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喷机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喷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在无纺布的生产制造中,将生产原料放置到熔喷机内进行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等步骤完成的。
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8170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熔喷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有料筒,还包括有机架,机架上有熔喷机,在正对着熔喷机的进料口上设有料斗,所述料筒上连接有送料管,送料管的出料口正对着料斗的进料位置,所述送料管中间安装有吸引式送料机。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吸引式送料机通过送料管将料筒内的原料吸取至送料管上,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架结构较大,料筒设置在机架下方,而吸引式送料机设置在机架上方,在进行换料时需要工作人员在机架上层和下层交替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原料一般放置在打包袋中,将其导入到料筒内又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喷机上料装置,利用可升降的托板将原料带提升至机架上,同时利用撑杆直接对打包袋进行撑紧,确保负压吸头能够对包装袋内的原料进行稳定的吸取,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熔喷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两侧均固定设置有o型导轨,所述机架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设置有链轮,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端与其中一链轮固连的第一电机,两所述链轮上传动连接有链板,所述链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托板,所述托板远离链板的一侧与o型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机架下部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滑移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支撑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板中部设置有负压吸头,所述支撑板下部滑移设置有四个撑杆,所述支撑板上滑移设置有两与机架抵接配合的顶杆,两所述顶杆与支撑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驱动顶杆与各支撑杆同步移动的同步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将一批次的包装袋放置到传送带上,并将支撑板下方的各托板上放置包装袋;工作时,将包装袋的袋口打开,驱动机构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负压吸头伸入包装袋内部,各撑杆插接到包装袋内,此时顶杆与机架顶面抵接,并通过同步机构带动各撑杆撑紧包装袋;当该包装袋内部的原料使用完成时;第一电机带动各托板移动,传送带将包装袋输送到最下方的空置托板上,从而实现持续性上料;通过这种方
式,有效省去工作人员上下层交替工作和原料倾倒的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撑杆沿支撑板对角线方向滑移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沿支撑板对角线滑移的撑杆,使撑杆在进入包装袋料口时尽可能的靠近在一起,从而确保其稳定进入到包装袋内部,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两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板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螺杆,两所述第一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铰接设置有两连杆,两所述连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分别与其对应的两支撑杆铰接,两所述第一螺杆靠近其所在一侧的顶杆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齿轮,所述顶杆上成型有与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下降时,两顶杆分别与其下方的机架抵接,并通过齿条与齿轮配合带动两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螺纹套向远离负压吸头的一侧移动,同时螺纹套通过两连杆带动与其对应的撑杆向远离支撑板中心的方向滑移,从而撑紧包装袋;当支撑板上升时,第一弹性件带动顶杆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各撑杆的复位。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杆下部成型有若干环状凸棱。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状凸棱,能够有效确保撑杆对包装袋撑紧的稳定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部贯穿设置有插孔,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绕插孔间隔成型有若干扇环状挡板,所述负压吸头插接设置在插孔内,所述负压吸头上成型有若干分别与各挡板插接配合的插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板与挡板配合,完成负压吸头的锁紧和固定,确保负压吸头在下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从支撑板上滑脱的情况,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在安装负压吸头时,只需将负压吸头插入到插孔内后,旋转负压吸头带动插板插接到挡板内,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托板上均转动设置有若干圆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滚能够有效降低传送带在将包装袋输送到托板上时的输送阻力,从而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一侧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端与第二螺杆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正反向转动,进一步实现支撑板的升降。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1)用可升降的托板将原料带提升至机架上,同时利用撑杆直接对打包袋进行撑紧,确保负压吸头能够对包装袋内的原料进行稳定的吸取,从而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23.(2)利用环状凸棱、沿支撑板对角线滑移的撑杆等设置,确保撑杆能够稳定进入到包装袋内并提升撑杆对包装袋撑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24.(3)利用插板与挡板配合,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负压吸头的拆装,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体现支撑板上各组件的连接关系。
27.附图标记:1、机架;2、o型导轨;3、链轮;4、第一电机;5、链板;6、托板;7、圆滚;8、传送带;9、支架;10、支撑板;11、第二螺杆;12、第二电机;13、插孔;14、挡板;15、负压吸头;16、插板;17、撑杆;18、环状凸棱;19、尖角;20、顶杆;21、第一弹性件;22、第一螺杆;23、螺纹套;24、连杆;25、齿轮;26、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熔喷机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宽度方向两侧均固定设置有o型导轨2,机架1内部上部和下部均转动设置有链轮3,机架1宽度方向一侧固定设置有旋转端与上部链轮3固连的第一电机4,两链轮3上传动连接有链板5,链板5上沿其中线方向间隔固定有若干托板6,托板6沿其长度方向远离链板5的一侧与o型导轨2滑动配合,各托板6上均沿其宽度方向转动设置有若干圆滚7,机架1下部宽度方向一侧固定设置有传送带8。
30.机架1上部固定设置有支架9,支架9上沿其高度方向滑移设置有支撑板10,支架9上设置有驱动支撑板10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9长度方向一侧的第二螺杆11,第二螺杆11与支撑板10螺纹连接,支架9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端与第二螺杆11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12,支撑板10中部贯穿设置有插孔13,支撑板10上表面绕插孔13间隔成型有三个扇环状挡板14,插孔13内插接设置有负压吸头15,负压吸头15上成型有三个分别与各挡板14插接配合的插板16。
31.利用插板16与挡板14配合,完成负压吸头15的锁紧和固定,确保负压吸头15在下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从支撑板10上滑脱的情况,有效提高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在安装负压吸头15时,只需将负压吸头15插入到插孔13内后,旋转负压吸头15带动插板16插接到挡板14内,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32.支撑板10下部沿其对角线方向滑移设置有四个撑杆17,撑杆17下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成型有若干环状凸棱18,撑杆17下端成型有尖角19,支撑板10长度方向两侧中部均沿其高度方向滑移设置有与机架1抵接配合的顶杆20,两顶杆20与支撑板10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21,第一弹性件21为弹簧制成,支撑板10上设有驱动顶杆20与各支撑杆17同步移动的同步机构。
33.同步机构包括两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板10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螺杆22,两第一螺杆22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3,螺纹套23宽度方向两侧均铰接设置有连杆24,两连杆24远离螺纹套23的一端分别与其对应的支撑杆17铰接,两第一螺杆22靠近其所在一侧顶杆20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齿轮25,顶杆20上成型有与齿轮25啮合配合的齿条26。
34.当支撑板10下降时,两顶杆20分别与其下方的机架1抵接,并通过齿条26与齿轮25配合带动两第一螺杆22转动,第一螺杆22带动螺纹套23向远离负压吸头15的一侧移动,同时螺纹套23通过两连杆24带动与其对应的撑杆17向远离支撑板10中心的方向滑移,从而撑紧包装袋;当支撑板10上升时,第一弹性件21带动顶杆20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各撑杆
17的复位。
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前,将一批次的包装袋放置到传送带8上,并将支撑板10下方的各托板6上放置包装袋;工作时,将包装袋的袋口打开,第二电机12通过第二螺杆11带动支撑板10向下移动,负压吸头15伸入包装袋内部,各撑杆17插接到包装袋内,此时顶杆20与两机架1顶面抵接,并通过同步机构带动各撑杆17撑紧包装袋;当该包装袋内部的原料使用完成时;第一电机4带动各托板6移动,此时传送带8将包装袋输送到最下方的水平空置托板6上,从而实现持续性上料;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省去工作人员上下层交替工作和原料倾倒的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3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