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一种较为便捷的运输设置,常见于住宅楼、商场等场所;电梯轿厢是电梯系统中载人或载物的主体装置。
3.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突然停电故障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电梯内被困的人员可通过电梯内自带的求助系统,比如求助按钮进行求助。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被困人员虽能发出求救信号,但等待救援时间可能较长,被困人员还可能因被困时间较长而发生其他意外情况,例如呼吸困难等。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因救援时间较长而给被困人员造成的危险,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与电梯轿厢顶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储物箱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有一蓄电池和一开关,所述开关安装于电梯轿厢侧壁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梯发生停电事故时,蓄电池向驱动组件供电,被困人员可打开开关,驱动组件驱使储物箱向下移动,使储物箱处于便于被困人员拿取应急物品的位置,储物箱内可放置氧气面罩、手电筒、或其他应急物品,从而便于被困人员在危急情况下自救。
9.可选的,所述电梯轿厢顶板上安装有若干个应急灯,所述应急灯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突然停电时,应急灯由蓄电池供电亮起,从而便于被困人员操作开关以及拿取应急物品,同时有利于缓解被困人员紧张的情绪。
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端固定于电梯轿厢顶板上,所述电动推杆输出端朝下设置且与储物箱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具有较好的直线往复功能。
13.可选的,所述开关外设置有一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端与电梯轿厢侧壁铰接,所述防护罩另一端与电梯轿厢侧壁可拆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由防护罩进行防护,避免被误碰。
15.可选的,所述防护罩靠近电梯轿厢侧壁的一侧设置有一钢条,电梯轿厢侧壁上绝缘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钢条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电梯供电系统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断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此时被困人员可较为方便的打开防护罩,而电梯正常运行时,钢条吸附在电磁铁上,从而使防护罩不易被打开,使开
关仅在断电的紧急情况下才能被使用。
17.可选的,所述储物箱的一端铰接有一盖板,所述储物箱侧壁上设置有一第一耳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一第二耳板,所述第一耳板通过一限位组件与第二耳板可拆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物箱通过盖板封闭,盖板与储物箱之间通过限位组件连接,从而使应急物品保持良好的储存状态。
19.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一限位壳,所述限位壳固接于第一耳板上,所述限位壳内穿设有一活动穿设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限位杆,所述限位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弹性驱使限位杆向靠近第二耳板方向移动的压缩弹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弹簧的弹性驱使作用下,限位杆稳定的穿设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上,从而限制盖板翻转,当需要打开储物箱时,被困人员向外拉动限位杆,使限位杆脱离第二耳板即可,限位组件操作上简单、方便。
21.可选的,所述储物箱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一角。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储物箱对人员正常乘坐的影响。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电梯发生停电事故时,蓄电池向驱动组件供电,被困人员可打开开关,驱动组件驱使储物箱向下移动,使储物箱处于便于被困人员拿取应急物品的位置,储物箱内可放置氧气面罩、手电筒、或其他应急物品,从而便于被困人员在危急情况下自救;
25.2.电梯突然停电时,应急灯由蓄电池供电亮起,从而便于被困人员操作开关以及拿取应急物品,同时有利于缓解被困人员紧张的情绪;
