过滤燃油中含有的水分,以将燃油中的水分降低到安全水平。但燃油中的水含量超出燃油粗滤器的过滤量时,含水量超标的燃油进入喷油器等部件,导致喷油器的内部零件锈蚀损坏,从而降低喷油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容易发生锈蚀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燃油系统,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包括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包括依次串联在所述进油油路上的油箱、含水量监测器、燃油粗滤器、输油泵、高压油泵和喷油器,所述含水量监测器用于监测燃油中的含水量,所述燃油粗滤器用于过滤燃油及分离燃油中的水分。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燃油系统,在燃油粗滤器与油箱之间设置含水量监测器,通过含水量监测器监测燃油中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大于燃油粗滤器所能过滤的水量时,可以控制预警或者控制发动机停止运行,从而保证流入喷油器的燃油的含水量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含水量超标的燃油进入喷油器,避免喷油器等部件发生锈蚀,提高喷油器的寿命。
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燃油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水量监测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间隔连接在所述进油油路上,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进油油路内的燃油接触。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预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预警装置和所述含水量监测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含水量监测器获取含水量信息,所述预警装置用于发出预警信号。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连通所述进油油路和所述回油油路,所述溢流阀的一端位于所述输油泵与所述高压油泵之间。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还包括燃油精滤器,所述燃油精滤器设置在所述进油油路上,所述燃油精滤器位于所述燃油粗滤器与所述高压油泵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还包括共轨管,所述共轨管设置在所述进油油路上,所述共轨管位于所述高压油泵与所述喷油器之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油油路连通所述油箱和所述喷油器,并且所述回油油路连通所述油箱与所述共轨管。
13.本使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燃油系统,所述发动机燃油系统为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燃油系统。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在燃油粗滤器与油箱之间设置含水量监测器,通过含水量监测器监测燃油中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大于燃油粗滤器所能过滤的水量时,可以控制预警或者控制发动机停止运行,从而保证流入喷油器的燃油的含水量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含水量超标的燃油进入喷油器,避免喷油器等部件发生锈蚀,提高喷油器的寿命。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
16.本使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为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21.100:发动机燃油系统;
22.10:进油油路、20:回油油路;
23.101:油箱、102:含水量监测器、103:燃油粗滤器、104:输油泵、105:高压油泵、106:喷油器、107:控制装置、108:溢流阀、109:燃油精滤器、110:共轨管;
24.a:第一电极、b: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它们的组合。
27.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部
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28.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侧”、“外侧”、“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燃油系统100,发动机燃油系统100包括进油油路10和回油油路20,发动机燃油系统100包括依次串联在进油油路10上的油箱101、含水量监测器102、燃油粗滤器103、输油泵104、高压油泵105和喷油器106,含水量监测器102用于监测燃油中的含水量,燃油粗滤器103用于过滤燃油及分离燃油中的水分。
