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线杆桩孔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
3.现有授权专利公开号为cn20719482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杆打孔机,旨在解决运输过程中容易晃动不稳定的问题,一种电线杆打孔机,包括车体,车体包括平台,平台转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设置有钻孔机构,平台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安装板抬升的顶升装置,平台设置有用于支撑安装板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线杆打孔机,在运输过程中更为稳定牢固,避免震动对机器的损伤。
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地面进行打孔作业,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部分低洼地面打孔后,会有部分积水流动至电线杆孔内,从而影响电线杆的正常立杆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线杆桩孔清理设备,可以对电线杆桩孔底部的积水进行取出,从而减少桩孔内的积水对电线杆的放置造成影响。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线杆桩孔清理设备,包括平动滑台,所述平动滑台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承板,所述上承板中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从动齿杆和集水箱;所述从动齿杆纵向滑动连接于上承板中部,所述平动滑台中部开设有方孔,所述从动齿杆侧边设置有用于驱动从动齿杆纵向滑移的驱动机构;所述集水箱可拆卸连接于从动齿杆下端,所述集水箱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环,所述导料管侧边开设有泄流孔,所述导料管内滑动连接有压塞球,所述压塞球与限位圆环相卡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集水箱的下移过程中,通过压塞球的阻隔,使桩孔内的积水受集水箱挤压进入集水箱内,并随集水箱的抬升而取出,从而完成对桩孔内部积水的清理,减少桩孔内的积水对电线杆施工的影响。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主转蜗杆,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于上承板顶部,所述主转蜗杆转动连接于上承板上部,所述主转蜗杆与电动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转蜗杆与从动齿杆啮合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驱动机构中的电动机工作时,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主
转蜗杆的转动,进而经由主转蜗杆与从动齿杆的啮合传动,调节从动齿杆在平动滑台上位置的抬升,便于将收集有积水的集水箱的取出工作。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横置平板,所述横置平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侧立板,所述从动齿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卡销,所述侧立板上开设有与弹簧卡销相匹配的定位卡孔,所述从动齿杆通过弹簧卡销与集水箱可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动齿杆底部的弹簧卡销与集水箱顶部的侧立板相匹配卡接,从而完成将集水箱安装于从动齿杆的底部或将从动齿杆取下,方便对集水箱内积水进行处理。
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承板中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扩滑孔,所述外扩滑孔分别位于从动齿杆的两侧,所述外扩滑孔内插设有侧边滑杆,两个所述侧边滑杆互相靠近一端与从动齿杆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从动齿杆两侧设置的侧边滑杆,使从动齿杆在上承板上纵向移动时,侧边滑杆保持位于外扩滑孔内的贴合滑动状态,从而限制从动齿杆纵向滑移时的倾斜,提高从动齿杆受电动机驱动而滑移时的稳定性。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顶弹簧,所述内顶弹簧下端与压塞球相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料管顶部连接的内顶弹簧,使内顶弹簧推动压塞球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压塞球保持与限位圆环的贴合状态,对集水箱底部进行封闭,从而限制集水箱上移时,积水外流。
1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顶弹簧上套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与内顶弹簧紧密贴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顶弹簧上套设的防护套,便于对内顶弹簧进行阻隔,减缓内顶弹簧受积水浸泡而产生锈蚀。
