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氧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吸氧管。


背景技术:

2.吸氧管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呼吸科病房中大量使用,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都需要利用吸氧管进行吸氧。现有吸氧管的结构包括进气端与氧气瓶连接的气管,气管的出气端设有鼻导管,鼻导管的两端均与气管的出气端连接,鼻导管上设有与鼻腔对应的两个出氧端头。氧气从氧气瓶排出,经气管进入鼻导管,经出氧端头排出,进入患者的鼻腔中,被吸取。
3.随着患者病情的变换,患者对于吸氧管的长度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如病情较轻时,需要加长的吸氧管(长度可达3米),以便于患者床边活动;病情较重时,只能躺在床上,只需要常规长度的吸氧管(2米以下),较短的吸氧管可减少吸氧管发生扭转而堵塞的现象产生;即患者会经常更换使用不同长度的吸氧管,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其次,在患者病情严重恶化时还需要将吸氧管整体卸下,为患者更换使用氧气面罩或者文丘里面罩,但吸氧管的整体拆卸步骤较为麻烦,会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
4.此外,患者利用吸氧管吸氧时,通常将鼻导管架在耳后进行固定,鼻导管压迫耳朵,容易出现导致耳朵疼痛发红甚至发生压疮,吸氧管使用的舒适性较差。插入鼻孔的出氧端头为与鼻导管一体成型的塑料,塑料材质比较硬,与患者鼻腔摩擦之下,容易损伤鼻粘膜,导致患者不舒适甚至鼻出血,也导致吸氧管使用的舒适性较差。
5.因此,患者采用现有吸氧管进行吸氧存在护理工作量较大、会浪费抢救时间和舒适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吸氧管。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吸氧具有护理工作量较小、可减少抢救时间浪费和舒适性较好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伸缩式吸氧管,包括第一气管,第一气管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第二气管,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长度均1.5

2m,第一气管的外径小于第二气管的内径,第二气管通过转接头连接鼻导管,鼻导管上设有两个海绵套管,鼻导管上设有两个轴向贯通的出氧端头,两个出氧端头位于两个海绵套管之间。
8.前述的伸缩式吸氧管中,所述转接头内设有y形的气道,第二气管的一端和鼻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道的三个端部。
9.前述的伸缩式吸氧管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之间的管状体,管状体的一端与第二气管固定,管状体的另一端设有环形槽,第一气管上设有多个与环形槽相配合的凸环。
10.前述的伸缩式吸氧管中,所述出氧端头的端面为椭圆球面,其中一个所述出氧端头内设有填塞软块。
11.前述的伸缩式吸氧管中,所述出氧端头与填塞软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填塞软块的另一端设有一字形的转板,所述填塞软块为薄壁空心结构。
12.前述的伸缩式吸氧管中,所述出氧端头的材质为硅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吸氧管的基础上作的改进,主要的改进是:1、具有两根长度1.5

2m的气管,当患者需用到常规长度的吸氧管时,将一根气管插入到另一根气管中,使吸氧管处于最短状态,接近于现有常规长度吸氧管的长度,可减少吸氧管发生扭转而堵塞的可能性;当患者需要用到加长的吸氧管时,将一跟吸氧管从另一根吸氧管中拉出,可拉长至现有加长吸氧管的长度,便于患者进行床边活动,扩大患者的活动范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可变,当患者需求改变时,不需要更换吸氧管,从而降低了护理的工作量。2、由于气管与转接头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当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更换使用氧气面罩或者文丘里面罩时,可将气管与转接头拧开,将气管直接连接至氧气面罩或文丘里面罩的螺纹孔,从而不需要将吸氧管整体拆下,减少了拆卸时间,减少了抢救时间的浪费。3、在鼻导管上设置了两个海绵套管,鼻导管通过该海绵套管与耳朵接触,可避免耳朵疼痛发红以及发生压疮,提高了吸氧管的使用舒适性。4、将出氧端头的材质改成硅胶,降低了出氧端头的硬度,避免患者鼻粘膜受伤、甚至鼻出血,这也提高了吸氧管的使用舒适性。5、在其中一个出氧端头上设置了填塞软块,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填塞软块移除,实现双侧双鼻腔供氧,当患者其中一个鼻腔存在鼻饲或疾病时,将填塞软块堵住该鼻腔所对应的出氧端头,实现单侧单鼻腔供氧,减少对存在鼻饲或疾病的鼻腔的刺激,这也可提高吸氧管的使用舒适性。
14.因此,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吸氧具有护理工作量较小、可减少抢救时间浪费和舒适性较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出氧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的标记为:1

