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园林苗木灌溉的水肥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2.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特殊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我国是世界上从事农业、兴修水利最早的国家,早在5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就有“尽力乎沟洫”、“陂障九泽、丰殖九薮”等农田水利的内容,在夏商时期就有在井田中布置沟渠,进行灌溉排水的设施,西周时在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已经有较多的小型灌溉工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大量土地得到开垦,灌溉排水相应地有了较大发展。
4.目前的灌溉设备都要推着在园林中移动的同时进行灌溉,而园林一般都是泥土地,移动起来十分麻烦,导致灌溉效率变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园林苗木灌溉的水肥灌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园林苗木灌溉的水肥灌溉设备,包括底座、水肥箱和灌溉装置,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设有水肥箱,所述水肥箱的外侧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水肥箱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水肥箱背侧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水肥箱的内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搅拌辊,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设有灌溉装置,所述水肥箱与灌溉装置之间连接处的底部设有连通管,所述灌溉装置的外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灌溉装置右侧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灌溉装置背侧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摇把,所述灌溉装置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灌溉装置内部的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轴,所述转轮上套设有喷洒管,所述灌溉装置内部左侧侧壁的底部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转轮之间设有输送管。
8.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驱动装置和抽水泵之间控制连接。
9.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旋转轴之间传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抽水泵的一侧与连通管相连通。
11.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一侧与抽水泵相连通,另一侧与喷洒管相连通。
12.优选的,所述摇把与转轮之间传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搅拌辊,能够时刻对水肥箱中的水肥进行搅拌,避免肥料在水中沉淀到底部,导致大部分的水肥效果变差,无法很好的施肥,导致大部分的苗木生长变差。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转轮,能够从凹槽中将喷洒管抽出,并使转轮转动,使套设在转轮上的喷洒管不断延长,方便对园林中的各个苗木进行灌溉,省去了将灌溉装置整个移动的麻烦。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摇把,能够在灌溉完成后,通过摇把带动转轮反向转动,从而将延伸出去的喷洒管收回到转轮上,更加的方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灌溉装置侧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肥箱侧视图。
21.图中:1、水肥箱;2、底座;3、透明观察窗;4、加料口;5、显示屏;6、灌溉装置;7、控制面板;8、挡板;9、凹槽;10、搅拌辊;11、旋转轴;12、连通管;13、抽水泵;14、输送管;15、转轮;16、控制模块;17、支撑板;18、固定轴;19、喷洒管;20、安装座;21、固定座;22、摇把;23、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用于园林苗木灌溉的水肥灌溉设备,包括底座2、水肥箱1和灌溉装置6,底座2顶部的左侧设有水肥箱1,水肥箱1的外侧设有透明观察窗3,水肥箱1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4,水肥箱1背侧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23,水肥箱1的内部设有旋转轴11,驱动装置23的输出端与旋转轴11之间传动连接,旋转轴11上套设有搅拌辊10,能够时刻对水肥箱1中的水肥进行搅拌,避免肥料在水中沉淀到底部,导致大部分的水肥效果变差,无法很好的施肥,导致大部分的苗木生长变差,底座2顶部的右侧设有灌溉装置6,水肥箱1与灌溉装置6之间连接处的底部设有连通管12,灌溉装置6的外侧设有显示屏5,显示屏5的下方设有控制面板7,灌溉装置6右侧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部设有挡板8,灌溉装置6背侧的底部设有固定座21,固定座21上设有摇把22,灌溉装置6的内部设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顶部设有控制模块16,灌溉装置6内部的底部设有安装座20,安装座20上设有转轮15,摇把22与转轮
15之间传动连接,能够在灌溉完成后,通过摇把22带动转轮15反向转动,从而将延伸出去的喷洒管19收回到转轮15上,更加的方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转轮15与安装座2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轴18,转轮15上套设有喷洒管19,能够从凹槽9中将喷洒管19抽出,并使转轮15转动,使套设在转轮15上的喷洒管19不断延长,方便对园林中的各个苗木进行灌溉,省去了将灌溉装置6整个移动的麻烦,灌溉装置6内部左侧侧壁的底部设有抽水泵13,控制面板7与驱动装置23和抽水泵13之间控制连接,抽水泵13的一侧与连通管12相连通,抽水泵13与转轮15之间设有输送管14,输送管14的一侧与抽水泵13相连通,另一侧与喷洒管19相连通。
25.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将喷洒管19从凹槽9中抽出,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抽水泵13,将水肥箱1中的肥料输送到喷洒管19中,搅拌辊10能够时刻对水肥箱1中的水肥进行搅拌,避免肥料在水中沉淀到底部,导致大部分的水肥效果变差,通过转轮15转动,从而使套设在转轮15上的喷洒管19不断延长,对苗木进行浇灌,灌溉完成后,通过摇把22带动转轮15反向转动,从而将延伸出去的喷洒管19收回到转轮15上,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实用性较高。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