1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底部开设有导流凹口,所述导流凹口顶部与导料管的底部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箱底部设置的导流凹口,便于使积水经由导流凹口进到进入导料管内,从而减少积水自集水箱侧边向外接扩散的情况发生。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桩孔内的积水受集水箱挤压进入集水箱内,并随集水箱的抬升而取出,从而完成对桩孔内部积水的清理,减少桩孔内的积水对电线杆施工的影响。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主要用于表现平动滑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集水箱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平动滑台;2、上承板;3、从动齿杆;4、集水箱;5、导料管;6、泄流孔;7、限位圆环;8、压塞球;9、内顶弹簧;10、电动机;11、主转蜗杆;12、外扩滑孔;13、侧边滑杆;14、导流凹口;15、横置平板;16、侧立板;17、定位卡孔;18、弹簧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线杆桩孔清理设备,包括平动滑台1,平动滑台1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承板2,上承板2中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从动齿杆3和集水箱4。从动齿杆3纵向滑动连接于上承板2中部,平动滑台1中部开设有方孔,从动齿杆3侧边设置有用于驱动从动齿杆3纵向滑移的驱动机构。
28.请参阅图2,集水箱4可拆卸连接于从动齿杆3下端,集水箱4底部贯穿固定连接有导料管5,导料管5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环7,导料管5侧边开设有泄流孔6,导料管5内滑动连接有压塞球8,压塞球8与限位圆环7相卡接,使集水箱4的下移过程中,通过压塞球8的阻隔,使桩孔内的积水受集水箱4挤压进入集水箱4内,并随集水箱4的抬升而取出,从而完成对桩孔内部积水的清理,减少桩孔内的积水对电线杆施工的影响。
29.请参阅图1,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0和主转蜗杆11,电动机10固定连接于上承板2顶部,主转蜗杆11转动连接于上承板2上部,主转蜗杆11与电动机10输出端传动连接,主转蜗杆11与从动齿杆3啮合连接,使驱动机构中的电动机10工作时,电动机10的输出端带动主转蜗杆11的转动,进而经由主转蜗杆11与从动齿杆3的啮合传动,调节从动齿杆3在平动滑台1上位置的抬升,便于将收集有积水的集水箱4的取出工作。
30.上承板2中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外扩滑孔12,外扩滑孔12分别位于从动齿杆3的两侧,外扩滑孔12内插设有侧边滑杆13,两个侧边滑杆13互相靠近一端与从动齿杆3固定连接,在从动齿杆3两侧设置的侧边滑杆13,使从动齿杆3在上承板2上纵向移动时,侧边滑杆13保持位于外扩滑孔12内的贴合滑动状态,从而限制从动齿杆3纵向滑移时的倾斜,提高从动齿杆3受电动机10驱动而滑移时的稳定性。
31.请参阅图2,集水箱4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横置平板15,横置平板15上端固定连接有侧立板16,从动齿杆3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卡销18,侧立板16上开设有与弹簧卡销18相匹配的定位卡孔17,从动齿杆3通过弹簧卡销18与集水箱4可拆卸连接,使从动齿杆3底部的弹簧卡销18与集水箱4顶部的侧立板16相匹配卡接,从而完成将集水箱4安装于从动齿杆3的底部或将从动齿杆3取下,方便对集水箱4内积水进行处理。
32.导料管5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顶弹簧9,内顶弹簧9下端与压塞球8相抵接,在导料管5顶部连接的内顶弹簧9,使内顶弹簧9推动压塞球8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压塞球8保持与限位圆环7的贴合状态,对集水箱4底部进行封闭,从而限制集水箱4上移时,积水外流。内顶弹簧9上套接有防护套,防护套与内顶弹簧9紧密贴合,在内顶弹簧9上套设的防护套,便于对内顶弹簧9进行阻隔,减缓内顶弹簧9受积水浸泡而产生锈蚀。
33.集水箱4底部开设有导流凹口14,导流凹口14顶部与导料管5的底部连通,在集水
箱4底部设置的导流凹口14,便于使积水经由导流凹口14进到进入导料管5内,从而减少积水自集水箱4侧边向外接扩散的情况发生。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5.当需要进行电线杆的安装工作前,首先对桩孔进行清理,将平动滑台1移动至电线杆桩孔的正上方,将集水箱4安装于从动齿杆3的下端,使集水箱4顶部的侧立板16卡接于从动齿杆3下端的弹簧卡销18上,启动上承板2顶部的电动机10,使电动机10的输出端带动主转蜗杆11的转动,进而经由主转蜗杆11和从动齿杆3的啮合传动带动电动机10的纵向下移,使集水箱4下移伸入桩孔内,并在集水箱4向桩孔底部移动时,集水箱4挤压桩孔内的积水,使积水进入导料管5内推动限位圆环7上移,从而使积水穿过导料管5两侧的泄流孔6进入集水箱4内,并在从动齿杆3带动集水箱4向上移动时,完成对桩孔内部积水的清理,减少桩孔内的积水对电线杆施工的影响。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