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境试剂盒。
背景技术:
2.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医院、制药企业使用较多。环境检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检测网络进行设计,在环境检测时需要使用试剂管对检测样品进行储存,需要对试剂管进行归纳和储存。
3.授权公告号为cn20543582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环境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底垫、下固定缓冲座、把手、下锁紧件、下弹簧、上弹簧、上锁定件、上固定缓冲座、顶盖和提手,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圈,底垫设置在盒体的底端,下固定缓冲座设置在盒体的内部,把手连接在盒体的左右两外壁上,下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下固定缓冲座上,下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上锁定件,上固定缓冲座设置在下固定缓冲座的上端,并且上固定缓冲座位于顶盖的内部,顶盖设置在盒体的顶端。试剂盒放置试管的稳定性高,弹性减震性能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试剂盒内的试管不能推出,试管取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从试剂盒内取用试管,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境试剂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境试剂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环境试剂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可拆卸连接,还包括试管放置装置,所述试管放置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若干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盒体侧面滑动连接,若干所述驱动组件与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驱动组件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盖体之间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组件与盖体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体盖上盒体时,盖体通过按压组件驱动第一支撑件向盒体底部移动,进而使驱动组件压缩,从盒体上取下盖体时,驱动组件驱使第一支撑件带动试管向盖体方向移动,进而推出试管,从而便于取出试管。
9.优选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若干按压件,若干所述按压件沿盒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若干所述按压件一端与第一支撑件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盖体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按压件的设置用于当盖体盖上盒体时,稳定按压第一支撑件向第二支撑件方向移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面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盒体内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互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件在第一滑块的带动下在第一滑槽内沿着盒体高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试管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件的方向移动。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沿盒体高度方向未贯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未贯穿盒体高度,以防第一支撑件向盖体方向移动时,第一支撑件带着试管直接滑出,进而导致试管损坏。
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盖上盒体时,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一支撑件下移,当盖体从盒体上取下时,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变小,从而促使第一支撑件向远离第二支撑件的方向移动,进而将试管推出。
17.优选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若干气垫和若干橡胶垫,若干所述气垫与盖体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气垫与若干橡胶垫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橡胶垫与试管位置一一对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垫和橡胶垫的设置便于减轻盖体与试管直接接触致使试管出现损坏,同时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起到缓冲作用。
19.优选的,若干所述橡胶垫的横截面为圆形,若干所述橡胶垫的直径大于试管口的直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直径大于试管口的直径,便于橡胶垫将试管封口,从而减少移动过程中试管内试剂溅出的情况。
21.优选的,所述试管放置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位于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若干安装架和若干第一弹性件,若干所述安装架与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安装架与试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片。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片的设置以防试管与安装架直接接触,从而降低试管出现损坏的情况。
23.优选的,若干所述安装架与底板之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件,若干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放置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一弹性件的设置用于当试剂盒掉落时,缓冲竖直方向上的力,同时在试剂盒移动过程中,减轻试管沿竖直方向受的力。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盖体、按压组件和驱动组件的协同作用,促使带有试管的第一支撑件沿盒体高度方向往复移动,将盖体从盒体上取下,驱动组件推动第一支撑件向盖体方向移动,进而推出试管,便于取出试管;
27.2.通过设置气垫和橡胶垫,减少盖体直接与试管接触导致试管出现损坏的情况,橡胶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封住试管口,从而降低试剂盒移动过程中,试管内的液体溅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盖体和盒体的爆炸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试管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沿宽度方向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沿长度方向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2、盖体;21、连接件;3、试管放置装置;4、支撑组件;41、第一支撑件;411、安装孔;412、第一滑块;413、第一滑槽;42、第二支撑件;5、驱动组件;51、固定块;52、连接杆;53、滑块;54、弹性件;55、滑槽;6、第一缓冲组件;61、安装架;62、第一弹性件;63、第一橡胶片;64、放置槽;7、第二缓冲组件;71、气垫;72、橡胶垫;8、按压组件;81、按压件;9、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环境试剂盒。
36.参照图1,一种环境试剂盒,包括盒体1、盖体2和试管放置装置3,盒体1和盖体2可拆卸连接,试管放置装置3位于盒体1内,试管放置装置3与盒体1可拆卸连接,试管放置装置3用于放置试管。本技术便于取出试管。
37.参照图2和图3,试管放置装置3包括支撑组件4、若干驱动组件5和第一缓冲组件6,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若干试管放置于第一支撑件41上,第一支撑件4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411,若干安装孔411沿第一支撑件41长度、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安装孔411沿第一支撑件41高度方向贯穿,试管与第一支撑件41插接,安装孔411的横截面为圆柱形壳体,第一支撑件41为橡胶材料制成。第一支撑件41与盒体1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第一支撑件41沿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滑块412,第一滑块412的横截面为t形,第一滑块412与第一支撑件4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盒体1内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13,第一滑槽413与第一滑块412相互配合,第一滑槽413沿盒体1高度方向未贯穿。
38.参照图3,第二支撑件42位于盒体1底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42为底板,底板与盒体1竖直侧面均抵接。第一缓冲组件6包括若干安装架61和若干第一弹性件62,若干安装架61位于底板上,若干安装架61与底板固定连接,试管底部放置于若干安装架61上,若干安装架61分别沿盒体1长度、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安装架61与试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片63,第一橡胶片63的设置用于减少试管直接与安装架61接触产生损坏,底板与安装架61之间开设有放置槽64,若干第一弹性件62位于放置槽64内,若干第一弹性件62以放置槽64的中心为轴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若干第一弹性件62一端与放置槽64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架6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2为第一弹簧。
39.参照图4,若干驱动组件5沿盒体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为两个,驱动组件5位于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之间,驱动组件5能够驱动第一支撑件41沿着盒体1高度方向移动,驱动组件5位于沿盒体1长度方向两排相邻试管之间,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块51、连接杆52、滑块53和弹性件54,左连接杆52和右连接杆52位于沿盒体1宽度方向的同一线上,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4为弹簧,固定块51远离盒体1底部一端与第一支撑件41焊接,连接杆52的一端与固定块51铰接,连接杆52远离固定块51的一端与滑块53焊接,底板上开设有滑槽55,滑块53位于滑槽55内,弹簧一端与滑槽55内壁焊接,另一端与滑块53远离固定块51的一端焊接。
40.参照图2和图4,盖体2朝向盒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7和按压组件8,第二缓冲组件7包括若干气垫71和若干橡胶垫72,若干气垫71与盖体2通过胶水粘结,橡胶垫72与气垫71之间通过胶水粘结,橡胶垫72位于气垫71的底部,气垫71和橡胶垫72的中心位于同
一竖直线上,气垫71和橡胶垫72与第一支撑件41上的试管一一对应。橡胶垫72能够盖住试管口,橡胶垫72的直径大于试管口的直径,橡胶垫72与试管口抵接。按压组件8包括若干按压件81,本实施例中按压件81为两个,按压件81一端与盖体2抵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41焊接。
41.参照图1,盖体2上设置有提手9,提手9与盖体2焊接,盖体2与盒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件21,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1为四个,四个连接件21位于盖体2的四角,四个连接件21与盖体2固定连接,连接件21用于将盖体2和盒体1连接。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环境试剂盒的实施原理为:盖体2盖上盒体1,通过按压件81使得第一支撑件41下移,进而使左连接杆52和右连接杆52夹角变大,打开盖体2时,左连接杆52和右连接杆52之间的夹角变小,同时推动第一支撑件41向盖体2方向移动,推出试管,进而从第一支撑件41上取下试管。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