26.3.电梯断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此时被困人员可较为方便的打开防护罩,而电梯正常运行时,钢条吸附在电磁铁上,从而使防护罩不易被打开,使开关仅在断电的紧急情况下才能被使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为展示限位组件所做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储物箱;10、盖板;11、把手;12、第一耳板;13、第二耳板;2、驱动组件;20、电动推杆;21、安装板;3、蓄电池;4、开关;40、防护罩;41、钢条;42、电磁铁;5、应急灯;6、限位组件;60、限位壳;61、限位杆;62、限位板;63、压缩弹簧;64、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储物箱1,用于驱使储物箱1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2,用于向驱动组件2供电的蓄电池3,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组件2工作的开关4。
33.参照图1和图2,储物箱1设置于电梯轿厢顶部的一角,储物箱1内可放置用一些救急的物品,例如氧气面罩、手电筒、螺丝刀、扳手等,这些物品可供被困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驱动组件2设置于储物箱1的上方,驱动组件2包括电动推杆20和安装板21,电动推杆20
竖向固接于电梯轿厢顶板上,电动推杆20输出端朝下设置;安装板21垂直固接于电动推杆20输出端上,安装板21与储物箱1顶面贴合且通过一螺丝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电动推杆20的伸缩直接带动储物箱1竖向的位移;蓄电池3安装于电梯轿厢顶板上且位于临近驱动组件2的位置,蓄电池3与电动推杆20电连接,蓄电池3由电梯供电系统直接供电,并于电梯停电后作为向驱动组件2供电的电源。
34.参照图1和图2,开关4与电动推杆20电连接,开关4安装于电梯轿厢侧壁上,且位于储物箱1的下方,从而减少了日常电梯运行时被人触碰的几率;同时开关4位于电梯轿厢侧壁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从而便于不同身高的被困人员操作;在开关4外侧设置有用于对开关4进行日常防护的防护罩40,防护罩40顶端铰接于电梯轿厢侧壁上,在防护罩40底端靠近电梯轿厢侧壁的一侧安装有一钢条41,相应的,在电梯轿厢侧壁上绝缘安装有一电磁铁42,电梯正常运行时,电梯供电系统向电磁铁42通电,电磁铁42吸附钢条41,从而使防护罩40稳定的扣合住开关4,当电梯停电时,电磁铁42断电,被困人员可轻易打开防护罩40,按下开关4,从而启动电动推杆20。
35.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被困人员进行自救的相关操作,在电梯轿厢顶壁上安装有多个应急灯5,应急灯5与蓄电池3电连接,当电梯停电时,应急灯5由蓄电池3通电后亮起,从而照亮电梯内部环境,便于被困人员打开开关4以及取出应急物品;参照图2,为了便于被困人员打开储物箱1,在储物箱1水平方向的一端铰接有一盖板10,盖板10的铰接轴竖向设置,在盖板10背离储物箱1的一侧固接有一把手11;在储物箱1侧壁上水平固接有一第一耳板12,在盖板10侧壁上水平固接有一第二耳板13,第二耳板13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耳板12的水平高度,第二耳板13活动设置于第一耳板12的下方。
36.参照图2和图3,在第一耳板12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耳板13脱离第一耳板12的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竖向固接于第一耳板12顶面的限位壳60,在限位壳60内竖向穿设有一限位杆61,限位杆61活动穿设于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13,当限位杆61穿设于第一耳板12和第二耳板13时,限位杆61可限制第二耳板13脱离第一耳板12;为了使限位杆61更稳定的插设在第二耳板13上,在限位杆61上垂直固接有一限位板62,限位板62设置于限位壳60内,在限位杆61上还套设有一压缩弹簧63,压缩弹簧63弹性支撑于限位板62与限位壳60顶壁之间,压缩弹簧63向下弹性挤压限位板62,从而使限位板62稳定的抵靠在第一耳板12上;为了便于被困人员拉动限位杆61,在限位杆61顶端还垂直固接有一拉板64,拉板64位于限位壳60外侧,从而被困人员可拉动拉板64,进而带动限位杆61移动。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梯自动救助控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电梯突然停电时,应急灯5起亮,电磁铁42断电,被困人员可打开防护罩40并按下开关4,蓄电池3向电动推杆20供电,电动推杆20输出端向下延伸,带动储物箱1下降;当储物箱1下降至最低点后,被困人员可捏住拉板64并向上拉动限位杆61,使限位杆61脱离第二耳板13,随后被困人员可拉动把手11打开盖板10,取出所需的物品;储物箱1在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位于电梯轿厢顶部,以免人员误碰,当电梯出现停电故障后,才可由被困人员启动驱使储物箱1下降,使其处于便于被困人员拿取应急物品的位置,进而便于被困人员进行自救。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