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空调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力模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力模块,就是把水泵、阀件、过滤器、定压补水装置、水泵控电控柜等等(几乎是除了主机以外所有的东西)集成在一个箱子里面。水力模块适用于中央空调水系统空调水、冷却水、卫生热水循环输送及其它水介质的输送,可与任何水循环中央空调机组配套使用。
3.一篇申请号为cn20192229141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精确变水温的水力模块,箱体底部固定有安装座,箱体左侧下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上部安装有补水管,补水管左侧安装有自动补水阀,自动补水阀右侧安装有安全泄压阀,安全泄压阀右侧安装有膨胀罐,膨胀罐右侧安装有90度弯头,90度弯头下部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下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右侧安装有第一转接头,第一转接头右侧安装有水泵,水泵下部安装有固定座,水泵右侧安装有第二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右侧安装有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右侧安装有挡板式流量开关,挡板式流量开关右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右侧安装有换热器,换热器右侧安装有出水管。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水力模块通常安装于室外,而箱体通过安装座固定于地面上,当地面有积水时,箱体内容易进水,进而影响水力模块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地面积水进入箱体,保证水力模块的正常工作,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力模块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力模块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力模块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还包括:支撑架和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底座可升降式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以用于驱动所述底座升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面的积水深度超过底座的高度时,启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驱动底座上升,今儿带动箱体上升,使箱体远离积水,以避免地面积水进入箱体,从而保证水力模块的正常工作,当地面积水消除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底座和箱体下降,使底座放置于地面上,操作方便。
9.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滑杆和伺服电机;
10.所述丝杆竖直布设,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转动轴线竖直,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丝杆平行布设,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水平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一个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装配,另一个滑块与所述滑杆滑动装配且滑动方向竖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驱动丝杆正反向转动,丝杆带动滑块升降,进而实现底座和箱体的升降,以使箱体能够自动远离或靠近地面。
12.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齿轮、齿条和滑动框;
13.所述滑动框竖直布设且位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动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设于所述滑动框竖直方向相对两侧边相靠近的一侧,所述齿轮设有两个,所述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且转动轴线水平,两个所述齿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相互啮合,两个所述齿轮均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两个所述齿轮相远离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且输出端与一个所述齿轮的在中心处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两个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条同步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实现底座和箱体的升降。
15.可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箱体之间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水浸传感器与所述升降组件进行电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浸传感器感应到水时,将信号传送至升降组件处,使升降组件被启动,进而驱动箱体上升,实现箱体上升的自动化,多个支撑块使箱体与底座之间留有间隙,既便于箱体的良好散热,又便于水浸传感器对地面积水的感应。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外周侧设有防护罩,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呈开口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能够保护支撑架、升降组件不受侵蚀,延长支撑架、升降组件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周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支撑块上的锁紧螺栓。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和锁紧螺栓相配合,便于箱体与支撑块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
21.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通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通孔便于水力模块工作时进行良好的散热,保证水力模块的正常运行。
23.可选的,所述散热通孔处设有百叶窗。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叶窗既能够保证箱体的良好散热,又能够防止杂物、雨水进入箱体,从而延长水力模块的使用寿命。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当地面的积水深度超过底座的高度时,启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驱动底座上升,今儿带动箱体上升,使箱体远离积水,以避免地面积水进入箱体,从而保证水力模块的正常工作;
27.2.当水浸传感器感应到水时,将信号传送至升降组件处,使升降组件被启动,进而驱动箱体上升,实现箱体上升的自动化;
28.3.百叶窗既能够保证箱体的良好散热,又能够防止杂物、雨水进入箱体,从而延长
水力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沿图1中a
‑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驱动电机、支撑架和滑动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底座;2、箱体;21、安装板;22、散热通孔;3、支撑架;4、升降组件;41、丝杆;42、滑杆;43、伺服电机;44、驱动电机;45、齿轮;46、齿条;47、滑动框;5、支撑块;6、水浸传感器;7、防护罩;8、锁紧螺栓;9、百叶窗;1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力模块安装结构。
37.实施例1
38.参照图1和图2,适用于多环境的水力模块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箱体2、支撑架3和升降组件4,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散热通孔22,散热通孔22处设有百叶窗9,底座1为不锈钢材质,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处焊接有多个不锈钢的支撑块5,箱体2的周侧焊接有不锈钢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纹装配有锁紧螺栓8,支撑块5上表面与螺纹通孔相对应处开设有螺纹槽,锁紧螺栓8的自由端贯穿螺纹通孔且螺纹装配于螺纹槽内,以将箱体2固定于支撑块5上,箱体2的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6,水浸传感器6与底座1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39.支撑架3位于底座1的一侧,支撑架3的下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上,底座1可升降式的设置于支撑架3上,升降组件4设于支撑架3上以用于驱动底座1升降,为了便于箱体2的升降,将与箱体2连通的管道设置成软管,以配合箱体2的升降工作。
40.参照图2和图3升降组件4包括:丝杆41、滑杆42和伺服电机43;丝杆41竖直布设,丝杆4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支撑架3上且转动轴线竖直,伺服电机43设于支撑架3上端且输出端与丝杆41的上端焊接固定,滑杆42设于支撑架3上且与丝杆41平行布设,底座1靠近支撑架3的一侧水平间隔焊接有两个滑块10,一个滑块10与丝杆41螺纹装配,另一个滑块10与滑杆42滑动装配且滑动方向竖直,水浸传感器6与伺服电机43进行电连接。
41.支撑架3的外周侧设有不锈钢的防护罩7,升降组件4位于防护罩7内,防护罩7朝向底座1的一侧呈开口状。
42.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地面的积水深度超过底座1的高度时,启动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驱动底座1上升,今儿带动箱体2上升,使箱体2远离积水,以避免地面积水进入箱体2,从而保证水力模块的正常工作。
43.实施例2
44.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升降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4、齿轮45、齿条46和滑动框47;滑动框47呈u形状且开口向上,滑动框47为不锈钢材质,滑
动框47竖直布设且位于支撑架3靠近底座1的一侧,底座1与滑动框47的下端焊接固定,齿条46设有两个,两个齿条46分别焊接于滑动框47竖直方向相对两侧边相靠近的一侧,齿轮45设有两个,齿轮45转动安装于支撑架3靠近箱体2的一侧且转动轴线水平,两个齿轮4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相互啮合,两个齿轮45均位于两个齿条46之间,两个齿轮45相远离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齿条46相互啮合,驱动电机44设于支撑架3远离底座1的一侧且输出端与一个齿轮45的在中心处固定连接,水浸传感器6与驱动电机44进行电连接。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