第一气管,2

管状体,3

第二气管,4

转接头,5

鼻导管,6

海绵套管,7

出氧端头,8

气道,9

椭圆球面,10

填塞软块,11

转板,12

环形槽,13

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1.实施例。一种伸缩式吸氧管,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气管1,第一气管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第二气管3,第一气管1和第二气管3的长度均1.5

2m,第一气管1的外径小于第二气管3的内径,第二气管3通过转接头4连接鼻导管5,鼻导管5上设有两个海绵套管6,鼻导管5上设有两个轴向贯通的出氧端头7,两个出氧端头7位于两个海绵套管6之间。
22.所述转接头4内设有y形的气道8,第二气管3的一端和鼻导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气道8的三个端部。
23.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与第一气管1和第二气管3之间的管状体2,管状体2的一端与第二气管3固定,管状体的另一端设有环形槽12,第一气管1上设有多个与环形槽12相配合的凸环13,其中两个凸环13位于第一气管1的两端。
24.所述出氧端头7的端面为椭圆球面9,其中一个所述出氧端头7内设有填塞软块10,所述填塞软块10为薄壁空心结构,薄壁空心结构使得填塞软块10的弹性较好,与出氧端头7之间的摩擦力更好,不易掉出。
25.所述出氧端头7与填塞软块1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填塞软块10的另一端设有一字形的转板11。出氧端头7与填塞软块10螺纹连接,可避免填塞软块10从出氧端头7上掉落,被患者吸走而恶化病情。转板11用于方便旋转填塞软块10。
26.所述出氧端头7的材质为硅胶。
27.通过拉伸第一气管1,使第一气管1上的不同凸环13卡接在环形槽12上,改变吸氧管的长度。
28.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吸氧管的基础上作的改进,主要的改进是:1、具有两根长度1.5

2m的气管,当患者需用到常规长度的吸氧管时,将一根气管插入到另一根气管中,使吸氧管处于最短状态,接近于现有常规长度吸氧管的长度,可减少吸氧管发生扭转而堵塞的可能性;当患者需要用到加长的吸氧管时,将一跟吸氧管从另一根吸氧管中拉出,可拉长至现有加长吸氧管的长度,便于患者进行床边活动,扩大患者的活动范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可变,当患者需求改变时,不需要更换吸氧管,从而降低了护理的工作量。2、由于气管与转接头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当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更换使用氧气面罩或者文丘里面罩时,可将气管与转接头拧开,将气管直接连接至氧气面罩或文丘里面罩的螺纹孔,从而不需要将吸氧管整体拆下,减少了拆卸时间,减少了抢救时间的浪费。3、在鼻导管上设置了两个海绵套管,鼻导管通过该海绵套管与耳朵接触,可避免耳朵疼痛发红以及发生压疮,提高了吸氧管的使用舒适性。4、将出氧端头的材质改成硅胶,降低了出氧端头的硬度,避免患者鼻粘膜受伤、甚至鼻出血,这也提高了吸氧管的使用舒适性。5、在其中一个出氧端头上设置了填塞软块,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填塞软块移除,实现双侧双鼻腔供氧,当患者其中一个鼻腔存在鼻饲或疾病时,将填塞软块堵住该鼻腔所对应的出氧端头,实现单侧单鼻腔供氧,减少对存在鼻饲或疾病的鼻腔的刺激,这也可提高吸氧管的使用舒适性。
29.因此,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吸氧具有护理工作量较小、可减少抢救时间浪费和舒适性较好的优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300399.html

最新回复(0)