3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燃油系统100,在燃油粗滤器103与油箱101之间设置含水量监测器102,通过含水量监测器102监测燃油中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大于燃油粗滤器103所能过滤的水量时,可以控制预警或者控制发动机停止运行,从而保证流入喷油器的燃油的含水量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含水量超标的燃油进入喷油器,避免喷油器等部件发生锈蚀,提高喷油器的寿命。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燃油系统100还包括控制装置107和预警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107与预警装置和含水量监测器102均电连接,控制装置107用于获取到含水量监测器102的含水量信号,控制装置107将获取到的含水量与预设含水量进行比较,当燃油中的含水量超过预设含水量时,控制装置107控制触发预警装置,以提醒操作员更换燃油。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含水量监测器102含括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其中,第一电极a、第二电极b、电源和电子控制单元形成导通的回路,第一电极a设置在靠近油箱101的一端,第二电极b设置在靠近燃油粗滤器102的一端,第一电极a和第二电极b均伸入进油油路10且均与燃油接触。
33.具体地,当燃油中的含水量增加,会导致燃油的导电率上升,第一电极a与第二电极b之间的电阻值减小。监测燃油的具体方式为:
34.第一步:电子控制单元将第一电极a与第二电极b之间的第一电阻值ω1的信号传递到控制装置107中,控制装置将第一电阻值ω1与预设电阻值ω0进行比较,如果第一电阻值ω1不小于预设电阻值ω0,则说明燃油中的含水量在正常范围内,控制装置不触发预警装置,电子控制单元每隔一段时间t1向控制装置传递信号;如果第一电阻值ω1小于预设电阻值ω0,则说明燃油中的含水量超过正常范围,控制装置控制预警装置预警。
35.第二步:预警装置预警后,电子控制单元每隔一段时间t2向控制装置107传递第二电阻值ω2的信号,控制装置107将第二电阻值ω2与预设电阻值ω0比较,如果ω2≥ω0,则说明燃油中的含水量正常,此时,电子控制单元跳转到第一步监测第一电阻值ω1,并保持预警状态;如果ω2<ω0,说明燃油中的含水量依然超出正常范围,控制装置107控制发动机进入限扭模式。
36.第三步:发动机进入限扭模式后,电子控制单元每隔一段时间t3想控制装置107传递第三电阻值ω3的信号,并将第三电阻值ω3与预设电阻值ω0比较,如果ω3≥ω0,则说明燃油中的含水量正常,此时,电子控制单元跳转到第二步监测第二电阻值ω2,并使发动机保持限扭状态;如果ω3<ω0,说明燃油中的含水量依然超出正常范围,控制装置107控制发动机停机。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燃油系统100还包括输油泵104,输油泵104设置在进油油路10上,输油泵104位于燃油粗滤器103与喷油器106之间。由于燃油经过输油泵104后,燃油与其内含有的水分难以分离,因此,将输油泵104沿燃油的流动方向设置在燃油粗滤器103后方,以便于将燃油中含有的水分分离。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燃油系统100还包括高压油泵105,高压油泵105设置在进油油路10上,高压油泵105位于输油泵104与喷油器106之间。高压油泵105用于提高燃油的压力,以便于高压燃油通过喷油器喷射到燃烧室内。
39.进一步地,发动机燃油系统100还包括溢流阀108,溢流阀108的一端连接进油油路10,且溢流阀108的所述一端位于输油泵104与高压油泵105之间,溢流阀108的另一端连接回油油路20。溢流阀108相当于进油油路10的一个支路,以将进油油路的燃油直接输送到回油油路20,溢流阀108为可调节开的阀门,可以根据高压油泵所需的压力调节溢流阀108的开度,以调整燃油压力使该压力的燃油适用于高压油泵。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燃油系统100还包括燃油精滤器109,燃油精滤器109设置在进油油路10上,燃油精滤器109位于燃油粗滤器103与高压油泵105之间。燃油精滤器109可设置在燃油粗滤器103与输油泵107之间,也可以设置在输油泵107与高压油泵105之间,只要是位于燃油粗滤器103与高压油泵105之间即可。燃油经过燃油精滤器109之后,可以进一步被过滤,进一步使燃油中的杂质减少。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燃油系统100还包括共轨管110,共轨管110设置在进油油路10上,共轨管110位于高压油泵105与喷油器106之间。进油油管10与共轨管110的进油口连接,共轨管110的出油口连接喷油器106的进油口,共轨管110的回油口与喷油器106的回油口均连接回油油路20,以使回油通过回油油路20回到油箱101中。
42.本使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燃油系统100,发动机燃油系统100为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动机燃油系统100。
4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在燃油粗滤器103与油箱101之间设置含水量监测器102,通过含水量监测器102监测燃油中的含水量,当含水量大于燃油粗滤器103所能过滤的水量时,可以控制预警或者控制发动机停止运行,从而保证流入喷油器的燃油的含水量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含水量超标的燃油进入喷油器,避免喷油器等部件发生锈蚀,提高喷油器的寿命。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
45.本使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为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4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